|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174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全文转自《古风演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沙发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6:58:04 | 只看该作者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 是西汉一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张骞通西域后, 又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 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都会。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西汉初年, 刘邦定都长安, 首先以秦王朝的离宫——兴乐宫为基础, 修建了长乐宫作为临时皇宫。于此同时, 刘邦又让丞相萧何负责修建未央宫。当时未央宫的主要工程是营建大朝正殿——前殿和东阙、北阙。未央宫是作为正式皇宫建造的, 自公元前198 年, 终西汉一代它一直作为首都长安的皇宫。未央宫在我国古代宫城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对后代宫城建制的影响是深远的。
还在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修筑了武库, 在长安东萧何南修建了中央粮库—— 太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板凳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6:59:26 | 只看该作者
汉长安城城墙的修筑晚于未央宫。汉惠帝刘盈即位后, 开始修筑长安城城墙, 至公元前190 年,长安城修筑才告竣工。高祖和惠帝执政时期还修筑了东市、西市和北宫、社稷、高庙等重要建筑。这时的长安城已初具规模。西汉中期, 汉武帝在长安城内修筑了桂宫和明光宫, 在长安城西侧上林苑内营筑了建章宫。在都城西南郊开凿了昆明池, 充实了上林苑中的各种宫观建筑, 大规模扩建了皇室避暑胜地——甘泉宫。汉长安城的建设, 这时达到了顶峰。
西汉末年, 王莽在都城南郊大规模修筑了礼制建筑群, 他拆毁建章宫和上林苑中的大批宫观建筑, 在城南大建明堂、辟雍和宗庙, 扩建太学。

从1956 年开始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勘察和发掘, 初步揭示了汉长安城的布局结构, 一些重要的古代遗址重见天日, 许多历史文物再现于世人面前。
汉长安城平面近似方形, 经纬相等, 方向基本作正南北向。长安城周长25700 米, 城内总面积36 万平方公里。周筑城墙, 墙基宽16 米, 城墙原来高度在10 米以上。城墙为版筑夯土墙。墙体坚硬如石。在汉长安城的不少地方, 西汉时代的高大城墙仍然屹立于地面之上。城墙四角营筑有角楼。城墙外侧有宽40—45 米、深3 米的濠沟, 一为增强城市的防御功能, 二为便于城内排水。长安城每面各开3 座城门, 全城共12 座城门。从已发掘的宣平门、霸城门、西安门和直城门来看,每座城门都有3 个门道, 城门进深16 米。每个门道宽约8 米, 可通行4 辆车。3 个门道可容12 辆车通行, 这就是班固《西都赋》中描述的“披三条之广路, 立十二之通门。”都城的12 座城门大小并不完全一样, 与长乐宫、未央宫相对的4 座城门建筑宏伟、壮观, 宽约52 米, 其它城门宽约32. 4 米。汉长安城东面的3 座城门门两侧墙各向外折出一部分, 似为后代之城雏形。城门内侧还筑有房屋, 可能属于守卫人员用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地板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7:10:37 | 只看该作者

汉长安城内的道路规整, 有8 座城门各有一条大街通入城内。8 条大街街道笔直, 或南北向, 或东西向。它们在城内交叉、汇合,形成了8 个“丁”字形路口和两个“十”字形路口。8 条大街长度不等, 最长者达5500米, 最短者也有800 米。这些大街一般宽约45 米( 安门大街宽约55 米) , 其间有两条排水沟将大街分为平行的3 股道。中股道宽约20 米, 两侧的两股道各宽约12 米。中股道即“驰道”,是专供皇帝行走的, 其他官吏和平民只能走两边的道路。
在长安城内侧, 沿城垣有一周环城道路,宽约35 米, 这是守城卫兵专用道路。

长安作为一个大都会, 给、排水工程十分重要。给水方面一是利用发源于秦岭的渭河水系中的支流, 另一方面又在都城开凿水库—— 昆明池, 保证首都用水。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 长安城的排水系统已相当完备, 城内的大街两旁有明沟, 这是城内的排水干道。它们与城墙或城门底部的涵道、水道相连接,将污水排泄到城濠中去。城门之下用砖或石构筑的排水涵道, 宽约1. 2—1. 6、高1. 4 米左右。可以想见, 当年这些涵道的排水量是相当大的。在城内各种建筑群中的排水设施多为五角形或圆形陶质水管道。

汉长安城布局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关于古代都城建制的特点。汉长安城的皇宫是未央宫, 位于城的南部, 此外在东、北、东北还分别有后妃居住的长乐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未央宫以北, 长安城北部是首都的主要市场——东市和西市。宗庙与社稷分别位于未央宫东南和西南。上述布局, 反映了都城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特点。都城百姓的里居位于汉长安城东北部, 贵族的宅第则大多在皇宫附近。长安城之西和西南部是著名的建章宫与上林苑。长安城北郊是皇室避暑离宫——甘泉宫。
古代统治者把陵墓的营筑和都城建设视为一个整体。西汉帝陵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座落于长安城东南郊之外, 其它9 座帝陵均分布在与长安城相对的渭河北岸咸阳原上。班固《西都赋》中: “南望霸杜, 北眺王陵”,描述出环拱都城长安诸陵邑的情况。汉长安城附近的诸陵邑, 实际成为首都的“卫星城”群。
长安城及其离宫、苑囿和帝陵构成了都城建设的统一整体, 其布局对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5#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7:11:41 | 只看该作者
80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未央宫进行了全面勘探, 基本究明了其布局形制。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部, 宫城平面近方形, 周筑宫墙, 宽约8 米, 边长2150——2250 米, 周长8800 米。宫城四面各辟一座宫门, 此外还有14 座“掖门”。东宫门、北宫门之外筑有高大阙楼。未央宫内有贯通宫城的南北路一条, 东西路两条。前者基本位于宫城东西居中位置, 此路连接南、北二宫门。后者分别位于宫城中央的大朝正殿——前殿南北, 二路平行。前殿位于龙首山丘之上, 至今殿基仍高于附近地面3—15 米。殿基南北400、东西200 米。殿基之上自南向北排列着3 座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未央宫前殿遗址, 是目前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时代较早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群。

80 年代初期发掘的椒房殿遗址, 是西汉一代皇宫的宫殿建筑群, 它由正殿、配殿和便房等组成。宫殿规模宏大, 建筑考究。
前殿西北的少府( 或其所辖官署) 建筑遗址, 是目前已发掘的秦汉宫殿建筑中保存最好的一座。该建筑以前、后大殿为中心, 左右分布有各种附属建筑物。殿堂南、北均置庭院。尤为引人注意的是, 在殿堂和主要附属建筑中, 地面均采取铺设地板的作法, 这是秦汉建筑遗址中颇为少见的。
未央宫西北部的中央官署建筑遗址, 其平面布局规整。这是一座封闭性长方形院落,东西136、南北65 米。大院由东、西两院组成。每院各有南北平行的两排大房屋。每座房屋面积为200 平方米, 小者150 平方米, 大者可达240 平方米。房址之内出土的5万多枚刻字骨签, 是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这些骨签之上的文字是各地向中央“供进之器”的档案记录。它是研究汉代文字、手工业、官制等方面的珍贵文物资料。
未央宫北部集中分布有中央或皇室的文化性建筑, 如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承明殿等。如石渠阁实际是西汉中央政府的图书馆和档案馆, 这里还是首都的学术讨论中心。天禄阁在石渠阁东部, 这里主要存放国家档案, 也藏有许多重要典籍, 西汉时代的刘向、杨雄等许多著名学者都在这里工作过。

长乐宫位于长安城东南部, 在未央宫之东, 汉代又称“东宫”。长乐宫是在秦渭南离宫—— 兴乐宫基础之上修建起来的, 缺乏系统规划, 平面不甚规整。宫城周长1000 米,面积约6 平方公里。宫城四面各设一座宫门。东、西二宫门是主要通道, 门外筑有阙楼, 称东阙和西阙。1970 年末发掘的长乐宫第一号建筑遗址, 其夯土台基平面为长方形, 东西76. 2、南北29. 5 米, 台基周施回廊, 廊外置卵石散水。根据遗址位置与建筑布局, 结合文献记载, 推测该建筑遗址很可能为“长信宫”殿址。
桂宫是汉武帝时修筑的后妃之宫, 其平面规整, 呈长方形, 南北1800 米、东西880米。桂宫的主殿是鸿宁殿, 其殿址的夯土台基至今屹立在夹城堡村东。
北宫是汉高祖刘邦始建、汉武帝时增修的。北宫既是供奉、祭祀神君的地方, 又是因宫廷斗争失败而被软禁的后妃居处。关于北宫位置长期以来悬而未决, 最近考古勘探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未央宫东北、长乐宫西北发现了其遗迹。北宫位于雍门大街南米, 直城门大街北225 米, 安门大街西40 米,厨城门大街东50 米。宫城南北1710 米, 东西620 米, 周长4660 米。宫城四面各辟一座宫门。
明光宫是西汉中期修建的, 汉武帝为容纳数以千名的宫女而筑的。

武库是汉初萧何主持建造的皇家兵器库, 位于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70 年代中期已经全面考古发掘。这是唯一一座经过考古发掘的我国古代中央级“武库”遗址。武库建筑平面为长方形, 东西710、南北322 米, 四周修筑了高大围墙, 形成一座封闭式的大院落。武库中建筑物包括兵器库和士兵兵营两种。兵器库较兵营的建筑规模大。由于建筑物用途不同, 所以形制也不一样。就是同为储藏兵器的库房, 由于存放兵器的种类不同, 它们的结构也各具特色。如七号建筑是武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它位于西院南部, 东西235、南北45. 7 米。库房内有3 条南北向隔墙, 将其均分为4 个大房间。每个房间南北对称各开2 个门道, 门旁有门卫用房。该库出土兵器有剑、刀、戟、矛、斧和镞等。又如一号建筑是存放铠甲的库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6#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7:12:16 | 只看该作者
汉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是首都的主要市场, 它们位于城内西北部。现已勘探清楚, 东市和西市的四周筑墙, 市内各有两条东西与南北道路贯通全市, 4 条道路相交成“井”字形, 这与汉代画像石上的“市”的图像相近。东市主要为商业区, 西市之中分布有大量官办手工业作坊。近年来对西市手工业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西市东北部发掘的生产陶俑官窑21 座,出土的陶俑均为“裸体”陶俑。陶窑排列整齐, 形制、大小相同。这些陶俑是西汉时代专为皇室生产的随葬品, 它们与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和宣帝杜陵出土的“裸体”俑相同或相近。以制作车马饰件、度量衡件等为主的叠铸范及其烧造窑址的发掘,在汉长安城当属首次。制造五铢钱的钱范在西市附近大量出现, 也为我们对汉代铸币工业的研究增加了一批极为宝贵的文物资料。在西市附近的一些汉代陶窑中出土的各类汉代陶俑, 加深了我们对当时制陶手工业的了解。

长安城外的与之相关的考古发掘主要是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 它们主要包括社稷、宗庙和明堂辟雍。
社稷遗址位于南郊礼制建筑群的最西部, 其周筑围墙, 社稷基址为一长方形夯土台, 它可能始筑于西汉初年。
宗庙建筑遗址群位于社稷遗址以东, 由12 座建筑组成, 建筑形式相同。其中11 座建筑之外周围一方形院子, 院墙每边长1400米。另一座建筑位于大院南墙外侧正中。每座建筑均由中心建筑、围墙、四门和围墙四隅的曲尺形建筑所组成。中心建筑和围墙平面均为长方形, 轮廓如“回”字形。中心建筑边长55 米( 大院南侧的中心建筑边长100米) 。围墙边长260—280 米。这组宗庙建筑群可能为“王莽九庙”建筑遗址。
壁雍遗址在汉长安城东南部, 它由中心建筑、围墙、四门、围墙四隅的曲尺形建筑和辟雍周围圜水沟组成。中心建筑建造在一个直径62 米的圆形夯土台上, 其平面为“亚”字形台基, 中心建筑可能是一座三重屋檐的高大建筑物。外围墙平面是方形, 边长235 米。圜水沟直径368 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7#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7:13:25 | 只看该作者
西汉中期, 汉武帝在长安城以西修筑了“度比未央”、“千门万户”、规模宏大的建章宫。建章宫周围20 余里, 四面各筑一座中门。东宫门之外建筑有高大阙楼, 其上装饰有鎏金凤鸟, 号称“双凤阙”,阙楼基址至今屹立于地面之上。建章宫中最为壮观的建筑是神明台, 它位于建章宫西北部, 其夯土台基现存高10 米, 东西长52、南北长50 米。宫城之内开池始于西汉, 建章宫内的太液池之名为以后历代宫城、皇城之池所沿用。当时池岸之边还有人工雕刻的石鲸。太液池中建造了高大的渐台, 以求神祈仙。

汉长安城的西南部是其禁苑—— 上林苑, 其范围之大可容“千乘万骑”,号称周围300 里, 其中有各种宫观70 余座, 苑囿36处。昆明池是上林苑楼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昆明池面积约10 平方公里。昆明池遗址之旁遗留至今的汉代牛郎、织女石雕像,仍然唤起人们丰富美好的想象。
作为西汉都城长安重要组成部分的甘泉宫, 它是皇室避暑胜地, 其建筑规模、形制依照皇宫。西汉皇帝, 尤其是汉武帝, 每年5 月都要由长安北上到甘泉宫避暑, 往往一直要到盛暑过后的8 月, 才回到长安。西汉时代, 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和甘泉宫被列为首都长安的四大宫殿, 由此可见甘泉宫的地位绝非是一般离宫别馆所能相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21 岁
11 两
0 条
133
8#
 楼主| 江墨玦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0 17:14:44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6-11 16:05 , Processed in 0.359287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