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冥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周易和中医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1#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7:37 | 只看该作者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九节  地支和气候的关系之二(2011-01-15 08:36:51)

   农历十一月和五月,也可以说是子月和午月,古人称为少阴君火主气。我以为这实际是讲,此前后两个月或者说此一南北半球寒温气候总状态很特殊,是由太阳这个天君在南北回归线移动引起的,是生命事物中阴气较少的状态。
   农历十二月和六月,也可以说是丑月和未月,古人称为太阴湿土主气。我以为这实际是讲,此种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状态,形成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土地都是湿土利生的状态。不过南方是湿热,北方是湿寒。
   农历正月和七月,也可以说是寅月和申月,古人称为少阳相火主气。这实际上是讲,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第三段时地球上总体的气候状态和生命状态。相火是相助生命之火,是得君火而逐渐转化之火,寅火转旺盛,申火转衰弱。
   农历二月和八月,也可以说是卯月和酉月,古人称为阳明燥金主气。这实际上是讲,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第四段时地球上总体的气候状态和生命状态。阳明是阳光明媚之意,燥金是讲气候干燥。金是讲此时的气候中存在着一种开与收的转化。卯月由收转开,申月由开转收。
   农历三月和九月,也可以说是辰月和戌月,古人称为太阳寒水主气。这实际上是讲,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第五阶段时地球上总体的气候状态和生命状态。太阳是大阳、阳气特别大的意思。寒水是讲此时地下水给人的感觉是冷冽清寒。不过,辰月之后,阳气越来越大,地下水越来越显得清凉,戌月之后,阳气越来越小,地下水也越来越显得热气腾腾了。
   农历四月和十月,也可以说是巳月和亥月。古人称为厥阴风木主气。这实际上是讲,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第六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时地球上总体的气候状态和生命状态。厥阴是指阴气到了一个即将处于最小的状态。四月北方太阳直射,阳气旺盛,阴气所占的比例很小。十月北方太阳斜射,阴气所占比例获得主导地位。风木是讲生命最旺盛最活跃的状态都在这之间。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节 十二地支和太阳十二年活动周期(2011-01-16 09:13:09)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南向北移动一次分为六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分为六步,第一步就是少阴君火,就是子月的气候状态,此时南半球正是午月的气候状态。第二步就是太阴湿土,就是丑月腊月的气候导致的地面湿润状态,此时南半球就是未月的气候状态。第三步就是少阳相火,就是寅正月的气候状态,南半球正是申月的气候状态。第四步就是阳明燥金状态,就是卯月北方气候常常干燥的状态,此时南半球正是酉月气候干燥的状态。第五步就是太阳寒水,就是辰月气候状态,南半球正是戌月状态。第六步就是厥阴风木状态,就是巳月的气候状态,南半球正是亥月气候状态。
    如果我们反过来将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分为六步,以上的时段和气候状态也刚好打了一个颠倒。无论如何,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只有六种状态。
    现在我们看内经中一段话: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这里讲的是岁,是每十二年里的天文太阳变化状态。上就是太阳主宰的天空。我们上面是就一年里天空太阳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而讲的。然而这两种说法有共同点。都是以太阳为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都是探讨周期性气候变化的。都是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
    古人用十二地支分别表示依次出现的十二年,给地球上空的太阳活动在此十二年里的不同状态作了阴阳区分,将这种区分对于地球气候和生命的影响作了说明。这种说明是与年周期内气候变化的十二支状态作了类比之后确定的。
    太阳活动是不是按照这种十二支所表示的过程状态前进变化的呢?前人从精密的测量和观察体验中获得的结论是这样。从严密的逻辑思考中获得的结论是这样。现在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数学计算来验证。在未作出新的结论之前,从大道理上讲,古人的这种结论是站得住脚的,是经受了几千年历史考验的。
    内经中这一段话,让我们特别注意到了每一年的太阳活动状态。注意到了相应年份出生的生命接受的不同的太阳状态的影响。
    子鼠年和午马年出生的生命、活着的生命万物,都会经受少阴君火这种太阳状态的照耀。少阴君火是如冬夏两种不同的极端情况。是同一太阳状态引起的事物因空间状态不同而分别获得的照耀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的状态。或如鼠之聪明灵动,或如马之奔腾活跃。
    丑牛年和未羊年出生的生命、活着的生命万物,都受到太阴湿土这种太阳状态的照耀。太阴湿土状态是寒湿和热湿的不同状态,然而都是湿重的状态。寒湿之体如丑牛,拉的屎也是稀的,湿的。湿热状态如未羊,拉的屎也是干热之性。
    寅虎年和申猴年出生的生命、活着的生命万物,都受到少阳相火这种太阳状态的照耀。寅虎年少阳相火越来越旺盛,申猴年少阳相火越来越衰弱。虽得小阳补助,趋势不同。前者容易阳气过旺盛,后者容易阳气不足。
    卯兔年和酉鸡年出生的生命、活着的生命万物,都受到阳明燥金这种太阳状态的照耀。阳光特别强烈。卯兔年阳气越来越旺盛,容易干燥得病,酉鸡年开始也是这种状态,不过却是阳气越来越不足。前者有热燥状态,后者有寒燥状态。
    辰龙年和戌狗年出生的生命、活着的生命万物,都受到太阳寒水的考验。辰龙年寒水结束,往后太阳活动更强,戌狗年寒水开始,往后太阳活动转弱了。
    巳蛇年和亥猪年出生的生命、活着的生命万物,都受到厥阴风木这种太阳活动状态的照耀。巳蛇年是暖风来了,亥猪年是寒风来了。是风的转变状态。
    前人对于每一年的特殊气候变化都特别注意观察记载。从中寻找到了规律性和周期性。内经中特别将这种规律性用上述简明的语言作了说明。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的观念,让医生能够根据天时气候状态探讨发病的规律性,从中寻找治疗的有效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2#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7:59 | 只看该作者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一节  月支和节气(2011-01-17 10:06:17)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指出,每个农历月不包括润月,实际上都包含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所以本质也是同时说明地球绕太阳转动时所在的位置的。今天我们将月支和节气的关系进一步作以说明。



      农历十一月即子月有冬至,
      农历十二月即丑月有大寒,
      农历正月即寅月有雨水,
      农历二月即卯月有春分,
      农历三月即辰月,有谷雨,
      农历四月即巳月,有小满,
      农历五月即午月,有小满,
      农历六月即未月,有芒种,
      农历七月即申月,有大暑,
      农历八月即酉月,有处暑,
      农历九月即戌月,有过寒露,
      农历十月即亥月,有立冬。

     上一节用到了六气的名称。太阳是大阳之意,少阳是小阳之意,阳明是阳气多少在二者之间。如果用数作个大概的说明,可以讲少阳是有一份阳气,阳明是有二份阳气,太阳就是有三份阳气的意思。太阴是大阴之意,少阴是小阴之意,厥阴是有一点阴的意思。如果用数作个大概的说明,可以廛,厥阴有一份阴,少阴有二份阴,太阴有三份阴。



     亥月有小雪节,子月有冬至节,是太阳寒水主气。包括小雪到小寒四个节气。

     丑月有大寒节,寅月有雨水节,是厥阴风木主气。包括大寒到惊蛰四个节气。

     卯月有春分节,辰月有谷雨节,是少阴君火主气。包括春分到立夏四个节气。

     巳月有小满节,午月有芒种节,是少阳相火主气。包括小满到小暑四个节气。

     未月有大暑节,申月有处暑节,是太阴湿土主气。包括大暑到白露四个节气。

     酉月有秋分节,戌月有霜降节。是阳明燥金主气。包括秋风到立冬四个节气。

     这是年年如此的状态,是由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状态和位置确定的。

     厥阴风木简称风气,是腊月和正月的地气性质的概括。

     少阴君火简称火气,是二月和三月的地气性质的概括。

     少阳相火简称热气,是四月和五月的地气性质的概括。

     太阴湿土简称湿气,是六月和七月的地气性质的概括。

     阳明燥金简称燥气,是八月和九月的地气性质的概括。

     太阳寒水简称寒气,是十月和十一月的地气性质的概括。

    上一节所说的岁气十二支,是每十二年轮流来一次,这一节的月支之气,是每一年都轮流出现一次。加上每一日的地支之气,每一时辰的地支之气。一共四种地支,相互作用,才形成了每一个具体时间段落里的气候。才形成了生命对于这种气候状态的适应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3#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8:15 | 只看该作者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二节  地支和人体(2011-01-18 10:23:14)

    现在我们对于地支的认识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第一,是特别注意到月亮运动周期的一种模型。第二,是特别注意到土地和气候在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第三,是特别注意到生命万物在这种周期性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第四,前人将地支分成了年支、月支、日支和时支。分别表示与年月日时周期性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感受到的状态。第五,地支分阴阳,也有五行四象因素。第六,地支可以归纳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这里的暑气就是上一节讲的热气。
    内经中借岐伯答黄帝问话讲道:五气交合,盈虚更作,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句话通俗地说,十天干表示的阴阳五行,十二支表示的六气,将气候土壤生命在年月日时的周期变化状态进行了分类表示、概括,是日月星地天体有秩序的周期性的运动的总规律的体现,是人和生命万物无不在其一生中呈现出的相应特点的状态。在这一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创造出了天人相应学说,创造出了有关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变化的阴阳五行学说,创造出了人体的六经学说和十二经络学说。
    既然十二支可以归纳为风火暑湿燥寒六气。其中风是由称作一份阴的厥阴状态主导形成的。火是由称作二份阴的少阴状态主导形成的,暑是由称作一份阳的少阳状态主导形成的,湿是由称作三份阴的太阴状态主导形成的,湿是由称作有三份阴的太阴状态主导形成的,燥是由称作二份阳的阳明状态主导形成的,寒是由称作有三份阳的太阳状态主导形成的。那么,人体动物体有没有这种与六气相应的状态呢?古人还真从生命体中找到了六气,
    古人寻找的过程是这样。人体背为阳,腹为阴。这一条可以从汗流夹背一词来理解。可以从人类进化过程中背向太阳来理解,可以从背部和腹部不同的冷热程度来理解。脊梁这一条线古人认为是总全身之阳的阳经。腹正中这一条纵线是总全身之阴的阴经。以腹背正中分布的气血通行的道路作为人体全身阴阳的代表,体现了中医对于中的重大作用的发现和重视。事实上这两条线上存在的穴位可以分别治疗全身的阴阳失去平衡的疾病。
    古人将背为阳腹为阴的思路用在手足腿臂上。认为手背为阳,手掌一侧为阴。这种分法可以直观地理解其正确性。手背部分又分为三种不同的状态。小指一侧处于外面,外为阳内为阴,所以古人将通过小指的一条纵线所行走的部分,称作太阳,将手背内侧拇指的一条线所经过的部分称为阳明,将二者之中的部分里用一条纵线所经过的部分来概括,称作少阳。很显然,由于人手臂运动状态确定的这三部分的不同,太阳部分受到的阳光最多,却也释放能量最多体现出寒性来,所以用太阳寒水概括很恰当。阳明部分受到的阳光比太阳部分略少,却容易显示出干燥性质来,特别在劳动人民的手上大拇指特别容易干裂的事实中可以明显看到,前几年我给自己盖房子,将自己作为一个小工亲自操着工具,在四个多月里,从早干到晚,结果大拇指干裂得特别厉害,我以为要断了,后来好转后却更结实。所以这一部分用阳明燥金来表示很恰当。至于中间的一部分,因为在运动状态中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能量释放少一些,比太阳部分和阳明部分都少,却又是阳为主导,所以古人称之为少阳相火。
    古人认为手掌为阴,通过这一侧包括手臂部分,古人用一个阳字来概括。又是细分为三个部分,分为三条纵线经过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手掌面拇指一侧,古人认为是太阴,拇指背侧的阳多,内侧的阴就更多,才可以支撑阳的运动消耗状态,所以称为太阴。手掌小指一侧本来属于阴面,即使摸起来也比拇指侧温和,所以古人称这一部分为少阴。而中间一部分,阴气处于太阴和少阴之间,比二者都少。所以古人用厥阴来表示。
    古人从手臂中找到了六条纵线的不同,命名为六经。同样,从足部和腿部也寻找到了六条纵线所经过的部分。后来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上述十二条线上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点,将之串联在一起,总结出十二经的理论模型。
    再后来,古哲将这十二经的穴位治疗功能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意识到某经和某脏腑之间有特殊的联系。进一步发现了药物功能、穴位刺激反应与十二经的紧密联系,这样就创造了完整的经络脏腑学说。
    古人建立六经十二经模型的过程与建立气候的六气十二支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分阴阳的结果。先是二分,后是三分,又来了个二分和综合。这样,最后产生了用十二支来命名概括十二经的思想成果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三节  地支和内脏的联系之一(2011-01-19 11:34:24)

    古哲按照阴阳分类形成了手臂部的六经颁纵线区域和腿足部的六经分布纵线区域,又按照同样的分类方法,对于内脏也来了个阴阳分类。
    在古人的心目中,因为先前有十天干阴阳概念和内脏的联系。那是从将年周期的气候变化状态分成十个段落之后,分析每个段落里的冷热程度,同时观察人的生理变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对于这一创造性思惟过程,前面我们已经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有了这种认识观念作基础。当人们将年周期分成十二段之后,特别注意这十二段里的不同特点之后,又仔细考察人体的有关变化,形成人体脏腑和十二支的联系就容易得多了。
    亥子为水,亥所在的年周期中的段落在冬至前,子在冬至后。所以,子相当于天干甲所在的时段,甲阶段的气候与胆的活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对应的联系,自然也就是子阶段和胆的活动也有相对应的密切关系了。
    胆与肝均属于少阳位置,又相互紧密联系着,肝是藏而不泻的脏,胆是泻而不藏的腑。二者同属于少阳木,又有所区别,所以古人将胆称为阳木,将肝称为阴木。按照地支的顺序,丑和乙所在的时段有相当一部分重叠,所以古人也随之将丑所联系的脏定为肝。当这一联系建立之后,古人用类比推理方法,就将年支中的子与胆联系在一起,将年支中的丑与肝联系在一起。特别注意这些年份里人的肝胆病症变化。也将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气候变化与胆肝的病症变化联系起来考察,还将月亮周期中的十二支中的子丑日期与胆肝变化联系在一起,更将每一日十二个时辰中的子时和丑时与胆肝的病变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天干对应的脏腑和地支对应的脏腑就产生了区别。
    地支中的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古人认为对应肺脏。肺前面四象的分法,是少阴秋收之脏,怎么就成了少阳时段里的脏器呢?
    天干是主干,是严格按照天体运动呈现的时令进行的。地支是指具体的在时令作用下的气候土地生命的变化状态。考察具体的人,在寅时即早晨三到五时,肺脏仍然处于黑夜睡眠状态,仍然处于少阴收藏状态。然而这一状态却必然导向人从睡眠中觉醒。醒后就会心跳加速,呼吸加快。此后的卯时,是现在的五到七时。与寅时结合在一起,属于每一日里的正二月,又处于一个人从睡眠到觉醒的转换阶段。此时有肺病的人,呼吸道在晚上积累了许多分泌物,就会因病被迫早醒,就会醒后咳嗽吐痰。同时,在这一阶段,人的二便也在晚上积累下来了,有人产生了便意,也会促使醒来。特别是有大肠病变的人,更在此时会产生习惯性早醒。这样,古人就将地支寅卯时辰与肺和大肠联系在一起了。中医平脉,特别注意在醒后这一时段里的脉象,认为这才是一个人身体脉象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状态。才会较全面真实反映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
    人在正月和二月,也就是寅月和卯月,也有一个类似寅时和卯时的身体变化状态。因为冬寒时期人多处于冬休状态,体内也会积累废物,也会产生如吐痰和咳嗽、二便一样的身体反应。加上古人对于寅年卯年人的身体变化的观察,加上对于月亮周期中寅卯阶段人体变化的观察和深思。古人确定了寅卯与肺和大肠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寅肺的变化在先,为呼吸的变化,是排泄废气痰水类的变化,卯大肠的变化在后,为废物的变化排泄,所以古人确定了寅肺卯大肠的次序。其实,我们将寅卯作为一个长达四小时的时段与肺和大肠的整个生理变化过程联系在一起考察,更为实际有用。
    寅卯对应的月亮周期日,在每月的初五到初十这一阶段。月亮处于半明半暗的状态。这一阶段,人的肺和大肠系统也应该有受到月亮状态的影响所产生的特殊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现代科学也应该从这一角度展开试验研究。
    今天我们探讨了子与胆,丑与肝,寅与肺,卯与大肠之间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4#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8:34 | 只看该作者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四节 地支和内脏的联系之二(2011-01-20 11:32:47)
  
    人的脾胃是消化系统里主要的器官,是古人称之为后天之本的器官。只有这一系统功能正常,人才能吃、获得物质能量、进行新陈代谢,才能活下去。人类在整个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中,脾胃的功能得以进化得非常强大。人类进入吃熟食的文明时代之前,日出而作,就立刻寻找食物,需要跑很多路,费很多力,到了辰时,就是现在讲的七到九时,人的肚子就会因为能量消耗而咕咕叫,这时就需要吃食,因此,辰时必然就形成了人类整体上进食的状态,此时胃就容纳了大量的食物。胃里有了食物,就必须消化,这时各种消化液就会进入胃内,特别是胰腺分泌物和脾脏分泌物,还有胆汁,都会纷纷进入胃中,共同完成将食物消化为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便供应人体新的生命活动之需。所以辰时后的巳时,也就是现在讲的九到十一时,是人体进行消化食物的正常时刻。
    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种定时的吃食习惯,促进了人体的健康,也促进了脾胃功能的强大。如果违犯了这种亿万年形成的习惯,人就会先是感受到饥饿,继而就容易因为习惯性分泌的消化液伤害脾胃,长期如此,就会伤害了后天之本,人就会死于脾胃病变。前天死了一位在小镇十字口钉鞋的人,三十多年来一直在那里钉鞋,吃饭热一吨冷一吨,时而早,时而迟,没有规律,所以他死后人们的第一说法就是因为吃的原因而得胃癌,检查出病变后停摊不到半年就没命了。
    我们再考察一年中的辰月和巳月,是农业社会人们劳作最忙碌的时期,也是人类年周期中进食最多需要能量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冷食损害的时期。因为气候变热,许多人就吃冷食、喝冷水,许多人就因热而厌食。这样年复一年,人类就进化出能够适应这一时期需要的强大的脾胃,或者在一些个体上形成了脾胃功能差的状态。
    再说辰年和巳年的气候状态,是一种太阳活动周期里不断向热的年代,是一种容易因热而产生燥或者湿的状态,燥热和湿热,常常也影响到人的脾胃功能。
    再看月亮周期中辰和巳的日期,正是初十到十五这几天,月亮对于人体的影响也处于一个接近高峰的状态。这所有的巳时和辰时的各种天体状态因素和人体自身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强大的活动吃食习惯性,共同促使中国古哲将辰巳时辰和脾胃功能状态联系在一起。
    胃纳在先,脾化在后,胃纳需要更多的热量,脾化需要加入更多的分泌液,所以古人又交胃与阳联系在一起,将脾与阴联系在一起。这样,将辰与胃联系在一起,脾与巳联系在一起就理所当然了。
    有了这种理论上的归纳,再仔细考察个体人的饮食习惯,就会从中寻找出顺从这种本能的生活方式,形成顺从这种本能的饮食习惯。也会从中寻找出脾胃病的发病时机和治疗方法和最隹治疗是机。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五节  地支和内脏和联系之三(2011-01-21 10:05:26)

    地支午未处于地支次序的第七八两位。所表示的生命状态却是最旺盛的状态。天干是严格按照以太阳为主的天体运动的周期影响生命状态的,地支却是相对推迟了这种反应过程,然后才出现在气候土壤和生命状态中的。
    如果说天干表示的是可见光对于生命万物的影响,地支就是不可见光对于生命万物的影响,天干表示的是直射光线对于生命万物的影响,地支就表示的是反射光线对于生命万物的影响。天干表示的是太阳对于生命万物的影响,地支就表示的是月亮和星星对于生命万物的影响。
    今天我们探讨地支午未与内脏的联系。
    首先看每日里的午时,这是当地太阳当头照的时辰。是一日里提供给当地光能最多的时辰。烈日当空,人的体温无疑会升高,此时人体为了保持恒温,就会加强心脏跳动,通过排汗降温。心脏系统的健康状态与此时的气候阳光状态有最直接最敏感的关系。
    其次再看每年的午月,这是包含夏至的月份,也正是太阳对于北半球提供能量最多的月份。炎热对于心脏的影响最为直接。如果一个人心脏功能不好,就直接影响排汗,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病变。
    第三看午日,相当于月亮十五到十七这几日,月亮特别明亮,也对于地面生命投射了较多的光线和影响。这种较多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心脏系统。包括月球对于心脏血液系统的引力潮的影响。
    第四看午年,古人形象地讲是马年。马是能够跑得很快的动物。有很强的暴发力。这首先依赖马有很强的心脏功能,有很强的排汗功能。有名的汗血马,就是这种心脏系统强大的象征。如果散热功能不顺畅,不通畅,马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奔跑的。午年也相当于此前的太阳活动旺盛年导致的这个年份生命体以强大健全的心脏系统来适应。
    综上所述,午年午月午日午时对于生命体的影响,都表现出特别大的性质,都表现出需要心脏强大才足以应对的性质。所以古人将地支午与心脏联系在一起。
    午时之后是未时,也就是下午一到三时。而午时是十一时到一时。整个这四个小时也就是两个时辰太阳对于每日里的温度影响都是最大的。所以,将这四个小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都与中医所讲的心脏系统关系特别大。未时当日里气候温度继续升高,然而太阳提供的能量却在减少。此时的气候状态,有利于促进人体小肠吸收营养物,有利于人体小的管道也就是大大小小的血管的通畅。所以,古人将未时与小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同理,未月、未年、未日,也存在着这种类似的因果关系。尽管程度不同,有显有微,但从大的气候变化状态、趋势和人体的生理反应来看,这种关系是存在的。古人特别注意到了。
    古人讲未年是羊年,羊这种动物的肉是热性,羊屎也是干燥的圆球状态。羊的小肠也特别细,内部的温度也显得特别高。如果遇到外部气候炎热的年份,这种环境自然有利于羊的小肠吸收营养的功能。这种年份羊的生理功能可能就显得特别旺盛。羊肉对于补益人的心脏、小肠、小血管可能有特别意想不到的作用。
    现在我们可以将地支未和小肠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我想,这正是古人确定未与小肠关系的原因。
    午心,未小肠。有了这种联系,我们就可以寻找出有利于心脏健康的马肉、驴肉了。事实上,阿胶这一味中药前人特别重视,说是补血之宝。也获得了几千年治疗实践的验证。从午与马类和心脏的关系,我们可以明白这其中的天机。有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利用了山羊血,视为商业机密。实际上也是出于对于未支和小肠的关系,和羊的关系而获得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5#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8:50 | 只看该作者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六节  地支和内脏和联系之四(2011-01-22 09:38:19)

    古人为什么将申支和酉支与膀胱和肾相联系呢?
    第一,从一年中的申月和酉月来看,气候明显转凉,并且越来越凉。在这种气候状态下,人的恒定的体温受到外部较冷的环境刺激,容易下降,为了保持恒温,身体就会产生收缩毛孔、减少排汗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小便就会明显增多。泌尿系统就会增加排泄任务,加重负担。这样,肾与膀胱方面有问题的人,就会明显感受到不适。
    第二,从农历每月的二十到二十五日这几天,月亮缺的部分不断增加,对于地面的反射光和引力也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引起人体泌尿排泄系统功能产生增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很小,但一定存在。
    第三,从每日的申时酉时看,也正是下午三时到七时,这一时段,太阳西斜并且开始下落。冬季都落了。这时候,也是一日里气候转冷明显的阶段。饥屁冷尿热磕睡。所以这两个时辰人的排尿也容易多一些。自然与肾和膀胱的关系密切了。有人还说,前人发现申时猴子容易啼叫,可能是因为它们预感到气候转冷、黑夜就要来临了。鸡在酉时开始回到巢窝里了。因为许多鸟类都有夜盲症,随着光线变暗,它们必须回到窝里才安全。
    第四,如果遇到了太阳活动周期里下降阶段的申年和酉年,气候也有转冷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泌尿系统也会增加负担。
    第五,我们还可以将一个人的一生分成地支所表示的十二个阶段。如果此人寿命是七十二岁,申岁和酉岁就相当于五十四岁到六十岁这一阶段,此人随着年纪增大,小便次数和量也有所增大。特别是有这方面病症的人,也多从这时候产生明显的症状。如果此人寿命是八十四岁,那从六十三岁到七十岁就是它的申岁和酉岁。也容易遇到这一类问题。这也是人衰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申支和酉支真的与肾和膀胱有密切的关系了。
    古人认为申为阳支,酉为阴支,阳支表示腑,阴支表示脏。所以又将申支特别与膀胱联系在一起,将酉时特别与肾联系在一起。膀胱里的尿液,有相当高的温度,对于维持下腹部的平衡和功能很重要,如果一下子排空,对于体弱的人来说,就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有人打尿颤,有人昏迷。
    再说,人类在经过一日的劳作奔波之后,到了申酉时辰,也形成了又一次吃饭的大趋势和大习惯。在吃喝前后,也容易洒尿。特别在酉月新酒酿成之时,饮酒成为习俗,这一人体排尿现象也引起了细心的古人重视。
    中医所讲的肾与膀胱系统,包括了整个下腹部的有关器官。包括了人的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引起的影响在内。有人在房事之后次日大便会形成较稀软的状态,就说明了这种排泄影响到了大便的状态。也说明此人阳气不充实。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七节  地支和内脏和联系之五(2011-01-23 12:30:18)

    戌亥两个地支分别表示农历九月和十月,也可以表示每十二年中依次出现的戌年和亥年,表示每日里下午的七到十一时。今天探讨这两个地支与人体内脏的关系。
    第一,这两个时辰都在晚上,此时古代日落而息的人们都回到了家里,关上了门,这个戌字里面有一个一字,就是门闩。人们又将戌字与狗联系在一起,也正是从这个时辰起,狗这个人类的朋友,就开始忠实地执行守门伺夜的职能了。它守卧在门口的窝里,警惕地监督着外面的一切动听和气味,一有异常就叫个不停,向主人报告情况。将戌字里面的一横变成个点,是卫戍、保卫的意思。与戌字意义相近。由这个字意结合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境,古人也很容易想到此时身体的安全保卫状态。就人身而言,皮肤体腔包裹着保护着内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这种保护功能也就特别突出了。这种外卫功能在人体是由皮肤和体腔主要担当完成的。人类在茹毛饮血的年代,身体外部密布着较长较厚的毛。连同体腔和皮肤皮下脂肪保护着人体古人将这一部分称为三焦。还有,人除了肉体,还有特别重要的大脑中枢和心脏,这都属于古人所讲的心。对于这种心的保护,古人认为心外有心包。这个心包的概念,实际上指心脏附近的组织和大脑的外壳、与外壳上分布的器官的警卫功能。
    从戌时到亥时,人体这种称作心包和三焦的组织器官,在晚上特别是初夜,也就是在七到十一时,具有特别的保护责任。这种保护责任,就如同城外的守卫者和内城的守卫者一样。心包是内城的守卫者,三焦也就是体腔,是整个城市的守卫者。
    古者认为,心包担负的责任特别重大,常常代替心这个君主蒙受伤害。如果这一部分不安全,心脏和大脑思惟功能的正常就得不到完全保障。事实上,当人体开始休息时,身体上保护中枢机关的心包首先就会担负起责任,接着会通知检查外卫的安全保卫情况。在这种事实和认识的基础上,古人将心包和戌时联系在一起,将亥时和三焦联系在一起。
    第二,在戌月和亥月,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和十月,秋末冬初,大地处于收藏阶段,万木凋零。此时草木的外皮和种皮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农事活动结束,人们将粮食收藏起来,防止被盗损失。也处于一种保卫工作特别重要的阶段。
    第三,在月亮周期的二十五到月尽,是月亮周期中的戌亥阶段。月亮也好象在收藏,对于地面投射的光线和引力状态也也改变到极端状态。
    第四,在人生到了最后阶段,也就是戌亥阶段,由于身体衰弱了,所以保护功能特别重要了,一不上心,就会受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伤害。
    综上所述,戌和亥二支相当于人体的保卫机关。戌相当于最核心部分的保卫机关。也就是心包,亥相当于外部的保卫机关,也就是三焦。
    有人不知三焦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体腔。因为古人将之分为胸腔和上腹部、下腹部不同的外卫部分,所以称为三。这三部分有外卫的如焦碳的火一样,所以称为三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6#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9:09 | 只看该作者
周易和中医  第五章 地支  第十八节  地支和经络系统(2011-01-24 10:08:39)

    前面既谈到了十二地支和人体脏腑的关系,也谈到了古人按照阴阳程度将四肢部位的区域分成了手足十二条纵向分布的部分。古人早在这十二条纵向分布的区域里,分别发现了许多病理反应点。而且发现了这些反应点和有关脏腑病变有相应的联系。如果在这些点上按摩或者用燃烧物照耀,竟然会产生舒服的感觉,产生疾病减轻的现象,产生顺着纵线区域传递的一条线式的酸麻胀痛的感觉。
    古哲所在的时代,社会发展程度有限,然而他们劳动创造的兴趣却是无限的,他们对于仅仅掌握的现象和事实的深思却是无限的。最聪明的古哲,将这种身体上的病理反应点称之为穴,将顺着某个纵向区域分布的上些穴位称为同一经,将这些经穴分别反映了某脏腑的病变作了收集,作了深思,作了牢固记忆、应用和传播。这样,早在黄帝时代,我们中华古哲就创造了经络学说。
    社会越发达,人们对于时间的分割越精确,对于时间与事物发展变化的关系认识越精细,甚至于精细到了细胞分子程度,精细到了更微小的构成生命物质的单位,一些人就会只见树叶,而看不见整体大树了。却会对于时间作为一个整体,即天体运动作为一个整体对于生命万物作为一个整体的影响有所模糊。古哲五千多年前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即能注意到穴位经络,也能注意到这些穴位经络和有关内脏器官的联系,特别是注意到了这种联系中的时间因素。注意到了作为一个生命整体,在时间周期中生存着发展着变化着,注意到了这个整体的每一细小部分也同时无不在时间长河里穿梭着,发展变化着。因此,他们将十二经络脏腑与时间的符号十二地支也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第一是子经,即足少阳胆经,从腿足外侧一直向上延伸到头侧,联系到胆,也与肝相联。有了这一条经线的认识之后,古哲对于到底是从足到头还是从头到足产生了思考,结合腿足部穴位针剌后的反应,古人发现向足的方向传递的特殊感觉多,这样,他们就确定了是从头到足这一方向依次产生针剌感觉传递现象的。因此获得了子经、足少阳胆经是从头到足方向传递感觉,进一步他们产生了这种感觉如有热气在传递,所以产生了是气在经中按照从头到足的方向流动的认识。
    古哲有阴阳相吸相接的深刻认识,有肝胆相联的认识。所以,随之就产生了子经的经气必然向肝经流动的认识。这样,就又产生了丑经、即足厥阴肝经的认识。丑经也就是肝经的经气就由足向腹一直与肝联系了。
    丑经下来自然就是寅经了,寅为肺,古哲认为肝经的经气向肺流注,去控制肺,影响肺,肺又与手太阴纵线上的穴位密切相关。所以就有了寅经也就是手太阴肺经经气由腹到手的流注方向和观念。
    寅肺经是阴经,经气又必然向与其结为夫妻关系的大肠经流注,这样,就又产生了手阳明大肠经即卯经、从手到头的流动方向。阳明经与阳明经同气相投,所以接着下来,就是从头到足的足阳明胃经,也就是辰经了。
    辰胃经经气又向与其结为阴阳夫妻关系的脾经流注,这样又产生了足太阴脾经也就是巳经从足走腹的流动方向了。
    足太阴脾经经气在腹部向心经方向流注,脾土回报午火,这样就产生了手少阴心经也就午经从胸到手的流注方向。
    心经也就是午经自然向与其结为夫妻关系的手太阳小肠经也就是未经流注了。
    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到头之后,又与同气的足太阳膀胱经也就是申经流注。申经膀胱经经气从头向足方向流动。
    申经经气向与其结为阴阳夫妻关系的肾经、也就是酉经流注。 这样,肾经也就是酉经经气的流注方向就是足走少腹了。
    酉经也就是肾经经气向与其相同的少阴心经流注,到了心经周围附近,遇到了手厥阴心包经,被这个内城内府内枢区的外卫将经气接收了。又从胸部向手厥阴心包经方向流注。手厥阴心包经也就是戌经,又向与其结成阴阳夫妻关系的外城外府的保卫机关少阳三焦经也就是亥经流注了。这样,手少阳三焦经也就是亥经的方向也是由手向头了。在头部又将经气传递到足少阳胆经。
    古哲建立这种模型,既有事实模拟,又有哲理推演,然后经过验证,取得了社会共识,取得了民族共识,取得了医学实践检验,才得以从五千年前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中华国粹。





周易和中医  第六章  干支记时符号和人体健康  


第一节  矛盾说法(2011-01-25 10:41:44)

    第一章探讨了阴阳与生命和人的关系,第二章建立了四象的模型。第三章将四象模型转化为五行模型。第四章探讨了天干的阴阳四象五行性质以及与人体的关系,第五章探讨了地支的类型性质以及和人体的关系。既然天干和地支都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紧密的联系,那么第六章接着就必须讨论天干地支记时符号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
    天干与脏腑的联系是,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地支与脏腑的联系是,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天干和地支所联系的脏腑为什么相互矛盾不一致呢?
    第一,天干表示了以太阳为主的天体活动周期性对于地球和生命的影响。特别是人的额纹每十年增加一条,最明显的显示了太阳年周期与人体的关系。而地支表示了以月亮为主的天体活动周期性对于地球和生命的影响,特别是地球上发生的潮汐现象,妇女月经与月亮的关系,最明显的显示出这种联系。
    第二,天干主要表示的是可见光、直接射向地球的光线对于地球和生命的影响。地支表示的是不可见光和反射光线对于地球和生命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光线,所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第三,天干表示的是生命进化过程在生命体中保存的最长久最古老的天体活动周期性,而地支表示的是生命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较为短暂而深刻的周期性影响。前者可能存在了几十亿年,后者可能只存在了数亿年。
    第四,天干表示了日月星对于生命直接的影响,地支表示了生命体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适应性,产生的生命智慧和能力,相对于天干的影响而言,更多的显示出生命节奏,显示出生命节奏和天体节奏既有一致性,也有如合奏中推迟了半拍一样。
    第五,天干所联系的脏腑之间,符合肝胆木生心小肠火,心小肠火生脾胃土,脾胃土生肺大肠金,肺大肠金生肾膀胱水的相生关系。这种联系是先天的,是主要的。地支所联系的脏腑,却反映的是肝木影响到肺金,肺金影响到脾土,脾土影响到心火,心火影响到肾水,肾水影响到三焦心包火,这种联系是后天的,次要的,是生命体内经气流注的方向,特别是生命受到伤害时,体内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经气流注现象。
    总之,天干地支记时系统里的符号,表示了实实在在的日月星地的周期性运动状态,表示了生命对于这种周期性的适应记录,表示了生命形成的节奏。中医特别注意到了这种联系。建立了干支系统模型,企图从中获得人体健康信息,有利于防治病变,保障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7#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9: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八字(2011-01-27 09:16:35)

主题: 第二节  八字

    我们现在有了天干和地支这些时间符号,有了这结时间符号与生命和人有密切关系的认识。今天我们开始将天干和地支联系在一起,来认识中国古代的记时系统。
    古哲既有了以太阳为主的天体有以十年为周期性的认识,并用天干表示了出来,又有了用月亮周期性变化来度量太阳年,发明了了十二地支来表示月份,后来又发现了每十二年气候和庄稼有一种规律性变化周期存在。这样,古哲很快就获得了这两种周期应该是天体运动共同体现出来的,应该是相互统一的,有联系的。加之古代中华民族的数学智慧非常发达,他们找到了十与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六十。用六十作为周期数,既准确表示了十年周期,也准确表示了十二年周期。
    古人是先将一到六十这六十个数字写作一行,然后在第二行依次将天干写了六遍。在第三行依次将地支写了五遍。上下每个字对齐。将同一列的天干和地支联系在一起。这样,古人就获得了表示时间次序的六十个干支符号。第一个自然是甲子,第二个是丑,第三个顺次是丙寅,第四个是丁卯,一直顺次数下去,最后一个肯定是癸亥。
    古人经过长期对于天干和地支的分别应用,终于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双方都认为是天干周期和地支周期的开始的年代,将之确定为甲子年,这样,一年一年往后排列,周而复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应用了几千年。是世界上应用时间最长有历史记载最长的纪时系统。
    在纪年时,天干就称为年干,地支就称为年支。某人出生于丙戌年,年干就是丙,年支就是戌。
    用月亮周期度量太阳年,古哲发现每个太阳年月亮经过了十二个多周期。三年就可以多转一圈。为了让月亮年与太阳年统一起来。古人高置了闰月。也用月一个月的干支符号。其它十二个月,就分别用十二支来表示。古哲认为,月亮周期也随着太阳周期变化,因此,也存在着以十为周期的变化,所以也用天干和地支共同构成的六十周期来表示称呼说明每个月。还用上面说的六十个干支符号来表示。在十年中,甲年和己年的子月的天干都刚好是甲,乙年和庚年的子月都刚好是丙子月。丙年和辛年的子月都是戊子月,丁年和壬年的子月,都恰好是庚子月,戊年和癸年的子月都恰好是壬子月。知道了子月,依次数天干和地支的下一位,就获得了下一月的天干和地支了。这样,古人就有了月支和月干的名称。
    关于每一日的干支,古人是从这一系统确定下来时,就一直用六十个干支符号轮流着用。一直用到现在。如果知道每年第一日的干支,也容易推算出来其它各日的干支。
    人类对于时间的掌握越来越精确。中国古人就将一日分了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地支表示。同时,他们认识到天干对于地支也就是每个时辰的时空状态是有影响的。所以也将甲日和己日的子时,用甲子来表示,将乙日和庚日的子时,用丙子来表示,将丙日和辛日的子时用戊子来表示,将丁日和壬日的子时用庚子来表示,将戊日和癸日的子时用壬子来表示。其它时辰顺数天干和地支都可以获得。
    现在我们有了表示年月日时的八个干支符号,古人称为八字。例如某人生于丙戍年,庚寅月,乙亥日,丙子时。
    干支符号也就是八字,本来是为了记时而发明的。因为与具体的年月日时所在的天体运动状态、气候土地动植万物状态相联系,所以古人从中寻找着八字与生命与人的关系和信号。后来还真发现了。经过几千年不断探索,终于成了中医时间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八字中的天体气象信息(2011-01-28 10:33:43)

    宇宙时空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形式,物质因其拥有的正在释放的能量多少分为阴阳,阳释放阴吸收,形成了异性相吸现象,阳吸阴,阴吸阳,阴阳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依次有了整个宇宙天体、自然生命、人类社会和个体人。宇宙天体时空正是进行着阴阳相互作用的、规律性的、周期性的运动,也有这种周期过程中的生死点。这种生死点的状态,从根本上决定着往后的变化状态。宇宙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只能认识有限的宇宙时空。只能在太阳系的地球上产生、存在,并随着太阳系的毁灭而毁灭。所以人类最关心太阳系及其附近可以观测到的天体的运动。
    我们从八字中的年干,可以联想到天干所表示太阳活动的状态,从甲到戊,这五年以太阳为代表的天体、人类可以感知的太阳活动处于上升阶段,不断增强,投射到地球上的能量逐渐增多。从己到癸,太阳活动处于下降阶段,不断减弱。古人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个周期,然而也不是完全公式化了的。因为有太阳系外的天体运动对太阳系的不同影响,所以这种周期性中会产生被干涉被扭曲的现象,然而大的趋势是确定的,当系外的影响因素远去的时候,太阳系又会恢复这种大的趋势。
    天干和地支各分为年月日时四种。其实只是年的干支决定着月的年支,月的干支决定着日的干支,日的干支决定着时辰的干支。
    年干支实际是太阳系外的天体决定着的太阳系内的每六十年轮流出现的不同状态。
    月干支实际是太阳系内每五年天体运动决定了的六十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日干支实际是日地相对运动轨道上的一个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里的每六十日的时间段里的状态。
    时干支实际是五日时间段里又分出的六十种不同的状态。
    古人认为大道理管小道理,大趋势管小趋势,低层次复制着高层次。就如同现代人讲的独立的组织、器官、细胞里都分别包含着整个生命的信息一样。
    古人认为,十天干分为五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甲乙木温,第二阶段是丙丁火热,第三阶段是戊己土湿,第四阶段是庚辛金凉,第五阶段是壬癸水寒。我们看到任何一个天干称号,就应该首先想到这些。
    天干从根本上决定着地支的状态,也就是决定着地球上的气象状态、生命状态,然而气象状态和生命状态也有自身获得和失去能量的特殊变化状态和过程。也有这种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周期性,古人将之用地支命名,分为十二种状态。
    古人认为,十二地支正是气象变化的十二种周期性变化的大状态。他们确定了亥和巳为厥阴风木,代表从大寒到春分的气象总状态。子和午为少阴君火,代表从春分到小满的气象总状态。丑和未为太阴湿土,代表从大暑到秋分的气象总状态。寅申为少阳相火,代表从小满到大暑的的气象总状态。卯酉为阳明燥金,代表从秋分到小雪的气象总状态。辰戌为太阳寒水,代表从小雪到大寒的气象总状态。
    我们有了天干和地支所表示的天体的五行状态和气象的五行状态,分析每个生命每个人出生日期、或者生病日期,就可以获得他当时所处的天体气象环境,就可以将这种天体气象环境与他的生,与他的病联系起来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8#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39:4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五运六气在年周期中的常态(2011-01-29 09:11:08)

    中医将五行在气象气候中的具体表现称之为五运。也就是十天干所表示的水木土金火五气在年周期中的运动过程。

    甲乙木时期,体现出来的是木运的气候状态。以木为代表的生命开始迎接新一年的生发,在地下伸根,又向地面开始萌芽。古人发现容易有肝风一类的病变发生。

    丙丁火时期,体现出来的是火运的气候状态。以烈日炎炎的高温气候状态为特点,万物得到充足的阳光而茂盛生长。古人发现容易有心火血脉一类的病变发生。

    戊己土时期,体现出来的是土运的气候状态。以土壤的温度升高、地上水下渗和地下水上升共同形成土壤湿润状态为特点。有利于万物生长。古人发现容易有脾胃肌肉一类的病变发生。

    庚辛金时期,体现出来的是金运的气候状态。以金属在此时期容易在表面因气候转凉而形成露水为特点。万物在此时也开始显示出收藏的本能。古人发现容易有肺大肠皮肤一类的病变发生。

    壬癸水时期,体现出来的是水运的气候状态。以水在这一时期变化成冰雪为特点。万物在此时期都进入了收藏状态。古人发现,容易有肾膀胱骨胳一类的病变发生。

    以上这是每一个太阳年都固定不变的五运趋势和状态。


    六气就是由十二地支所表示的年周期中气候土壤生命的变化状态中归纳出来的六种阶段性的气候流动状态。

    从大寒到春分为厥阴风木时期。是子丑二月的气候状态。称为初气,古人发现,由冬转春,肝病居多。

    从春分到小满为少阴君火时期,是寅卯二月的气候状态。称为二气,古人发现,气候开始炎热,也是肝病和心病容易发生的时期。

    从小满到大暑为少阳相火时期,是辰己月的气候状态。称为三气。古人发现,炎热气候导致的心病、暑病居多。

    从大暑到秋分为太阴湿土时期,是午未月的气候状态。称为四气。古人发现,湿热的气候状态,导致的脾土病变居多。

    从秋分到小雪为阳明燥金时期,是申酉月的气候状态。称为五气。古人发现,较为干燥的气候状态,导致的肺金病变居多。

    从小雪到大寒为太阳寒水时期,是戌亥月的气候状态。称为六气。古人发现,寒冷的气候,导致的肾水病变居多。

    这种六气的流行,对于每一个地区而言,每年的大趋势都是相同的。
    每个生命体,每个人都首先必须穿越这种常态的天体、气象、气候变化过程。受到这种大趋势的支配,按照这种大趋势的节奏来调整自身的生命状态,确保正常的生命活动在时序中展开进行。每一种特定的气候状态,又会针对人体特定的组织系统发生特别明显的影响。我们也必须首先了解这种影响。牢记这种因果关系。



第五节  五运六气在每一年的不同状态(2011-01-30 09:09:22)

    上一节讲了五运六气在年周期中的常态。依次运行。这是每的都相同的,是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气候现象。与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关系最大。这一节谈年干和年支所表示的特殊的天体运动状态,对于五运六气这种正常气候的影响。
    内经中创立了一个名词叫中运。讲的是年干中隐含的五行之气。本来,年干甲乙中自有木气,丙丁中自有火气,戊己中自有土气,庚辛中自有金气,壬癸中自有水气。
    然而古哲发现,每当到了甲年和己年,气候中出现的土湿土化之气的现象就特别明显,甲年土运增强太过,己年土运减弱,不及。古人认为可能是土星对于地球气候影响的缘故。所以内经中有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每当到了乙庚年,气候中出现的金凉金收金燥之气的变化特别明显。乙年加强得特别明显,金气太过,庚年金气不及、降低了许多。古人认为可能与金星对于地球气候影响有关。所以内经中有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每当到了丙辛之年,气候中出现的水寒之气的变化现象就特别会明显。丙年水寒增加的程度大,辛年水寒会不及。古人认为可能与水星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有关。所以内经中有乙庚之岁,水运统之。
    每当到了丁壬之年,气候中出现的木温木生之气就会变化明显。丁年木温之气更强些,壬年木温之气更弱。古人认为可能与木星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有关。所以内经中有丁知之岁,木运统之。
    每当到了戊癸之年,气候中出现的火热之气的变化就特别明显。戊年火热之气增大,癸年火热之气减弱。古人认为可能与火星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有关。所以内经中有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明确了中运的内容之后,我们再看司天的内容。年支中是什么气,就是什么气发布天的命令。
    年支是子或者午,就是太阳寒水司天,影响着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气候状态。年支中是丑未,就是太阴湿土司天,影响着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气候状态。年支中是寅申,就是少阳相火司天,影响着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气候状态。年支中是卯酉,就是阳明燥金司天,影响着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气候状态。年支中是辰戍。就是太阳寒水司天,影响着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气候状态。年支中是巳亥,就是厥阴风木司天,影响着全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气候状态。
    我们有了司天的概念,将司天之气写在一个正六边形的上方,顺时针方向依次写上上一节所讲的六气的名称。正六边形下面的一个气就是在泉之气。在泉之气特别影响到下半年的气候状态。
    我们有了中运和司天在泉的概念之后,就可以用这个来分析每一年的特殊气候现象和疾病的关系了。下一节我们举例说明这种关系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49#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0:0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木运太过(2011-02-01 09:09:02)

    五运太过,是指遇到甲年土运、丙年水运、戊年火运、庚年金运、壬年木运都特别厉害,因此会影响气候和病变。
    内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
    帝曰:五运之化,大病何如?岐伯对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食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黄帝问的是在五运太过的情况下,气候和病变有什么大的表现,也就是关系到整个自然社会人生的趋势性、流行性的表现。这个大可以包括小、影响小,但不是每一个具体的小都非得处于病态不可。
    就说岁木太过的壬年吧。第一是风气流行。这里的风气,既可以用自然界空气的流动特别厉害作为形象来理解,又可以用万物得阳水滋养而茂盛生长来理解,还可以以有些人体不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产生的如风的症状来理解。这是一个总的认识。
    人体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肝木表现疏泄强大旺盛的状态。人体的脾土就会受到这种过于旺盛的邪气的侵害,会产生消化不良的泄泻,有些人会饮食减少,感受到肢体重惰无力,还会有烦闷抑郁的情绪,肠道有时会鸣响,腹部会胀满。这都是木气太过,都与夜空中出现的木星特别明亮有关。
    这种木气过于旺盛的现象,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特别厉害。这些人第一会特别容易发怒,第二很容易产生头晕眼花的眩晕现象。出现严重的中风症状。第三很容易出现胁痛、引起呕吐。这三种情况都是肝风肝木太过,引起的克脾土太厉害的现象。如果脾土被克到足背上冲阳穴位的脉博不见了,绝了。这种病就难以治疗了。
    即就是不是壬年,如果出现了上述三种病变,我们都可以从肝风肝木克脾土太过来理解,来处方。因为每年的一些月份,都会容易产生这一类病变。不是由十的为周期的大气候环境趋势影响所产生的,而是由年周期内肝木肝风短暂时期太过造成的。
    这一节经文既讲了肝木太过本身的风动之病,也讲了肝木太过克脾土太厉害的病变。其实每一运太过,都会产生这两方面的病变。



第七节  岁火太过(2011-02-02 10:02:30)

    内经中写道: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虐,少气咳喘,血溢血泻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营惑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痛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炳,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营惑星。
    岁火太过,第一指岁运中遇到了戊年,第二指又恰好遇到了少阴少阳司天。这样,干支中同时反映出天体运动过程中火气对于气候和生命的影响特别大,有关病变就容易流行了。
    第一是炎暑流行。也就是火气流行。火克金,火克制金的力量太过,肺气就会因热而难以适应,发生少气,咳喘之类病变。炎暑流行引起蚊虫滋生过多。所以得虐疾一类病的人就多,人们饮冷食寒也会增多,发生冷热不调的过寒过热的病变也会多。炎暑流行,会使心脏血液流动加快,产生血溢血泄注下的病变。火炎上,还会引起嗌燥耳聋。至于胸中热、肩背热,就更常见了。这种年份,古人发现火星的光有特殊表现,古时火星叫营惑星,所以说上应营惑星。
    第二炎暑流行更严重时,人们会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痛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这是讲,内在的火气由伤心肺开始,会向经络流注的方向发展,会发生浸淫这种水泡疮。古人发现这种情况下,水星的光会有特殊表现,所以说上应辰星。火气利于长而不利于收,所以经文中讲这是收气不行,长气独明的现象,同时还会引起雨水霜寒也不正常。
    第三炎暑流行特别厉害时,也就是同时出现少阴君火或者少阳相火司天的情况时,自然界会烈日独行,水泉干涸,万物焦枯。在这种情况下,人世间的病变就容易出现因热而狂的精神病,因热而喘息特别厉害的病,因热而发生各种血液中的火气从二便下泄的病变。
    古人因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限制,却又特别对于星空的变化留心更多,将人间的一切变化与天体星象的变化联系起来,获得了许多科学的必然的因果联系知识。现代人发达了,却在这一方面退化了。现在的医生,还能去观察夜空中的星星的光线有什么特殊变化吗,很少很少甚至没有了。但古人会观察。炎热的气候与寒冷的气候气象情况下,星光肯定在人眼目中有不同的表现。
[发帖际遇]: 北冥渊逛庙会的时候钱袋被偷,追贼千里终于抢回,纹银+3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0#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0:18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节  岁土太过(2011-02-05 09:22:12)

    岁土太过,内经是这样讲的: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痿,足萎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可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
    土气为湿化之气,以长夏湿土为典型形象。某一年的岁土太过,既与是不是甲年有关,也与司天有关,自然与当年的其它时空因素、自然生命因素和社会状态也有关。
    第一,雨湿流行,才会形成湿土主化的趋势和状态。这种趋势和状态加重了肾水脏腑的负担,导致了肾水受邪的局面。肾水受邪,整个下腹部就会受到影响,就会进入阴阳不调而产生的一系列紊乱状态。人们最容易常见的不显是腹痛,其次是四肢清冷即厥清,第三个是感觉身体湿重,第四个是产生因湿重受压而烦的情绪,古人发现,在这种湿化的气象状态下,土星即古代称为镇星的星特别光明。
    第二,土气亢盛。脾土湿化的能力过强,就会伤到脾土象征的脏腑器官组织。产生一系列症状。最明显的是许多人都会肌肉萎缩。导致行走起来沉重无力,行瘛也就是行走明显不稳,有人还会脚下肿痛,抽掣疼痛。
    土气亢盛,自身脏器受损,也就不能有效平衡克制肾水之气了。所以体内就可能因水饮之邪积累而生胀满,这时人的饮食自会减少,四肢自然就无力了。
    在自然界,如果土气独旺,湿化独行,水气无权进行自身调节,就会出现泉水在这结年份突然向上喷涌的现象,河水也会高涨。连前多年干涸的池塘也会孳生鱼类。
    第三,木气来复。木气是克土之气。当自然界土气过于亢盛时,就会导致另一种制约克制它的木气来发挥作用,因此会出现风雨大至。风导致雨水过多而摧毁堤坝,产生泥石流之类崩溃现象。古人还经历过陆地上出现鱼类的情况。这时,流行病就成了肚腹涨满,大便溏泻,肠鸣泄泻不止了。古代医药卫生条件差,这种流行特别明显。
    第四,有一些人,在这种气候状态趋势中,会发生严重的疾病,古人通过太溪穴的脉象来预测这些人的病,如果处于内踝后的太溪穴有脉搏跳动,问题不大,可以恢复。如果脉象绝了,就不可治了。古人善于观星,发现在土气先亢、木气来复的情况下,土星看起来特别光明。


第九节  岁金太过(2011-02-06 09:16:27)

    关于岁金太过,内经中讲: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此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端行足皆病,上应营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干凋损,病反暴痛,怯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脉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这一段经文也分为三层。
    第一层讲因为燥金之气太过流行,引起了对于肝木生气的有害影响。是燥金之报引起的肝经区域的病变,不是岁木太过本身引起的肝经区域的病变。肝木本身引起的病变伴随呕吐。少腹因燥而痛,眼目因燥而赤痛疡,耳因燥而听力减退。
    岁金太过,除了燥还有肃杀性质,也就是收的性质太过。生命处于一种宜收的气候状态下,本身却需要按照正常节奏散、生,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受到了压抑,形成体重烦冤的状态和情绪,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这也是肝经受到燥金收杀之气影响形成的。这种情况下,古哲观察星象,发现太白星也就是金星显得特别明亮。如果气候湿润,肯定观察时就不那么明亮了。
    第二,岁金特别亢盛,气候过于干燥、冷燥,更会引起一系列不利于收的病变。对于人体而言,肺气因燥难收而受损,就会有喘咳逆气,还会反射到肩背部痛。还会引起股膝足区域引志的反射痛。事实上,肺癌之类燥气所主之病就会有这种反射痛。古人发现这种情况下,天空的火星看起来特别明亮。
    第三,岁金太过的过程中,有在某几个月突然显得特别厉害的情况。这样,燥金克制肝木的影响也显得特别突然重大,古人称之为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收敛厉害,苍干凋损。人身体也会产生暴痛、急剧痛。还会因咳吐血。此时,古人常常摸太冲穴的脉搏。如果没有绝,病可治,如果无,就难治不治了。
    每年都有秋燥收杀之气,如果碰到庚年,这种燥金之气就特别厉害、亢奋,就可能引起流行病变。
    古人谈到的这些病变现象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是用五行理论推论出来的呢?首先是从实践中发现了这些病变,然后总结归纳,用五行理论作了整理和解释。如果毫无事实根据,那这些道理早就被抛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1#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0: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节  岁水太过(2011-02-11 10:05:40)

    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谈到岁水太过的经文如下: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心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上临太阳,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门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
    岁水太过最基本的现象就是寒气流行。因过于寒冷导致的一系列病变就会相继发生。
    寒气流行,形成一种损害人体的邪气,人体就必须在这种邪气中产生抵抗和适应。这时候,心火就必须增加负担,所以人就容易产生外冷内热的发热症状,烦燥心悸症状,四肢冰冷症状,全身上下内外皆寒的现象,还会产生因内热而说胡话,心痛。
    寒气流行还会有寒气未及时而至的情况,这时天空中的水星看起来特别明亮。
    有时水邪特别严重,人们会产生腹部冰冷,足胫浮肿,气喘咳嗽,盗汗,怕风等证。
    太过的寒水,常常引起湿土之气来制约、来报复,寒水经湿化之时,就容易大雨下降,还会出现尘土飞扬如雾露一样满天迷朦。这种情况下,天上的土星看起来特别明亮。
    如果这一年恰好又是太阳寒水司天,那岁水太过就更加厉害了。会形成雨冰霜雪不时降的局面。由于湿寒之气太盛,物变其形,生长情况与往常大不相同。人们容易产生腹中胀满,肠鸣溏泄,饮食难以消化,渴而妄冒。有些病人神门穴的脉绝了,多数是不治之证。这时天窜的火星失明,水星特别明亮。
    岁水太过之年,出现在丙年。
    甲年土太过,丙年水太过,戊年火太过,庚年金太过,壬年木太过。现在有了这些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根据年干来预测相应的气候现象和疾病发生的趋势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岁气太过只是影响整个气候和病症变化的一种重大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因此,我们还必须结合年支因素,结合当月当日具体的气候状态、地理因素和人事状态,才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病变。



第十一节  从年支看司天、在泉(2011-02-12 08:59:23)

         从年干看岁气,甲年湿土之气太过,己年湿土之气不足。乙年燥金之气不足,庚年燥金之气太过。丙年寒水之气太过,辛年寒水之气不足。丁年温木之气不足,壬年温木之气太过,戊年炎火之气太过,癸年炎火之气不足。因为这种原因,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的气候状态和疾病流行状态。

         今天我们看年支和气候状态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内经中是这样讲的。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戍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第一,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就是讲,遇到年支中的这两个年份,都是少阴君火司天,少阴君火司天也就是发号司令统治气候状态的时候,整个这一年气候会因为少阴司天而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内经中用少阴司天、其化以热来说明。

         当少阴君火司天的年份,按照六气的周期性次序,就是阳明燥金在泉。阳明燥金在泉气候会化燥,这种燥气只能影响到后半年,而少阴君火所化的热气,会影响全年。总之,子午年气候会呈现出热而燥的特点。

         第二,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就是讲遇到丑牛年和未羊年,都是太阴湿土司天。内经中讲,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当太阴司天的时候,厥阴风木必然在泉,厥阴风木其化以风。这样,丑未年全年气候表现出化湿的特点,后半年的气候表现出化风的特点。在湿风的气候状态下,万物和人的生理状态自有相应的变化。

         第三,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就是讲寅虎年和申猴年是少阳相火司天。相应地是太阳寒水在泉。相火司天,其化以火,火比热的程度就厉害些了。火热影响全年,寒水的寒气影响后半年。

         第四,卯酉之岁,上见阳明。就是讲卯免年和酉鸡年,是阳明燥金司天,其化以燥,全年气候会呈现出干燥的特点。同时,少阴君火在泉,后半年的气候状态会在燥的基础上又出现热的状态。

         第五,辰戍之岁,上见太阳。就是讲辰龙年和戍狗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其化以寒,全年气候会呈现出寒的特点。相应地是少阳相火在泉,也就是讲,后半年气候会在寒的基础上出现火热的状态。

         第六,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就是讲巳蛇年和亥猪年,是厥阴风木司天,其化以风,全年风温的状态明显。相应地太阴湿土在泉,后半年的气候会显示出湿气重的特点。

         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还有很重要的一句话,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这就是讲,司天在泉之气,会影响相应的脏器,使之产生相应的病变。

         子午年影响到胆和心,丑未年会影响到肝和小肠, 寅申年会影响到肺和膀胱,卯酉年会影响到大肠和肾,辰戍年会影响到胃和心包,巳亥年会影响到脾和三焦。

         至于下半年,也会因为在泉之气的影响,加重相应脏器的病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2#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0:5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节  在泉的确定方法(2011-02-13 09:18:44)

        上一节我讲根据年支确定司天之后,顺便根据年周期中六气的次序关系确定了一下在泉。也就是顺次向后数了三位。当作在泉的气。



       其实,古人另有考虑。



       古哲认为,厥阴风木司天时,也就是巳亥之岁,是少阳相火在泉。按照比喻的说法,厥阴是一分阴,少阳是一分阳。当天时中表现出一分阴时,表现出风木得温顺利生长的状态时,后半年只能呈现出与之相反的少阳状态,有一分阳的少阳相火,从前半年积累的地温的状态中表现出来。也必然从前半年积累的万物身体中的积温变化状态中表现出来。这样,涉及到的脏器,就是司天影响到全年,巳年影响到脾,亥年影响到三焦。在泉的少阳相火,影响到肺和膀胱。



      古哲认为,当少阴君火司天时,也就是子午之岁,是阳明燥金在泉。按照比喻的说法,少阴是二分阴,阳明是二分阳。当天时中表现出二分阴时,表现出少阴君火时,也就是子年胆受到影响时,午年心受到影响时,下半年会有相反的二分阳表现出来,会影响到卯大肠和酉肾。



      古哲认为,当太阴湿土司天时,也就是丑未之岁,是太阳寒水在泉。太阴比喻为有三分阴时,太阳就比喻为三分阳。前半年和全年司天中表现出三分阴,呈现出湿土状态的气候时,后半年万物体内就会相应地呈现出三分阳的太阳寒水状态。如果说丑年全年会出现较多的肝风病变,未年全年就会出现较多的小肠湿状态,而后半年,就会出现太阳寒水状态,就会影响到辰胃和戍心包。



     与上述三种情况相反,古哲认为,当太阳寒水司天影响全年时,影响胃和心包时,呈现寒性病变时,下半年就是太阴湿土在泉,影响到肝和小肠。



     当阳明燥金司天影响到全年、影响到大肠和肾时,呈现出因燥而生的病变时,下半年就会受到少阴君火较明显的影响,影响到胆和心。



     当少阳相火司天影响到全年,影响到肺和膀胱出现热性病变时,下半年受到厥阴风木在泉,就会影响到脾和三焦。



      我们从年支中确定司天之气时,按照这种古人探索出来的规律性,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在泉之气。就可以以些来预测推断有关疾病流行,作出准备和应对的方案。



      古哲这种根据司天确定在泉的方法中,体现出对于阴阳相反相成、相互制约过程中的量的考察。认为前半年积累了一分阴,后半年就会有一分阳来制约,前半年积累了二分阴,后半年就会有相反的二分阳从万物体内、从总气候状态中体现出来。同样,前半年积累了三分阴,后半年就会有三分阳呈现出来。当少阳、阳明、太阳司天时,厥阴、少阴、太阴就会出现在相应的在泉位置。



      昨天和今天所讲相互矛盾,却都有逻辑根据。我们在这里并存,用实践来检验。



第十三节  岁木不及(2011-02-14 10:17:02)

         前面详细说明了内经中关于五运太过年份的不同气候状态和疾病流行状态,现在有必要再将内经中讲五运不及的年份里气候变化状态和疾病流行情况分别加以说明。今天谈木运不及,即岁木不及。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有一句口歌:丁壬化木尽成林。意思是讲,丁年和壬年同为岁木主运,即丁壬之岁,木运统之。壬年木运太过,木温生之气特别强大,气候中风大,人的风类病也多,风温强盛会影响到土化,阳多而阴少、会克制脾土,使得脾土化阴的作用减弱,导致脾湿不化,导致消化不良的一系列病变。而丁年,却是木运不及之年。



       内经中讲: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刚刚木辟著,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月去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佛疹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



       第一,岁木不及就会导致燥金之气大行。明显的特侯现象是草木生化作用也就是发芽开花都推迟,这样,克木制约木的燥金之气就会显得强大,木本生命就会受到如受刑一样的损害,草本生命就会由柔嫩苍翠很快就变得萎弱干枯。天上的金星看起来特别明亮。



      第二,岁木不及对于人的影响表现在肝木中气不足,这样,中气虚寒,月去胁部位就会疼痛,少腹也会痛,肠中鸣响,溏泄。岁木不及本身导致气候中凉雨时时下降。天上的金星特别明亮,五谷青苍色不能按时成熟。



      第三,如遇阳明燥金司天。木气本身不足,再加上金气流行当权,金凉燥收之气会进一步损害木温风生之气。草木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就会在后季急迫地开花结实,又很早凋谢。天上的金星和土星会同时显得特别明亮。



      第四,燥金克木,就会导致木生火。潮湿的气候就会变为干燥。草木就会由柔嫩脆弱变得干枯焦槁,还会从根部生出新枝,旋开化旋结实。人体就会因为皮肤干燥而导致疮疡病。此时,天空的金土二星看起来就特别光明。五谷秀而不实,白露提早下降,秋金收杀之气流行,寒雨非时,损害万物。性甘色黄之物多生虫。稻谷收成很差。还会通过五行之间复杂的关系,导致脾土之气受邪,导致火气后发,导致咳嗽鼻塞。这种情况下,金星和火星会显得特别明亮。



     木太过不好,木不及也不好,然而生命只能在这种太过或者不及中生存。形成不同的状态和生命智慧。



第十四节  岁火不及(2011-02-15 11:04:34)

        戊年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癸年岁火不及又会是什么状态呢?



      内经讲: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痛肩胛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音,胸腹大,胁上与腰背皆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孪萎卑,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第一,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壬年是十年周期中最后一年,是阳气下降过程中进入低谷中的一年。寒乃大行是必然的。这样,夏长之气因为火气不足就不能正常执政行令。万物缺乏繁荣昌盛向上的力量,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阴气过于盛大,阳气自然不化,自然界呈现出折杀荣美的景象。这种情况下,古人发现空中水星特别明亮。



      第二,寒乃大行的情况下,民病因为心火不足,会产生由胸及腹的一系列病变,最显著的自然是各种痛症了。先是胸中痛,依次胁部胀满,两胁疼痛,上胸部、背部、肩胛之间、两臂内侧疼痛,气郁上冒,眼花眩晕,心痛,突然失音,胸腹肿大,胁下与腰背相互牵引而痛,甚则四肢不能弯曲伸展,髂骨与大腿之间联系不灵活自如,这种情况下,天空的火星失明,水星明亮。红色的谷物不能成熟。



       第三,寒水之气克制夏火,夏火必然会生土报复限制寒水之气。这样,会发生较大的沙尘暴,埃尘又会加重大雨倾盆而至,水气受抑制,人们会出现大便时时溏泄,腹中胀满,腹中寒冷肠鸣,大便泄泻如狂,腹中疼痛,两足突然发生痉孪拘急。萎缩麻木,不能行走。这种情况下,土星光明,水星失明,黑色谷特不能成熟。



       在古人心目中,黑色谷物与太阳寒水的水气有关,红色的谷物与少阴君火的火气有关。当火气不足时,红色作物难以正常成熟,当寒水又受到报复的情况下,黑色作物又受到影响不能正常成熟。黑色谷物补肾水,红色谷物补心火,当由此自然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而来。



       尘埃与雨水的关系极大。现代人防止沙尘暴,也会减少雨水降落。利用尘埃可以作为形成雨点的核心这一原理,实施人工增雨,自然会有效果。



      岁火不足导致心火不足,寒水之气横行,这都可以归结为人体与自然界同样阳气不足,因之会出现由这一大原因引起的一系列流行病变现象、流行气候现象和物侯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3#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1:1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节  岁土不及(2011-02-16 09:43:53)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气受邪。岁土之气导致阳阴转化太过,雨湿就会流行,肾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岁土不及又会对气候、物侯和流行疾病有什么影响呢?



      内经曰: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食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摇复,肌肉闰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应岁星镇星,其谷黄。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黄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现,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第一,岁土不及,就是阳转阴的趋势不明显,动力不足,这种情况下,春阳木风之气就会持续大行,阳化阴的过程推迟减弱,草木就会疯长,只开花不结果。空中木星特别光明。这是岁土不及的总纲。



      第二,土气不足,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不足,风气流行,影响到肝木相对过强。这样,民间就会有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泄,上吐下泻的挥霍混乱症状,感觉身重,腹中痛,筋骨动摇,肌肉颤动酸痛,时常无故作怒。



      第三,土气不足,阳转阴过程减弱,土气就不能有效地克制寒水之气,寒水之报强烈,这种情况下,蛰虫就会提早收藏蛰伏。人体也会相应地产生多病寒泄腹中满,这时天空的木星特别明亮,土星失明。同时黄色谷物不能正常成熟。



      第四,木邪抑土,土气会起反应而生燥金之气,当后季燥金之气当令时,就会收杀之气特别严峻,导致坚固的树木也会枝叶凋谢,同时会导致人的胸腹急剧疼痛,波及少腹。由于气机郁闷,人容易太息也就是长长地出一口气,以伸其气,味甘色黄的食物被虫子蛀食,邪气又会客于脾土,人们又会饮食无味、减食。这种情况是金气胜木,青色之谷就会受到损害。天空中金星光明,土星无光。



     第五,如遇到厥阴司天,风木之气特别盛大,克土之力更强,化阴之气更弱,这种情况下,流水不能及时结冰,虫子不能及时冬眠,在泉的相火又起作用,寒水不寒,这样土气得火气之助,木气就不能克土气了。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上述金气收杀的现象,人们也会健康安宁,天上的木星看起来也正常。



     这一段经文从五个方面说明了土气不及导致的气候、特侯和疾病。



第十六节  岁金不及(2011-02-17 12:36:54)

        岁金太过,即秋凉燥收之气太过,所以燥气流行,肝木受损。岁金不及,也就是秋凉燥收之气不足,也会引起生命的不同反应。内经中的说法如下。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铄以行,上应荧惑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星,其谷坚芒。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上应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第一,燥金之气不足,实际上是炎火之气不退位,地球上获得的能量特别多造成的。古人讲,这是火气乘金气之虚而继续行令。在这种情况下,万物生气不退,长气专胜,生长特别旺盛。这就如南方亚热带、热带的气候条件下,收杀之气不足,植物就特别茂盛一样。这种情况下,植物就人吸收过多的水分,如果没有阴凉之气,雨水就不能形成,就会形成干燥的气候。古人发现,天空的火星特别明亮。燥热的气候,会引起人们肩背烦闷而重,鼻子干燥、阻塞、鼻孔流血,大便还会因燥而下血。泄泻急剧,秋收之气不能及时而至,向后拖延相当长一段,天空中金星失去光明状态。白色谷类不能按时成熟。



      第二,火邪过盛,金气受到克制,就会生出寒水之气,寒水之气就会相应地提早来临,这样,寒水就会克制炎火。古人称这是金气借其子水气来报复火气。这样,寒雨之气会突然而来,以致落下冰雹霜雪,杀害万物。



      在这种气候情况出现时,气候中冰雹一类阴寒之气阻隔阳气,阳气反而上行。这种气候下,会引起人的头脑后部疼痛,痛势还会连及头顶囟门,身体会发热。古人发现,这种情况下水星特别明亮,谷类红色作物成熟会受到影响。人们还会发口疮,甚至心痛。



第十七节  岁水不及(2011-02-18 11:06:15)

        岁水太过,就是冬寒水藏的状态特别强大,因之会导致寒水流行克制炎火的气候状态和流行病状态。丙年水太过。



      岁水不及,就是冬寒水藏的状态特别弱小,因之也会导致相应的气候、物侯和疾病流行状态。内经中的论述如下。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暴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肢痛发,月国月需股膝不便,烦冤,足萎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禾巨。上临太阴,则大寒数举,蛰虫早藏,地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其主黄谷。复则大内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闰瘛,目视荒荒,物疏问,肌肉疹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



      第一,寒水收藏之力不足、不及,湿气就会持久发生存在,阳化阴的状态就会加速加强,炎热湿润,这样暴雨就容易多次发生,万物生化很迅速,天空土星光明。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出现腹胀满闷,身体重,大便溏泄,阴生疮疡,脓液稀薄流水,腰肢痛,下肢关节不利,烦闷抑郁,两脚萎软冰冷,脚底疼痛,甚至足痛部浮肿。这都是冬藏之气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肾水之气不能正常执行政令,获得制约平衡总体状态的能力形成的。水星失明,黑色的谷物不容易正常成熟。



      第二,辛年水气不及,如果再遇上太阴司天,则寒气时时侵袭,虫类很早就冬眠,地上的积水就会结成冰,阳气伏藏,不能发挥温暖的作用,人们也会多患下半身寒性疾病。甚至腹满浮肿,天空土星明亮,黄色谷物就容易成熟。



      第三,寒水不及,湿土之气就相对过强,这样,寒水之气受到刺激,就会生出风木春温之气,因而大风暴发,草类随风低头,树木凋零,生长的力量不能显著发挥,人的面色也时时改变,筋骨拘急疼痛,运动不利,肌肉颤动,两眼错花,视觉失常。发生复视现象,皮肤产生风疹,邪气侵入胸膈,还会心腹疼痛,这又是木气太过、土气受伤形成的。属土的谷类没有收获,天上木星光明。



      古人既指明某些年份五行太过或者五行不及的现象和规律,又特别指明了必须看到太过的气以强凌弱,看到不及的气,受到乘虚而入的侵袭。还指明了太过和不及都会引起报复,发生相反方向的气候状态和疾病流行。另外还指明不能单纯看五行的太过和不及,还必须结合司天和在泉之气,才可以综合思考,全面认识并判断气候状态和物侯所导致的流行病状态。这种全方位、系统化、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掌握的。



     古人时时仰望天空,注意水木土金火星的视觉变化。我们现在缺少了这一项功夫,就少了一种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4#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1:3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节  司天对于气候和病变的影响(2011-02-20 12:01:15)

          随年支不同,司天之气不同,对于气候和病变的影响也不同。内经中的至真大要论中同样作了详细的论述。  



       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内经中讲,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怯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跗肿,肩背臂月需及缺盆中痛,心痛肺胀,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尺泽绝,死不治。



       这一段经文是讲,君火当政克秋金,心火克肺金,因为热淫而气候特别干燥,引发各种肺系、肺经病变。



       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内经中讲,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跗肿骨痛阴卑,阴卑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  



      这一段经文是讲,太阴湿土当政司天,阴湿特重,湿土克肾水,所以会出现涉及肾经、肾系的许多病变。



       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当权行政,内经中讲,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虐,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跗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台。



      这一段经文讲,少阳相火也是火,火克金,也会发生肺系、大肠、皮肤热性病变。



       卯酉年是阳明燥金司天当权行令,内经中讲,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去胁痛,寒清于中,感而虐,大凉革喉,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主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秃疝,妇人少腹痛,目昧此,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这一段经文讲,阳明燥金司天,气候凉燥,草木积温不足而晚荣,人得金克木类疾病。



      辰戍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内经中讲,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孪掖肿,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台,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所谓动脏,知其藏也。



      这一段经文讲水克火,寒淫盛会引起心火因寒而得的病。



      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内经中讲,风淫所胜,则太虚(天空)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痛,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冲阳绝,死不治。



      这一段经文讲风木司天行政时会克脾土,发生一系列症状。



      六气司天,各有其所胜之气,都能起到五行相克的作用,引起气候、物侯和病变。古哲特别注意到了淫邪所克经脏的六个重要穴位,如果脉搏无动静,可以预后病危甚至于死亡。


第十九节  在泉之气的影响之一(2011-02-21 10:14:56)

        在泉之气是与司天相对的气,是因司天之气来临当权而藏在大地中、生命中的气。司天之气先发,在泉之气后发,二者相互作用,才可以说共同造成了全年的特殊气候现象、物侯现象和病变流行现象。司天和在泉的关系,就如同社会中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一样。如同人民和领袖人物的关系一样。



      古人认为,在泉之气也可以内淫,也就是自外而入生命体内,因为过盛而影响生命体。



      内经中讲,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这是讲,风木之气过胜,尘土飞扬,地气不明,早木提早蕃秀,人体发病多见洒洒振寒,善呻吟,常打哈欠,两胁拘急不舒,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吐,腹胀善噫,得大使与矢气,则快然如病减弱,身体有沉重感。



     我们将这一段经文一厥阴风木司天对于气候、物侯和病变的影响比较一下,影响方式类似,都是风木之气太过,都可以引起尘土,都可以促进作物早秀,都可以影响中焦脾胃,然而,在泉的影响力弱一些。不至于克脾土而使冲阳脉绝致死。



      内经中讲,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目下肿,恶寒发热如虐,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很显然,这是讲气候中获得的能量多了,少阴君火之阳引起了这一系列热性病变。连蛰虫也因为气候温暖而不按时蛰藏。这种影响也造成气上冲胸和喘,但没有司天当政引起肺病患者尺泽脉绝致死的情况。



     内经中讲,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至阴之交,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淳淳,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肿痛,不得不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国如结,踹如别。



     这一段讲,湿气过重是根本原因。草木早荣、尘埃遮岩谷、至阴之交也就是夏至前后的长夏季节,容易湿邪停在中焦,阻碍气机,上下不通,头痛、目脱,喉肿,腹胀,腰似折,腿难弯,小腿如裂。这其中也有湿土克寒造成的影响。但没有太阴司天时造成的影响大。太阴司天可以导致肾水之气绝,太溪脉不见而死的情况。太阴在泉则没有这样严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5#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1:5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节  在泉之气的影响之二(2011-02-22 10:04:16)

        岁少阳之气在泉,内经的论述是: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侯。



      火邪胜是关键,焰明郊野就是热蒸气地面,寒热更至就是寒热交替出现,泄利赤白,小便赤甚至便血。还会发生和少阴在泉要同的症状。



     内经曰: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雾霁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燥邪是关键,引起雾霜昏蒙,引起肝胆少阳经的病变,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身,严重的情况是嗌干面如尘,身上无光泽,足外侧特别热。少阳经的走向正是从这些症状群的出现确定的。



      内经曰: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关键是一个寒字,引起了冻得打颤,流行的病变是少腹痛引起睾丸痛,引起腰痛,上冲心痛,全是寒性病变。



     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同时阳明燥金在泉,热邪和燥邪同年发威厉害。



      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同时太阳寒水在泉,湿邪和寒邪同年发威厉害。



      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同时厥阴风木在泉,火邪和风邪同年发威厉害。



     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同时少阴君火在泉,也是燥邪和热邪同年发威,但是先后主导不同。司天为主在先,在泉为次在后。



     辰戍年太阳寒水司天,同时太阴湿土在泉,也是寒湿之邪同年发威,却是寒为主导寒在先形成的病变。



     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同时少阳相火在泉。也是风火二邪同年发威,却是风邪在先为主导形成的气候、物侯和病变。



    明确了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司天在泉引起的气候和病变变化状态的规律性,我们心中必须牢牢记住生长化收藏和风寒热(暑)湿燥火。将之与气候与病变紧密联系。才可以由诊断疾病进入治疗疾病的阶段。

     

第二十一节  主气和客气(2011-02-23 10:52:46)
  
         我们前面将内经的经文引用了许多,在讲六气的时候,讲了一年中六气的次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也可以将之缩减为厥少少太阳太的次序。这是年年不变的次序,古人称之为主气。与一年四季的规律性是一样的,只是更细致了一些。是将年周期分成六个阶段,具体每个阶段各有六十天多一点。如果将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同看作火性,则六气也符合五行相生的关系。



       前面我们讲的岁干和岁支,共有六十种组合,也就是六十年才各出现一次。每一种干支组合,都不仅是一种时间次序符号,而是日月星运动过程中以六十年为周期的六十个不同的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都是以十年为周期的周期性过程和以十二年为周期的周期性过程的波的不同阶段的叠加。



       当一个生命体在年周期中穿越时,既会受到年周期中周期性的影响,作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化了这种年周期气候规律性的生命反应,又会遇到每年都不同的这种周期性叠加的波的影响,作出对这种来自环境的每年都带有新特点的叠加波的生命反应。只要这个人寿命过了六十岁,才可以重复发现这种叠加波的影响,才会作出有记忆的生命反应。古人将这种每年都新出现的干支,也就是新出现的五运六气的影响,称之为客运客气。



       客气的出现次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可以缩减为厥、少、太、少、阳、太来记忆。客气导致每年反常的气候变化状态、物侯状态和病变流行状态。



      客气加在主气上,也就是主气与客气同时发生影响,产生作用,这种状态叫客主加临。



       六种客气每年都同时存在着,但影响力不同,影响最大的是司天的客气,可以影响前半年和全年,可以影响整个生命体。只能影响后半年的是在泉之气,当司天根据年支确定了之后,顺着厥少太少阳太的次序数下去,隔两位就是在泉。在司天和在泉之间,还有四个客气,每个分别影响当年的六十多日,古人称为间气。



     无论司天之气、在泉之气还是间气,都是遇到厥阴风木,就会化风,少阴君火就会化火,太阴湿土就会化湿,少阳相火就会化火,阳明燥金就会化燥,太阳寒水就会化寒。都会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影响到现实的气候和生命。



     客气在轮流司天在泉当权值班时,通常是按步就班的,是每六年就周期性地出现一次的。然而也有例外。古人研究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迁正也就是未及时上岗就任值班。也就是应该轮到某一客气司天了,可是实际上气候状态并没有这种客气司天的表现,第二种情况就是不退位,明明应该是另一种客气来值班了,可是前一位客赖着不去。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气候和流行病异常,都会引起后来的报复性反应。这种情况需要在应用中结合具体时空位置里的实际状态来确定,并不是完全机械地应用客主加临的规律。



     古哲这种既承认规律性,又紧密结合实际变化状态的表现来认识疾病,以达到对病变受六气影响的因素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6#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2:1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二节  天符岁会和太乙天符贵人(2011-02-24 12:01:20)

        先看天符的说法。

        我们从每年的年干中都可以获得这一年的运气,即甲己之年是土运,乙庚之年是金运,丙辛之年是水运,丁壬之年是木运,戊癸之年是火运。我们从每一年的年支中可以获得一个司天之气,例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丑未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寅申年是少阳相火司天,卯酉年是阳明燥金司天,辰戍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巳辰年是厥阴风木司天。如果运气与司天之气相符,也就是说五行属性相同,古人称之为天符。



       这有五种情况,丁壬木运年,遇到了巳辰年厥阴风木司天。



        戊癸火运年,遇到了少阴君火司天或者少阳相火司天,也就是遇到了子午寅申年。



        甲己土运年,遇到了太阴湿土司天,也就是遇到了巳辰年。



        乙庚金运年,遇到了阳明燥金司天,也就是遇到了卯酉年,



       丙辛水运年,遇到了太阳寒水司天,也就是遇到了年支是辰戊的年份。



       称为天符的年份,太过之气遇到相同的司天之气,就会引发急性病。不及之气遇到相同的司天之气,就会行政无力,引发不及的病。



       次看岁会的说法。



       从年干确定的每年的五运之气,如果与年支本身的五行之气相同,古人称这种年份为岁会,也有称岁值、岁位的。这有五种情况。



       丁壬木运年,遇到卯年。戊癸火运年,遇到午年。甲己土运年,遇到辰戍丑未年,乙庚金运年,遇到酉年,丁壬水运年遇到子年。这种岁会之年,古人认为是气之平的年份,也就是没有太过和不及的五行之气,人间不会流行因某气太过不及引起的病。内经中还讲,这种年份是当位之年,人们尽管生病,也不会特别严重。



       如果既是天符年份,又是岁会年份,古人称为太乙天符年,认为是又一种特殊的会合。称之为太乙天符,又称之为贵人。



      古人认为,天符如执法,岁会如行令,而太乙天符如贵人。所以,遇到天符年,病变速而危,遇到行令者,病变徐而持久,遇到太乙天符年,如贵人得病,多暴死。




第二十三节  司天病症的治疗原则(2011-02-25 10:24:58)

          研究五运六气是为了纠正生命对于环境的病态反应。这种病态反应既有天体运动、气候状态对所有生命所施加的影响,也有生命个体实际状态的不同、适应性不同的表现,所以有人似乎没有病,有人只是稍有不适感受,有人就非大病不可,有人还会经受不住运气的克制而死亡。



       每个人的身心都打上了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的深刻烙印,这些烙印遇到生命史中每年的五运六气,都会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的反应。形成不同类型的表现。能够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病情,对于诊断、治疗、预后都会有很大帮助。



       这一节我们探讨内经中关于六气司天引起的病症所确立的治疗原则。



       内经中讲,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厥阴风木司天,肝木克脾土,前述一系列病变,都有温生状态加剧的原因,因此,古人确定了主要用辛凉药物来卦帅,纠正这种不平衡状态。所以说平以辛凉。佐以苦甘,就是讲,如果风温过于旺盛就会形成火邪为害,所以必须以苦寒之药与甘味药物来辅佐消除炎火所引起的病变。以甘缓之,  就是讲甘味可以补脾土,缓解风木的袭击,以酸泻之,就是讲,酸味入肝,用来泻过胜的肝气。



       内经中讲,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少阴君火司天,心火克肺金,前述一系列病变,都有热长状态加剧的原因,因此,古人确定了主要用咸寒的药物来卦帅,增强肾水功能,用来平治火热之邪。还必须用苦味和甘淡味的药物来辅佐泻热,用酸味的药物来收敛热邪。



       内经中讲,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太阴湿土司天,脾土克肾水,前述所生一系列病变,都主要因湿太过而生。所以应该用苦热的药物来卦帅,苦而性热的药物,都能燥湿,也就是很快使过多的湿气干燥,以获得平衡。用酸味和辛味的药物来平衡苦热的药物,酸防止燥湿过度,辛防止化湿不足。苦味药主要起燥湿作用,淡味药主要用来渗泄湿气。如果湿邪郁于上而生热,必须用苦温之药为主来治疗,加些甘辛味药,目的在于发汗除湿。



第二十四节  司天病症的治疗原则 续(2011-02-26 08:50:56)

         内经中讲,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



       这一段讲,少阳相火司天,相火对于肺金太过所起的作用特别强烈,金行发散太过而受伤,火温之邪流行,肺鼻皮大肠胸会发生一系列病变,严重的人,离肺较近的天府穴脉很早就绝了。治疗时必须平以酸冷,也就是用既酸又冷的中药作为君药主药来治疗。酸冷之药能够起到收藏金和之气的作用。还可以辅佐一些苦味药直接对付过旺的心火,佐一些甘味药缓和病情,最后阶段,还必须依靠酸味药来恢复人体真气。前面讲的热淫所胜的病,治疗中也应该注意应用这一原则。



       内经中讲,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这一段讲,阳明燥金司天,燥气流行,热而干燥,金克木,所发生的一系列病变,必须用苦湿药物来作为主药君药来治疗。湿性药物有润燥的作用,苦性药物有泄热燥的作用。得湿去热,燥气为害就会减轻。佐以酸收辛散,照顾到全身状态,大便干燥一类,可用太黄一类苦味有泻下作用的药物。



       内经中讲,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这一段讲,太阳寒水司天,寒邪特别旺盛伤人,有心血病的人就会加重,必须以辛热的药物为主来治疗这一类寒症。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佐以甘味药和苦味药,以咸味药来促进通泻寒水。



       最后再强调一下,应用这种治疗原则时,必须牢记主气和司天之气所发生的时间性质。子午年少阴司天,丑未年太阴司天,寅申年少阳司天,卯酉年阳明司天,辰戍年太阳司天,巳亥年厥阴司天。

[发帖际遇]: 北冥渊夜半独寝难眠,闲逛时遇见美人,聊天赏雪吟诗作对,纹银+1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7#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2:3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五节  在泉之气引发病变的治疗原则(2011-02-27 09:38:55)

         在泉之气也有五行属性,引发的病变也有五行关系。尽管影响力没有司天之气强大,却仍然可以影响到每年的下半年的气候和疾病流行。因此,古人也同样根据五行之间的关系,确立了这一类病症的治疗原则。



       内经中讲,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同样是风淫于内,治疗司天之气的风邪为患,古哲是平以辛凉,佐以甘苦,现在是治以辛凉,以甘缓之。体会这个平字和治字,平字带有征讨强制如战争的性质,治字带有如和平治理一样的平稳方式。因为厥阴风木司天引发的克脾土病变严重,可以致死,而厥阴风木在泉所引发的克脾土病变轻而缓。所以用药量和药力都应该轻一些,可以减少副作用,取得持久效果。辛凉可以克制风温,苦可以燥脾土之湿、去脾土之热。甘可以缓解脾土受克的症状。



       内经中讲,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这是讲少阴君火在泉这气引发的病变,治疗时用咸寒的药物为君药,充分发挥肾水制约心火的功能。对于心火,既要用苦味药发散旺盛之邪,还必须适时用酸味药来收敛被过多耗散的心火。这种从正反两个方面注意病变的治疗思想是非常高明的。



       内经中讲,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太阴湿土在泉,湿邪为患严重,必须以苦而热的药物来清除湿重之邪。湿邪影响到肝木,损伤着肾水,所以以苦来燥湿,以酸来养肝,以淡来泄水。



       内经中讲,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少阳相火在泉,大肠火旺盛发生血便之类病变,治疗时以咸味寒性的药物为主,还应有一些辛散药物,苦味药物,来宣发相火。



       内经中讲,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阳明燥金在泉,还会引起尿血,只有苦温可以从小便除燥。还应该使用一些甘缓辛散的药物。



       内经中讲,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太阳寒水在泉,寒邪横行,甘而热的药物可以治疗,注意辅助苦辛药,加用咸药泻寒。辛润苦坚才利于收全功。



        在泉之气主要影响后半年,也就是未月到亥月,司天之气影响全年、特别是前半年即子月到午月。这是古代年份的时间分划,秦朝才统一改变了这种观念,一年从正月也就是寅月算起。其实中医应该按照内经中的说法来确定前半年和后半年。



第七章  生日  第一节  分析生日中的天干(2011-03-01 11:12:35)
  
           我们可以通过万年历将出生的公历年月日时换算为农历的干支纪时。例如,某人1946年3月2日凌晨出生,我们通过万年历可以获得他的干支纪时符号是下面八个字。



         丙戍年,庚寅月,乙亥日,丁丑时。



         丙为阳为火,庚为阳为金,乙为阴为木,丁为阴为火。



        很显然,四天干中,二阴二阳,五行之气火较多、缺少土和水。形成火克金的状态。这样,肺金就容易少生肾水,肾水就不能较充裕地生养肝木。这种情况导致此人全身容易显示出一个燥字。头发干燥早白,肾胆结石,肺因燥而咳嗽。眼睛还可能近视干涩。这是一个总的轮廓、趋势和认识。根据这种情况,可以提出以下养生指导。



       第一,心火旺盛,自然记忆力、思考力强,也相应地消耗较多,所以此人容易因用脑过度,情绪激动引发头痛之类。指甲上容易干裂、出现纵行纹理。只有合理用脑,注意睡眠,不过度伤心伤脑,才可以永保旺火状态。



       第二,既要保旺火状态,又要防止火旺而燥,尽量避免因燥而伤及全身。这就必须滋肾阴,滋肾水。多饮水,保持小便不出现赤黄热性症状。多食用补肾补脑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木耳、核桃之类。推迟减轻胆肾结石为害。



       第三,既然缺少水行和土行,而火多可以生较多的土,所以此人脾土问题通常不大,脾土也可以制约肾水。如果遇到外部气候特别寒冷,肾水肾阴偶尔也会特别寒冷,反过来克制心火、报复脾土,引起脾胃虚寒,不思饮食,口水很多,甚至于泄泻。这时,只要用补肾阳的附子之类为君药,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丙小肠,庚大肠,乙肝,丁心。看来,此人年年注意保护心血管也就是小肠是第一养生任务,月月注意大肠通畅,日日注意肝气舒畅,时时注意用心不要过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8#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2: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生日  第二节  分析生日天干中的阴阳五行之气(2011-03-02 09:30:39)
  
        前人在四天干中特别重视日干,认为日干的状态就是这个人最基本的状态。其它年干和月干与时干只是影响日干的关系。事实上出生这一日对于生命的影响最大,是生命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和转折。今天我们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上面例子中某乙的天干。



       某乙是乙日出生,乙属于阴、属于木,所以是草木的形象。不是高大的树木的形象。乙在内脏属于肝,肝正常强大容易导致产生仁爱义气的心理,容易产生怒的情绪。前面我们讲肝木有疏泄舒畅之气,不喜压抑。受到特别大的压抑,就容易爆发。如果不爆发,反倒会生出毛病来,而爆发也会造成相当的损害。所以此人应该特别注意平常的情绪调节,让体内的能量和情绪得以正常释放。



      乙木耐寒性、抗寒性比甲木差许多。所以此人容易因过于寒冷而身体不适。



      某乙是乙木形象,第一看年干丙火对于乙木的影响。丙火是阳火,是小肠消化吸收营养的火,是心血管的火。年干中的丙火,确保了此人消化吸收功能好,血管畅通,能够获得丙火之助。乙木生丙火,此人又会因消化吸收和血管通畅而消耗过多的体能,肝木之气得以疏泄。因此,注意节食、注意不让血管负担过重,成了此人特别应该注意的一项养生原则。如过量,肝气会疏泄过度,必然会引发各种不适。海吃海玩必为害。



      第二看月干庚金对于乙木的影响。庚金是阳金。乙木获得阳金的制约、在生发中会受到适当的制约,这是一种相当好的状态。若乙木本身因各种原因处于弱势,而庚金又处于特别强势,这时就会失去平衡,导致克制太过,身体就会产生乙木肝受损后报复庚金大肠的现象。总体讲获得克制是乙木之福,不会因为过旺生而收藏不足,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此人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强。



      第三看时干丁心火对于乙木的影响。丁心火是阴火,是一种持续性较强的火,也是一种持续性需要乙木来助生的火。肝气正常旺盛,心脏系统就会通畅健康。保障这种正常持久的心火的燃烧,是肝木有时容易忽视的,或者说顾不得的。或者说偶然还会生助过多,也会引发不适。



     总之,乙木得二火的疏泄,又得一金的制约,火又克金较强。所以此人应该注意疏泄过度,消耗体力脑力财力过度。



     这种天干组合状态中缺少土行和水行。缺土使得乙木少了一顶重大的克制任务、使命。缺水让乙木不能很好地获得生命中的充分营养供给。若能得水土之助,会确保健康,会减少穷困、会劳而功高。



第七章  生日  第三节  分析出生日天干中的五运(2011-03-03 11:04:58)
  
        出生日天干所具有的五运之气,影响着当年的气候变化和万物生长,也自然影响着刚出生的婴儿的生长,给他们打上深刻的时间烙印,留下最真切最新鲜也最持久的记忆和影响。我们还以乙某为例,寻找这种隐藏在出生日天干中的健康信息。



     我们先复习以下按照内经经文编成的口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焰侵。



     乙某出生于丙年,所以那一年是三江水的水运当值。是太过的阳水当值。



     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就会引发一系列病变。这种岁运水寒状态,对于乙某来讲,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可是乙某自身有丙丁之火,火势较旺,所以正好对抗抵制丙水过寒。起到一种平衡作用,起到一种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助长了乙某形成一种坚强抗逆的体能状态和性格状态。补充了乙某自身天干中五行之气里缺水的状态。



     阳水不是阴水,口诀中用三江水来形容。这种水既可以流入大海,又可以惠泽流域周围的万物和人类。乙某是乙日出生,是乙木形象,得此阳水,自然可以获得旺盛的生助之力,得以旺长。然而三江水要惠泽生命,除了水中的生命,陆地上的生命近水得水,还需要主动努力接近。不然就会近在黄河边也会渴死的。既然从出生的乙某就获得了丙水的考验和记忆,在生命中就应该注意近水亲水,才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最初形成的潜力。



     阳水也是寒水。如果在生命的岁月中又遇到过寒之水行运司天,或者以为身体抵抗力强就大量食用冰冷之物,水过寒过多,也会造成超越身体抵抗力,造成对身体的损害。特别是造成水克土的状态,影响消化系统。此人七四年八月就因为食用冷食而腹泻少食乏力,后来服用附子理中丸逐渐好转。



     一个丙字,在乙某身上体现出水火既济的优势。同时会因为岁月中不同的五运六气出现,总是处于未济状态。处于追求状态,处于未能达到完善健康的状态。正是这种不断追求的状态,形成了乙某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乙某一生的志向和生命价值。其实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劳动创造的幸福,活得特别有意义。

[发帖际遇]: 北冥渊逛庙会的时候钱袋被偷,追贼千里终于抢回,纹银+2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59#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3:23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生日  第四节  分析出生日地支中的阴阳五行(2011-03-04 09:52:21)
  
         天干所透露的信息,是根本性的,是主干,是总体状态。地支所透露的信息,是枝叶,是枝叶上的花果。我们还是以乙某生日的地支为例,来分析其中的阴阳五行之气。



        乙某年支为戍,月支为寅,日支为亥,时支为丑。



        年支为戍。戍为阳为土行,比喻形象相当于农历九月的土地,正处于逐渐硬化、收缩、收藏阶段,若能得南方火,自可增加土生养万物的功能,否则只能实现收藏万物的功能。此土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乙某身体中五行之气缺土的状态。乙木得此收藏阶段的薄土,好在是阳土,乙木还可以争取时间结实成熟,但即使分外用心生长,也只能在土中较好地生根、收藏,以图未来。这种象征意义是木难克土,土能藏木之本。



       月支为寅。寅为阳支,为木行。为正月时节。这种节令下,气候开始转暖,随后的几个月生发之气越来越旺盛,生枝添叶,欣欣向荣。所以得此木气之助,乙木会受到鼓舞,肝气的功能会更加舒畅。



       日支为亥。亥为阴为水。此水过于寒冷,也不利木的生长。但对于收藏于地下土中的乙木之本,却反过来有保护功能。戍亥结合在一起,乙某身体中有一种较强的收藏特性。生命在收藏中会显得健康持久。



       时支为丑。丑为阴为土。形象是农历十二月的土。为乙木的生发作好了准备,乙木正在此土中加速伸展根须,对于乙木未来春天的生长非常有利。



       戍寅亥丑,二土一木一水。乙某的五行之气补全了。其中丑寅乙丙丁属于生长之气,戍亥庚属于收藏之气。化气虽然能够从中产生,却有些弱。因此,注意细嚼慢咽,注意饮食的充分消化化吸收特别重要。



       干支合在一起,二火、二土、一金、一水、二木。金水二行较弱。注意补金补水也就是补肺补肾,可望健康长寿。



       分析阴阳五行之气,第一要全,第二要平衡,第三要围绕日干探讨五行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全,或者不平衡,力争在生命岁月中通过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施加影响,改变缺陷。


第七章  生日  第五节  分析出生日地支中的六气(2011-03-05 10:47:10)

        六气本来是年周期中依次出现的六种气候状态的区别,区别的标准是阴阳、是寒暑、是燥湿。所以古人讲这是一种常气、主气。按照这种次序,亥就是小雪大雪,子就是冬至小寒,二者统称太阳寒水。丑就是大寒、立春,寅就是雨水、惊蛰,二者统称厥阴风木。卯就是春分清明,辰就是谷雨立夏,二得统称少阴君火。巳就是小满夏至,午就是芒种、小暑,二者统称少阳相火。未就是大暑、立秋,申就是处暑、白露,二者统称太阴湿土。酉就是秋分寒露,戍就是霜降立冬,二者统称阳明燥金。



     乙某八字中的地支共四个,戍寅亥丑。现在与六气联系起来作一分析。



     戍是霜降、立冬时节,阳明燥金是主气,所以乙某身体中得此燥金之气,生命体将此气内化记忆之后,有缺水少水干燥的趋势。古人又认为戍是收藏生命的土,戍字中一点就可以理解为冬土中的生命。



     寅是雨水惊蛰时节,是厥阴风木主气,春风吹来,带着暖意而又包裹着寒。得此厥阴风木之气,人体情志开始向外伸展,充满着春天的希望。却又会感受风寒而咳嗽感冒。



    亥是小雪大雪时节,是水成冰雪的寒水时节,所以说是太阳寒水主气。得此亥气、寒水之气,生命牌子寒冷的包围之中,也可以说是考验和保护之中。不得如春夏一样生意盎然,兴旺发达。自然生命能安然静处,等待春天,而人往往不会安于清贫寂寞。只有能够在这种状态下、利用这种条件,安然处之,又不浪费生命,总会为未来的劳动创造、为未来展示生命风采作好准备的。如果寒水过强,也会严重打击生命活力的。此时注意防寒,对于乙某特别重要。亥水生乙木,在亥水时期能够稳如泰山,必然会为乙木的生发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丑是大寒、立春时节,也是厥阴风木主气。所以乙某得厥阴风木之气最强最完整。生命体内化之后,此人肝气旺,丑是寒冷状态下的土,却又是面临太阳光线照耀日益增多的土。虽寒而充满着光明和温暖的前途。



   看地支中的六气,乙某生命中有燥、风、寒三气,得此害而受此益。在相应年份、相应在月份、防止此三气为害,利用此三气的兴利,才可以确保身体健康。




第七章  生日  第六节  分析生日地支中的客气(2011-03-06 09:52:27)

        这里说的客气,就是前面说过的每六年周期性出现的影响气候和生命的天体运动现象。主要是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



     乙某年支为戍,丙戍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寒淫所胜,天气甚寒,水多结冰。这种情况对于新生的生命来讲,又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水克火,肾水克心火,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因寒而病。有些人还会因之而神门脉搏摸不着、寒病重而致死。乙某当年得此司天之气的考验,既有了对于寒冷的一定适应力,也会对于寒冷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也会留下因寒而对于心脏的危害。这是生命内化了司天之气以后形成的生命智慧和烙印。



     太阳寒水司天,遇到戊癸化火,水火激烈斗争,气候中会出现暴雨冰雹,人也会出现血分病变,如吐血、呕血、鼻出血之类。乙某在戊癸这种年份,应该注意因化火而影响情绪和健康。



     乙某谈他自己几十年来,经常手足较冷,经常因寒冷而流清涕。应该与这种寒水司天内化的因素有关。治疗因太阳寒水而得的病,原则是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辛热的食物和药物关键。



     太阳寒水司天,同时下半年太阴湿土在泉。湿气过胜,长夏人容易因饮食不当而饮邪停聚。由此引起一系列毛病。乙某也应该注意这种湿气过胜所引起的不适。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从司天和在泉之气的影响和治则看,乙某对于寒性食物多年来处于禁忌状态,是本能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



     从乙某受到的主气的影响来分析,上一节讲应该注意燥风寒,从受到的客气来分析,又应该注意寒和湿。合起来看,寒邪是主要敌人。燥风湿也需在意。



    我猜想,司天不仅影响人一个全年,在泉不仅影响人某个后半年。这种从出生年获得的太阳司天的寒气烙印影响一生,特别是前半生,而在泉之气也可能影响后半生。因为人一生也是一个周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燕山府路
44 岁
0 两
2 条
378
60#
 楼主| 北冥渊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4 09:43: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生日  第七节   分析生日八字干支的结果到底与实际是什么关系(2011-03-08 11:00:33)

          我们的基本观点如下,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决定了其对于环境的各种刺激的生命反应的起点,确定了其最初一年和最初十年、十二年对于环境里各种刺激的生命反应的记忆。这些记忆成为人生在后天获得的最大的生命资源。环境是周期性变化的,人体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周期性变化的,这种最初最基本的记忆,内化到了生命体中,内化到了人的大脑记忆中,并激活了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获得的对于环境亿万年周期生变化的刺激产生的能够适应的智慧和生命力。这样生命的画卷才可以更好的展现。在往事后的生命过程中,还会不断遇到新鲜的环境刺激,还会不断丰富生命的记忆,然而最初最基本的记忆,将成为生命对付环境中各种似乎是全新的和似乎是周期性出现的刺激的最大的法宝。



        我们这里讲的生命记忆,不仅是意识层里的记忆,而且包括潜意识层的记忆,包括生命在进化史中的记忆。不仅包括心里意义上的记忆,而且包括内化到生命体每个细胞的生命反应能力。我们对于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干支的分析,实际上就是按照内经中提出的内化了的阴阳五行、内化了的五运六气来进行的。是将这一来自实践的理论又应用到实践中,看是不是与实践相一致,是不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是不是能够指导中医的医疗实践和养成生实践。



        如果这样分析的结果,与此人的一生大的轮廓完全相同,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并作为一种学问来应用它、研究它、进一步完善它。



      就我们分析的乙某而言,我对于他是非常熟悉的,所分析的结果让我对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有了明确的认识,认识到这种理论对于乙某而言,完全是正确的。



      只对乙某一个人正确的理论,是不能作为普遍真理来承认相信的。我将用前述这些基本理论来多作几个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的八字干支的分析,不为别的,只为了验证这种理论是不是有普遍正确性,是不是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



     前面我们讲月亮周期性变化状态和农历的日期密切相关,然而在八字干支中,却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条。为了更为准确地体现这一条,我在前面特别提出一种日干支的确定方法。这就是将出生日在年周期中的第几个十分之一时段内作为天干,将出生日在月亮周期性变化状态中的第几个十二分之一内作为地支。这样获得的干支,就是这个人最为准确的同时涉及到月亮周期和太阳周期的干支。例如乙某出生于冬至后第七十一日,应该属于天干中乙的阶段。几乎在乙丙两个阶段的界点。出生于农历正月二十九日,属于月亮周期第十二个十二分之一阶段。所以为亥。这样,乙亥成了乙某最重要的一个干支。这个干支不是从历书中查到的。而是我们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



     乙某的基本干支是乙亥。乙为木,亥为水。乙木是草木弯曲生长的状态,遇到了月亮几乎晦暗的日期状态,乙木的外在的生长助力就少了一些。乙木的生命道路就会更曲折一些。亥作为厥阴风木,又有助于乙木的生发。乙为肝,亥为三焦。肝与三焦共成疏泄之势,此生命将获得旺盛状态。经常注意体力与心理情绪的疏泄渠道通畅,应该是乙某的健康指南之一。



    前人对于八字的研究,积累了海量的文献,我们现在应该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批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符合实践经得起实践考验的部分,成为中医时间理论的骨干。




第七章  生日  第八节  化繁为简(2011-03-09 10:08:24)

        我们中国古哲,重在应用,所以为了应用,他们尽可能化繁为简。将那些公式公之于众,而将公式推导证明的过程只留给自己享受。我前面所整理的学习笔记,就是为了弄清楚这种公式一样的内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只有明白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才可以真正理解有关公式的正确性,才可以更好的验证和应用公式。

        为了快速分析八字,从中寻找健康密码,作为一种参考。我们应该在手头放一张表。这张表的内容如下。

        第一,天干和内脏系统。甲阳木胆乙阴木肝、丙阳火小肠丁阴火心、戊阳土胃己阴土脾、庚阳金大肠辛阴金肺、壬阳水膀胱癸阴水肾。

        第二,地支和内脏系统。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戍心包亥三焦。

        第三,客运即岁运。甲己年行土运,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庚年行金运,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丙辛年行水运,丙水太过,辛水不及。丁壬年行木运,丁木不及,壬木太过。戊癸年行火运,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第四,客气即岁气。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戍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夏至前生人多看司天之气,夏至后生人多看在泉之气,注意具体受气影响多少。

        第五,主运。十天干依次表示年周期中的三十六日多的时间段落里的气候状态。

        第六,主气。十二地支依次表示年周期中的两个节气。子丑段,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寅卯段,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辰巳段,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午未段,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申酉段,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戊亥段,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大体上子月为农历上年十一月,丑月为十二月,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戊为九月,亥为十月。

        第七,春温木生,夏火热长,长夏湿土化,秋凉金收,冬寒水藏。

        分析方法。将八字干支分别对比上表。将有关内容集中到一起。第一看水木土金火是不是全。缺某行,应该注意。第二看有没有特别旺或者特别弱的行。应该扬长避短,抑长补短,以长带短。第三,在分析主气和主运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当年的司天在泉之气和岁运所造成的影响。第四,分析上面所透露出的所有信息总的趋势和优劣。第五,分析这种局面在往后的岁月中遇到特别强大的某一行某一气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状态。

        有了上面这张表,一个医生分析病人的病情就多了一个参考。个人健身养生,也容易从中寻找针对性的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5-26 16:47 , Processed in 0.560540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