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368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萃【伍】——古代地理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0: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 ;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社会的日新月异,使人们不断地去接授新事物、新知识、新文化,从而疏远了古代的文化以及常识,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辑录了部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以供读者回顾学习。此辑文化常识涵盖了宗族文化、风俗礼仪、节日、古代民族、古代地理、衣冠服饰、神话传说、饮食习惯、日用器物、传统风俗、称谓、信仰、职官衙门、科举教育、哲学礼教、礼制政事、社会阶层、宗法家庭、天文历法、宫廷、中国家谱、姓氏等诸多方面......


    本贴主要介绍古代地理。


       ——另,本贴内容来自互联网,自行整理,侵删。——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0 岁
561 两
0 条
60
沙发
羲和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1:04:10 | 只看该作者
老的,你还不睡觉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板凳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1:42:1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地理总览——



九州三十六郡 十三刺史部 十五道 十八路
十一行中书省 十三布政使司 十八省 长江黄河
淮河钱塘江 富春江 新安江湘江
汨罗江 沅江 潇湘 洛水 汉江
渭河 泾河 太湖 松江 云梦
五湖 鄱阳湖 洞庭湖 陇头水 陇水
夔门 蜀栈 隋堤 五岳 岐山
祁连山 大庾岭 阴山 秦岭 燕山
武夷山 太行山 黄山 天山 九华山
大巴山 雁荡山 巫山 君山 北邙
北固山 吴山 定军山 金山 焦山
泰山 华山 恒山 衡山 嵩山
牛渚山 八公山 九嶷山 赤城山 庐山
首阳山 峨嵋山 青城山 罗浮山 五丈原
零丁洋 瓜步 梁山泊 橘洲澎浪矶
苎罗山 昭君村 洞庭东山 洞庭西山 龙门
瞿塘峡 黄牛峡 井陉关 玉门关 阳关
虎牢关 剑门关 函谷关 娘子关 雁门关
居庸关 鬼门关 剑阁 山海关 嘉峪关
潼关 受降城 垓下 山阴道 积石
涿鹿 稷下 西域
行省
节镇
西安
洛阳 开封 北京 南京
苏州 成都 杭州 太原
广州 咸阳 扬州 泉州
景德镇 敦煌 台湾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地板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1:55:25 | 只看该作者
九州:
先秦地理学家理想中的九个地理区划。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州名未有定说:《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氏》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遂合称为三代九州。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后则泛指中国。三国魏曹植《五游咏》诗:“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唐李商隐《马嵬》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顾炎武《赠万举人寿祺》诗:“一来登金陵,九州大如掌。”       

三十六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过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部、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无黔中、彰郡。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不尽信,但其说亦歧:一说“内史”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一说除“内史”外,“九原、鄣郡”亦不在内,或补以东海(即郯郡)、广阳、楚郡,或补以闽中、陶郡、河间,或补以闽中、广阳、陈郡(即楚郡)。又诸家都主张三十六郡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的郡数,其后续有增析。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郡考》主张秦有四十八郡,增疫十二郡为桂林、南海、象郡、九原、陈郡、东海、胶东、胶西、济北、博阳、成阳、广阳。《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张守节正义引《风俗通》:“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也。”《汉书.地理志下》:“本秦京师以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十三刺史部:
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所置监察区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另分境内为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辖七八个或十几个郡,负责巡察辖境内地方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州名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至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性质略同刺史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司隶校尉部,仍合称十三部或十三州。性质已渐变成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并设有固定治所。《汉书.地理志上》:“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梁,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旧唐书.地理志一》:“哀、平季,凡郡国百有三,县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而诸郡置十三部刺史分统之......后汉郡国百有五,县道侯国千一百八十六。亦如西京之制,置十三州刺史以充郡守。”       

十五道: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至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东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凡十五道。各道始置采访处置使,职权相当汉武帝时之刺使,并有固定治所,遂为固定之监察区。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除,此后,“十五”“十五道”即从政区名变为地理区划名,一直沿用至五代。《通典.州郡二》:“贞观初并省州县,始于河形便,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分为十五道,置采访使。”《旧唐书.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十八路:
宋代介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取消了节度使实权,分境内为若干路,初,分并增省未有定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分境内为十五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即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至真宗时,又分西川、峡路为益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江南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凡十八路,历仁宗、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为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每路分属于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等机构管辖。《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有赵珣《十八图》一卷。《宋史.地理志一》:“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       

十一行中书省:
元行政区划名。元代从至治(公元1321-1323年)后到至正(公元1341-1369年)前,境内京师附近地区属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其余地区设有岭北、辽阳、河南等“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元史.地理志一》:“(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浙江、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       

十三布政使司:
明历行中央专制集权主义,自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以后,取消行省,境内的府、州除分统于两京南北两直隶外,全国设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后乃尽革行中书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縻诸司。”       

十八省:
清行政区划。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称十五省,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初又分陕西为陕西省、甘肃两省,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全国凡十八省,即清所谓“内地十八省”。边疆地区由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驻藏大臣等统辖,不用省的建制和名称。至光绪年间,始在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清史稿.地理志一》:“世祖入关......定鼎燕都,悉有中国一十八省之地,统御九有,以定一尊。”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5#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1:58:07 | 只看该作者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古称“江”,后他水亦称江,故称此水为“大江”、“长江”以别之。源出青海省南境唐古拉山脉之当曲河,曲折东南流。上游为通天河。由通天河之直门至四川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至扬州间,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至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水、黄浦江等。上游指湖北省宜昌市以上,水急滩多;中游指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曲流发达,有鄱阳、洞庭等湖泊;下游指湖口以下,江宽水深,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有丰富的水量和水力资源。解放后,在中游荆江地区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和葛洲坝水利工程,防止江水泛滥成灾。《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诗:“孤帆远影碧空尽,难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古称“河”,后世以河水多泥沙而色黄,故称黄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至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支流有洮河、湟水、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沿河重要城市有兰州、包头、郑州、济南等。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高原峡谷,水流较清;河口至河南省孟津为中游,流入华北平原,泥沙淤积,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于地面的“地上河”。汛期,河水暴涨,经常泛滥成灾,历史上较大的黄河改道有26次。解放后在上、中游兴建了三门峡、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刘家峡水电站等,在下游修建了人民胜利渠等工程,引黄灌田,变水患不水利。黄河中下游为我中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唐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之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宋王安石《黄河》诗:“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尾闾无处求。”       

淮河:
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洪泽湖以上,河长845公里,洪泽湖下,主流合于运河,经高邮湖江都县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较大支流有洪河、颍河、涡河、史河、淠河等,沿河重要城市有淮南、蚌埠等。解放前,淮河水利失修,灾害频仍。解放后进行全面治理,修建了许多治淮工程,控制了水患并造福于人民。干流自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以下可通航。《诗.小雅.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淮水》:“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钱塘江:
水名。古渐水,旧称浙江,一名之江,以其多曲折,故称浙江。为浙江省最大河流。上游有二源,北为新安江,南为兰溪,二水合于建德县东南,东北流到杭州市闸口以下一下注入杭州湾,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干流自衢州至兰溪间称衢江(信安江);兰前线至建德县梅城间称兰江;梅城至桐庐间称桐江;桐庐至萧山县离堰间称富春江;闻堰至阐口段河道曲折如“之”字,故称之江;阐口以下至旧钱塘县境为钱塘江。金华江(婺港)、新安江(上游一称徽港)、桐溪、浦阳江等为其主要支流。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干、支流大部可通航。唐王昌龄《浣纱女》诗:“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宋王安石《望淮口》诗:“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富春江:
在浙江省中部,是钱塘江从桐庐至萧山县闻堰段的别称。习惯上也包括桐江、七里泷。两岸重山复岭,江水清洁澄深,云影岚光,上下一色。沿江有严子陵钓台、谢翱墓、葫芦瀑布等胜迹。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新安江:
钱塘江支流,在浙江省西北部。浙江的上游,源出安徽歙县黄山,一称歙江,又名歙港(徽港)。东南流到浙江省建德县梅城入钱塘江。全长293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江水四季澄碧,夹江峡谷岸,群山蜿蜒。翠岗重叠,山势千殊万态,谷多飞瀑流泉。沿江有落凤山、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等胜迹。《文选.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见底贻京邑游好>》:“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李善注引《十洲记》曰:“桐庐县,新安、东阳二水合于此,仍东流为浙江。”唐孟浩然《经七里滩》:“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湘江:
水名,又名湘水。湖南省最大河流。与漓水同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海洋山西麓,称漓湘;合流至兴安县,始分流向东北,入湖南,至零陵与潇水汇合,称潇湘;至衡阳与蒸湘。总称三湘。一说三湘中无漓湘而易之以沅湘,因其汇合沅水而名。湘江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衡阳、湘潭、长沙等市到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长817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四。潇水、春陵水、来水、沫水、蒸水、涟水等均为其支流。干、支流大部可通航。南朝宋鲍照《绍古辞》其一:“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宋黄庭坚《太平寺慈氏阁》诗:“青玻璃盆插千岑,湘江水清无古今。”       

汨罗江:
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源出江西宁州之相山,流经平江县至湘阴县境分为二水:南流者曰汨水,一西经古罗城曰罗水,复折而北,出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长250公里,东源自汨罗县长乐街以下河通航。战国楚三闾大夫、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以死。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湘水》:“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

沅江:
一名沅水,在湖南省西部。上源为清水江,源出贵州都匀县云雾山。自西向东,至湖南黔阳县黔城镇以下始名沅江。东北流经辰溪、沅陵、桃源等县,至汉寿县注入洞庭湖。长993公里,流域面积8.99万平方公里。巫水、辰水、酉水等为其支流。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以下可通航。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沅水》:“沅水出四川遵义府境,班固曰‘沅水出爿朔可郡故且兰东北’是也。沅水过沅州城南,又径黔阳县城南,又东接靖州会同县西界,东北至常德府桃源县南,又东径常德府城南,龙阳县并,至沅江县之西南而注于洞庭湖。”       

潇湘:
湘江的别称。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的一段,即“三湘”之一。《山海经.中山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飘风暴雨。”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湘水》:“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唐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洛水:
古水名。“洛”,本作“雒”,三国魏改为“洛”。即今河南洛河。源出陕西洛南县西北部,东入河南,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县的洛口入黄河。都市洛阳以在洛水之北得名。传说宓妃为洛水之神。三国魏曹植曾因此作《洛神赋》。参阅《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元年”裴松之注。       

汉江:
水名,一称汉水。初出山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源出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蟠冢山。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汉阳入长江。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上游经汉中盆地,水量丰富;中游曲流发达,因同长江之间缓慢,多沙洲积卵石滩;下游曲流发达,因同长江之间河港交错,故汛期常和长江洪峰相遇,泛滥成灾。解放后在汉江修建了分洪排涝和水利枢纽工程,控制了水患。《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嘉庆一统志.汉中府.山川》:“汉水,在宁羌州北,源出嶓冢山。东流经沔县南,又东经褒城县南,又东经府治南郑县南......东南流入兴安府石泉县界。”

渭河:
水名,一称渭水,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省中部,源出甘肃省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长787公里,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渭水》:“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       

泾河:
水名。渭河支流。在陕西省中部。上游二源:“北源出平凉,南源出华亭,至泾川汇合,东南流经甘肃省,至陕西彬县,再折而东南至陕西高陵县入渭河。长451公里。马莲河为其最大支流。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水量变化大,解放后修筑了水库;下游扩建了原泾惠渠道,增加了灌溉面积。《书.禹贡》:“泾属渭汭。”《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李善注引《山海经》曰:“泾水,出长城北。”明张瀚《松窗梦语.西游记》:“渡泾河为高陵,渡渭河为富平,而泾、渭之中为陕西会城,即古长安。”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6#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1:59:51 | 只看该作者
太湖:
湖名。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等。周回三万六顷。在江苏吴县西南部,跨江、浙二省。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湖面海拔3米左右,最深达4.8米。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中岛屿甚多,以东西二洞庭最著。太湖西南纳苕溪、荆溪诸水,东由济河、吴淞江、黄浦江泄入长江,成为江南水网中心。富藻溉、航运、水产之利。太湖石玲珑剔透,点缀庭院,选作假山,为世人所重。沿湖盛产稻、麦、蚕、桑、茶叶及杨梅、枇杷、柑橘、桃等,特产银鱼。素称“鱼米之乡”。是我国文明较早发达的地区之一,著名的良渚文化遗址就在这里。唐刘禹锡《和牛相公南溪醉歌见寄》:“怪石钓出太湖底,珠树移自天台尖。”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太湖,在吴县南,《禹贡》谓之震泽,《周官》、《尔雅》谓之具区,《史记》、《国语》、谓之五湖,其实一也。吐吸江海,包络丹阳、义兴、吴郡、吴兴之境,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称焉。”宋苏舜钦《望太湖》:“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松江:
水名。即吴淞江,一称苏州河。古称笠泽,一名松陵江。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在上海市西部及江苏省南部。源出太湖瓜泾口,由吴江县东流到上海市区外白渡桥与黄浦江合,再北上出吴淞口入海。长125公里。为太湖流域通上海市的重要航道。唐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其江之源,连接太湖......晋张翰仕齐王冏,在京师,见秋风起,思松江鲈鱼鲙,遂命驾东归。”宋范成大《吴郡志》:“松江,南与太湖接。吴江在江濆,垂虹跨其上,天下绝景也。”

云梦:
古泽薮名。大要言之,先秦两汉所称云梦泽,其地大约包括今湖南益阳县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地区。传说楚王游云梦遇巫山神女处、及汉韩信谋反藏匿处,在今湖北监利西北。晋以后经学家,将古之云梦泽的范围扩大,一般将洞庭湖亦包括在内,与汉前记载不符。《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五湖:
其说不一,历史上通常泛指太湖流域一带的所湖泊。传说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亡吴霸越,功成后,乘扁舟泛五湖而去。《国语.越语下》:“[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史记.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裴骃集解引韦昭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吴西南。”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宋王安石《世上》诗:“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余生。”参阅唐陆广做《吴地记》。       

鄱阳湖:
古称彭蠡、彭泽、彭湖、宫亭湖。因近鄱阳山,隋改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为赣江、修水、鄱江、信江等河的总汇。湖形似葫芦,中为细腰,因而有南北二湖之分,南曰宫亭湖、族亭湖;北曰落星湖、左蠡湖。湖濒星子县处,古称罌子口,为南湖与长江的交通要道。湖水北经湖口注入长江。面积3583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富灌溉、航运之利。《尚书.禹贡》:“东汇泽为彭蠡。”《大清一统志.饶州府.山川》:“鄱阳湖,在鄱阳县西四十里,即《禹贡》彭蠡。隋时始曰鄱阳,以接鄱阳山而名也。会江、饶、衢、徽之水,汇于大江,跨南昌、南康、饶州、九江四郡,周四百五十里。其东境属饶,中有雁泊小湖,每春涨则与鄱江连接,水缩则黄茅白苇,旷如平野。”       

洞庭湖:
古大泽名。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相传为禹时三苗氏所居。沿湖为岳阳华容南县、汉寿、沅江、湘阴等县。南及西纳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汛期泄入的洪水,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面积2820平方公里,然湖面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伸缩。因四水和四口携来泥沙淤积湖底,湖面已被分割为若干湖泊。较大者有东、西、南、北四洞庭湖和大通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以产鱼和“湘莲”著称,是我国重要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湖中小山甚众,最著者为君山。《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刘禹锡《望洞庭》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楚中随笔》:“至洞庭湖舟次,斜阳篷底,一望空阔,长天云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戏也。”

陇头水:
陇山顶头有清水流下,即所谓陇头水。其水鸣声幽咽,令人肠断,古人题咏甚众。《元和郡县志.陇城县》:“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上有水,东西分流,因号驿为分水驿。行人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唐李白《猛虎行》诗:“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参见“陇头”之条。

陇水:
指陇山之顶头。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为六盘山南段别称。陇山,一名陇坻、陇坂,汉之陇关,为陕甘要隘。山势险峻,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流水,称陇头水。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王维《陇头吟》诗:“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唐张籍《将军行》诗:“陇头战胜夜亦行,分兵处处收旧城。”宋王安石《陇东西》诗:“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参见“陇头水”条。       

夔门:
瞿超峡之西门。陕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宋陆游《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诗之四:“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蜀栈:
古栈道名。又名石牛道、金牛道、剑阁道、南栈。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和巴蜀的要道。故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再经朝天驿达剑门关。后代屡加修造,直至元、明始改称南栈,又名蜀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上》:“秦惠王欲伐蜀布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元和郡县志.兴元府.褒城县》:“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汉王烧绝栈道,示无还心,即此道也。”宋苏轼《申王画马图》诗:“青骡蜀栈西超忽,高准浓蛾散荆棘。”

隋堤:
古堤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汴河一带,因筑于隋代,故名。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40步,旁筑御道,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之情。唐白居易《隋堤柳》诗:“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唐刘禹锡《柳絮》:“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坝上古江津。”后蜀何光远《鉴戒录.亡国音》:“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宋周邦彦《兰陵王》词:“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五岳:
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旧时封建帝王为维护其统治,讹传五岳为群神所居,予以封禅,并加祭祀。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清顾炎武《北岳辨》:“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参阅《尔雅.释山》。       

岐山:
山名。古亦名高山。山状如柱,又称天柱山。传说周之初建时,鸑鷟鸣于岐山,故又名此山为凤凰堆。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史记.封禅书》列为自华山以西七名山之一。相传文王之祖古公亶父,因受西部昆夷的侵逼,自豳(陕西甸邑)迁引建邑。今于此山下发现周民族早期居住的遗址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诗.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大王居邠,狄入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       

祁连山:
山名。一名天山,又名白山、雪山。古祁连山有南北之分。南祁连在新疆南部,自葱岭布东,包括古昆仑山、阿尔金山及今之祁连山,因位于河西走廊南,故亦名南山。高峰叠峨,冈峦绵亘千余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今之祁连山,指最北的一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酒泉县南祁连山峰(5547米)和疏勒南山峰(5808米)为最高峰。山头积雪终年不化,山中冰川三千余条,森林资源、矿藏丰富。山势险要,为河西通往青海之隘口,历代驻兵防守。北祁连即今新疆之天山,横贯新疆中部,《汉书》称之为北山。《史记.匈列传》:“过居延,攻祁连山”司马贞索隐引《西河旧事》:“[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第四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宋黄庭坚《题刘将军雁二首》诗之一:“祁连将军一笔雁,生不并世俱名家。”《大清一统志.安西直隶州》:“南山,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雪山,亦名祁连山。”

大庾岭:
“五岭”之一。古称塞上、台岭、寒岭、东峤。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于此,因名大庾岭,又曰庾岭。唐张九龄监督开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五代间驿路荒废。宋元祐间重修,蔡挺复命夹道植松,在岭上立关,名梅关。山系东北——钨矿。《元和郡县志.岭南道.韶州.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里......本名塞上,有监军姓庾,城于此地,众军皆受庾节度,故名大庾。”宋朱淑真《咏雪》诗:“庾岭腊梅寒散乱,章台风柳絮萦回。”清成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大庾岭在南安府西南二十五里,广东南雄府北六十里。磅礴高耸,为五岭之一。《水经注》云,涟溪山即大庾岭也。秦始皇三十三年,以谪徒五十万戌五岭,大庾其第一塞之岭。又《秦纪》,秦使屠睢将兵十万守南埜之峤,谓此矣......《汉志》亦名为台岭山,以岭上有石如台也。”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7#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01:31 | 只看该作者
阴山:
山名。在内蒙自治区中部,为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东西真诚向,属古老断块山。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全长约1200公里。山间垭口(吴公坝、昆都仑沟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北朝《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唐王昌龄《也塞》诗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王安石《阴山画虎图》:“阴山健儿鞭鞚急,走势能追北风及。”       

秦岭:
山名。为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屋山脉,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渭河、淮河和汉江、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嵩山、伏牛山等。狭义的秦岭指陕西省境内一段。古籍中指山脉在陕西省境南的终南山。亦称太一山、南山。《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睎秦岭皒北阜。”李善注:“秦岭,南山也。《汉书》曰:‘秦地有南山’”《元和郡县志.河南道》:“秦山,一名秦岭,在县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华州。山高二千丈,周回三百余里。”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燕山:
山名。在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河谷,经玉田、丰润,直到海滨,延袭数百里,东西走向。海拔400至1000米。主峰雾灵山。有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多处隘口,为南北交通孔道,且地势险要。晋咸康四年石虎攻段辽,辽将北平相杨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太平御览》卷四五引《隋图经》:“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岩侧有石鼓,去地百余丈,望之如数百石囷,左右梁贯之,鼓东南有石人援桴之状,同击势,云燕山石鼓鸣则有兵。”唐李白《鸣雁行》:“胡雁鸣,辞燕山,昨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清顾炎武《恭谒寿山十三陵》:“燕山自自峨峨,沙河自汤汤。”

武夷山:
山名。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武夷山在江西、福建两省边境,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福建省崇安县西北。狭义的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相传汉武夷君居此,故名。山为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方圆60公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溪流缭绕其间分为九曲,道书称为第十六洞天。山光水色,构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刘,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为福建省第一名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区。有冲佑万年宫(武夷宫)旧址、朱熹讲学的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等。特产“武夷岩茶。”《太平御览》卷四七引萧子开《建安记》:“武夷山高五百仞,岩石悉红紫二色,望之若朝霞,有石壁峭拔数百仞于烟岚之中,其石间有木碓砻,簸箕箩箸什器等物,靡不有之。顾野王谓之地仙之宅,半岩有悬棺数千。”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记游》:“武夷有大王峰,峰极尊胜,故名。武夷君,为魏王子骞,曾会群真于此,奏人间可哀之曲。”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福建》:“武夷山在建宁府崇安县南三十里。有黄亭山麓始于此,又四十里乃入武夷,其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一溪缭绕其间,分为九曲。《汉郊礼志》有武夷君,即此山之神也。”       

太行山:
山名。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绵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陉),为东西交通孔道,古有“太行八陉”之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达2000米。秦末郦食其说刘邦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即指此山。《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天海。”三国魏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唐李白《行路难》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宋王安石《登景德塔》诗:“放身千仞高,北望太行山。”清顾炎武《赠人》诗:“步上太行山,盘石郁相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太行》:“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曰王母山,又名女娲山),在怀庆府城北二十里,接山西泽州南界,羊肠险道在焉。”       

黄山:
古称黟山、北黟山。因传说黄帝曾与容成子、浮邱公在此修身炼丹,故唐代改称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由花岗岩构成,是青弋江上游源地。主峰光明顶(1841米),最高点莲花峰(1873米)。风景秀丽,山劈地摩天,黄山松苍郁枝虬,巧石星罗棋布,山间烟云似海,温泉终年喷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另有二湖、三瀑、十四洞、十六溪、二十潭、二十四泉、七十二峰等胜景,兼有泰岱之雄、华山之险、衡岳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今已辟为黄山公园,为我国著名休养胜地。唐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宋黄庭坚《宿黄山》诗:“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大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山川》:“黄山,在歙县西北与宁国府太平县接界,原名北黟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黄山志》:‘山时有铺海之奇,白云四合,弥望如海,忽迸散,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       

天山:
山名。亚洲中部之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为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的分界。最高峰托木尔峰为7435.3米。山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多冰川。山间有费尔干纳盆地、伊犁河谷地、焉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陷落盆地。《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汉书.匈奴传》:“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唐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岑参《天山歌送萧治归京》:“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九华山:
山名。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旧称九子山。唐李白游江汉,见九峰如莲花,改名九华。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最为雄伟。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东岩、回香阁等名胜古迹遍布其间。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唐辟地藏王道场以来,此地佛寺甚众。鼎盛时期,佛寺达300余座,僧众4000余人,享有“佛国仙城”之号,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今已辟为游览区。唐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唐刘禹锡《九华山》:“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太平御览》四六引《九华山录》:“此山奇秀,高也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       

大巴山:
简称巴山,亦名巴岭山。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亘川、甘、陕、鄂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为四川、汉中两盆地界山。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有古冰川遗迹和石灰岩地形。海拔2000米—2500米。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任河谷地以东,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境。主峰大神农架海拔3053米,在湖北省农架县境内。古诗文中亦泛指四川境内的山。唐杜甫《伤春》诗之二:“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迆。”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巴岭山》:“在府西南一百九里,亦曰大巴山。其山延绵深广,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南接四川巴州之小巴山。”       

雁荡山:
山名。简称雁山。在浙江省东南部。分南、北二雁荡。南雁荡在浙江平阳县西南,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米;北雁荡在乐清县东北,属括苍山脉,由流纹岩等构成。绝顶有湖,水常不涸,春归之雁常留宿其间,故名雁荡。山水奇秀,号称东南第一山。多飞瀑、悬崖、奇峰,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十八瀑等三百八十多处风景点,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尤为雁荡风景三绝。特产有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宫岛,世称雁荡五珍。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座雨蒙蒙’之句......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清方苞《游雁荡山记》:“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睹所未有也。”       

巫山:
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1000-1500米。长江穿流其中,成为三峡。有巫山十二峰:望霞(神女)、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其中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宋王安石《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之一:“巫山高,十二峰,上有往来飘忽之猨猱,下有出没浼爵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明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下:“巫山女子,皆善吹箫,嫁时,众女子治具送之,吹箫数日为乐。蜀中有引,毋乃神女之遗风乎?”

君山:
山名。一称洞庭山,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宴之处,故又名湘山;一说秦始皇欲入湖(洞庭湖)观衡山,遇风浪至此山止泊,因号君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县洞庭湖吕。是拔地而出挺立在洞庭湖中的一座秀丽孤峰。如白银盘中一青螺。山上有二妃墓、柳毅井、龙涎井及秦始皇封山印等古迹。特产“君山茶”曾获世界博览会金质奖,誉名为“金镶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洞庭]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宋黄庭坚《雨中登俩阳楼望君山》诗之一:“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北邙:
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也叫郏山、北山。西起三门峡门,东止伊洛河岸。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旧说此山是陇山之尾,乃众山总名,连岭脩亘400余里。自东汉城阳王祉葬于此后,遂成三侯公卿葬地。后因泛称墓地。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榖水》:“北对芒阜,连岭脩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阴,悉芒陇也。”唐韩愈《赠贾岛》诗:“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唐张籍《北邙行》:“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金元好问《北邙》诗:“驱马北邙原,踟蹰重踟蹰。千年富贵人,零落此山隅。”       

北固山:
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高48米,长约100米。梁武帝曾登此山,谓可为京口壮观,因改称北顾。山上有南、中、北三峰,唯北峰犹如半岛伸入江中,三面临水,山壁陡峭,形势险固,故称北固。自三国以来恃为天然屏障。晋时蔡谟在北峰建有北固亭,登亭眺望,四周风物一览无余。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韩世忠曾在此伏击金兀术。山上有古甘露寺、铁塔等名胜。当地流传三国刘备在东吴招亲的故事。唐刘禹锡《答乐天临都驿见赠》:“北固山过波浪,东都城里风尘。”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8#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03:18 | 只看该作者
吴山:
山名。1、在山西平陆县北。又名虞山、虞坂、吴坂、盐坂、颠軨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为太行山重要通道之一。《后汉书.郡国志一》:“太阳县有吴山,上有虞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年”:“今平陆县东北有虞坂者,即古之颠軨坂......《太平寰宇记》谓晋假虞之道,即此路。”2、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为杭州名胜。春秋时为吴西界,故名。或云以伍子胥故,讹伍为吴。又因此山有子胥祠,遂称胥山。五代吴越中时(一说宋代)山上有城隍庙,故亦称城隍山,今通称吴山。唐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诗:“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宋苏轼《卜算子》词:“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金.海陵《题软屏》:“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3、在陕西陇县西南,与宝鸡市境交界处。又名岳山、吴岳、汧山、西镇山。《尔雅.释山》以为五岳之一;《史记.封禅书》分吴岳、岳山为二山;两《汉志》谓吴山即汧山;隋唐后志则别有汧山、吴山。盖因冈峦绵亘,延及其南,故一山两名,均属太岳山脉。今山有十七峰,皆高峻清秀,有雷神洞、笔架山诸胜。《元和郡县志.汧源县》:“[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阳,以为西岳,今为国之西镇山。《国语》谓之西吴。”

定军山:
古山名。在今陕西勉县东南,沿汉江峰峦起伏,东西绵亘约5公里,统称定军山。山上有主峰十二,隔江与城北天荡山对峙。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黄忠大败曹操部将夏侯渊于此,刘备遂占汉中。今西侧顶有锅底形大洼,周围约2公里,即当时屯万兵的仰天窝。山下平坦处名武侯坪,即黄忠与夏侯渊激战处,其下斩将桥即夏被杀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定军山》:“[西城]县东南十里,有两峰对峙......山下有武侯督军坛,只有八阵图,在山之东麓,所谓高平旧垒也,遗址仅存。宋绍兴三年,金人陷洋州,逼兴元,刘子羽邀吴玠同守定军山,即此。”       

金山:
山名。又名金鳌岭,古有氐父、获符、伏牛、浮玉等山名。唐时有裴头陀获金于江边,因改名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旧在江中,后沙涨成陆,清末与南岸相连,成为内陆山。有金山寺、慈寿塔、白龙洞、法海洞等名胜古迹,附丽着许多迷人的神话故事以及苏轼、道悦、岳飞、梁红玉等历史名人故事。今山麓已辟为金山公园。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宋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之三:“邂后我还还间月,何时照我宿金山。”清顾炎武《京口》诗:“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镇江府.丹徒县》:“[金山]府西北七里大江中,风涛环绕,势欲飞动一名俘山下,因名。亦名伏牛山。《唐志》贡伏牛山铜器,谓此。亦名头陀岩,《志》云,唐裴头陀挂锡于此,于水际获金数镒,故又名金山。或曰梁天监四年于金山修水陆全,则金山盖古名也。”       

焦山:
山名。在江苏省镇市东北。古名樵山。传东汉末陕中焦光隐居于此,汉献帝三召不至,因而得名。又因满山苍松翠竹,宛如碧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山高150米,周约2000米,屹立江中,与金山对峙,并称金焦,向为江防要塞。南宋初,韩世忠曾驻此抗击金兵。焦山自古以来,亦为游览胜地。山中有吸江楼日出、华严阁月色、别峰庵板桥读书处、三诏古洞等名胜古迹。定慧寺古刹为佛教胜地,宝墨轩碑刻为著名历史文物,其中有瘗鹤铭、魏法师碑、澄鉴堂法帖等著名珍品。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焦山何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镇江府.丹徒县》:“焦山,府东北九里江中,与金山并峙,相去十五里。以后汉处士焦光隐此而名。或名谯山,亦曰浮玉山。刘宋元嘉中,以魏人临江,曾分兵戌此......宋建炎中,韩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以邀兀术渡江北归之道。”       

泰山:
山名。为五岳之一,古称东岳,也有岱宗、岱山、岱岳、泰岱等名。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生发生之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为我国名山之首。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燕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长约200公里。成山于太古代,为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45米,山势磅礴雄伟。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王母池、碧霞祠等。岱顶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四大奇观。古代帝王常在泰举行封禅大典。《诗.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汉应劭《风俗通.五岳》:“东方泰山......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长也......故为五岳之长。”唐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华山:
山名。为五岳之一,古称西岳。以其西临少华山,古称太华。《水经注》云此山远望若花状,故名。一说以山顶有池,池生于千莲花,常为仙女所采,故名。在陕西华阴县南,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海拔1997米,壁立千仞,有莲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阳(东峰)、玉女(中峰)、五云(北峰)等峰,奇拔峻秀冠天下。有凌云架设的长空栈,悬岩镌刻的全翰岩以及在峭壁悬崖上开凿的千尺幢、百尺峡、上天梯等险道,令人惊奇。《艺文类聚》卷七引《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仞,其广十里。”汉应劭《风俗通义.五岳》:“西方华山。华者,变也,万物滋熟,变华于西方也。”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丝天际来。”       

恒山:
山名。五岳中之北岳,古恒山主峰在河北曲阳县西北。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至此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自汉至明皆祀北岳于曲阳。汉代又因避讳改称常山。明代定山西浑源的玄岳(元岳)为恒山。清雍正十七年改于浑源行岳祭。今恒山西衡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米,分东西两峰,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对峙,浑水中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有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胜景,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       

衡山:
山名。五岳之的南岳。一称岣嵝山。在湖南省衡山等县境内,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盘行数百里。为花岗岩断块山。峰以祝融最高,海拔1290米,另有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亦很著名。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相传舜南巡和禹治水都到过这里。其后除汉武帝以衡山道远而迁祠安徽潜山外,历代帝王祀典,南岳相沿不变。《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南岳。”孔传:“南岳,衡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五》引《南岳记》曰:“衡山者,朱阳之灵台,大虚之宝洞。”又“赤帝馆其岭,祝融托其阳,以其宿当翼、轸,度机、衡,故为名......上如车盖及衡轭之形,山高四千一十丈。”       

嵩山:
山名。五岳中之中岳,故称嵩岳。古称外方,又名嵩高,因处四方之中,山形高大,因名。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又称嵩室。又别名嵩少,嵩丘,也作崧少、嵩陵等。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高峰有三:中为峻极峰,东曰太室(1440米)、西为少室(1405米)。属于伏牛山脉。山峦起伏,峻峰奇异,有太阳、少阳、明月、玉柱等七十二峰。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著名胜迹有汉代嵩山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少林寺等。《后汉书.郡国志二》:“阳城有嵩高山。”李贤注:“《山海经》谓为太室之山。《禹贡》有外方山,郑玄《毛诗谱》云外方之山即嵩也。《孟子》曰:‘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注云嵩高之北。”清顾炎武《嵩山》诗:“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

牛渚山:
山名。又名牛渚圻。在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其山脚煅入长江部分,叫采石矶。古时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孙策渡江攻刘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即此。《太平御览》卷四六引《舆地志》:“牛渚山首有人潜行,云此处连洞庭,傍达无底,见有金牛状,乃惊怪而出。牛渚山北谓之采石,按今对采石渡口上有谢将军祠。”《元和郡县志.江南道》:“牛渚山,在县(当塗)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谓之掉渚圻,津渡处也。始皇二十七年,东巡会稽,道由丹阳至钱塘,即从此渡也。晋左卫将军谢尚镇于此。温峤至牛渚,燃犀照渚灵怪,亦在于此。”唐杜牧《和州绝句》:“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宋王安石《牛渚》诗:“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宋黄庭坚《康寅乙末犹泊大雷口》诗:“冶城谢公墩,牛渚荡子妇。”       

八公山:
山名。亦名北山,在安徽省淮南市西,淮水之南,淝水以北。相传西汉时淮南王刘安与八位友人炼丹于此,故名。今山上有刘安庙遗址。山势险要,曾为古战场。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南侵,晋谢石、谢玄御之于淝水,即“淝水之战”。秦兵溃败,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以为皆晋兵,即此。唐刘禹锡《寄杨八寿州》诗:“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石人。”宋王安石《八公山》诗:“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捕,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胡三省注:“八公山在今寿春县北四里。世传汉淮南王安好神仙,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求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以闻。’八公皆变成童,遂立庙于山上。或言今庙食于此山者,乃左吴、朱骄、伍被、雷被等八人,皆淮南王客,世以八公为仙,误也。”       

九疑山:
古山名。疑,一作嶷。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60里。因山有九峰皆相似,行者疑惑,故为名。相传虞舜庙遗址、碎刻。庙后为舜源峰,前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两峰。《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蟠革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罟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唐李白《远别离》诗:“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子坟竟何是?”宋王安石《题燕侍郎山水图》诗:“住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宋黄庭坚《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之二:“九疑山中萼绿华,黄云承袜到羊家。”       

赤城山:
山名。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山顶有赤城塔,为南朝梁岳阳王妃所建。今“赤城栖霞起而建标。”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大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山川》:“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六里。’支遁《天台山铭序》:‘住天台者,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赤城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旧志,一名烧山,西有玉京洞。道书以为第六洞天,名上玉清平之夭,即天台之南门。”

庐山:
山名。古称南障山,一称匡山、匡庐,相传殷、周(一说秦末)间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此得名。汉时已有庐山之名。一说以庐江而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坚傍鄱阳湖,飞峙长江之滨。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其山90余峰,蜿蜓连接,以大汉阳峰最高,海拔1474米,其他如香炉峰、五老峰、含鄱口、仙人洞、白鹿洞、三叠泉等,皆为著名胜迹,向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称。江湖水汽郁结,石松之胜,为休养、游览胜地。相传夏禹疏九江、始皇南巡,都登过庐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庐山,在县(浔阳)东三十二里。本名鄣山,昔匡俗,字子孝,隐沦潜景,庐于此山,汉武帝拜为大明公,俗号庐君,故山取号,周环五百余里。”宋功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9#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05:01 | 只看该作者
首阳山:
山名。一称雷首山,又名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县南。传伯夷、叔伯夷、叔齐于此山采薇隐居。春秋晋赵盾遇翳桑饿人灵辄之首山,亦即此山。《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平阳府蒲州东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连解州、安邑及临晋、夏县、闻喜之境......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一名中条山,一名首阳山,又有蒲山、历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瀦山、独头山、陑山、吴山之名。”       

峨嵋山:
山名。亦作峨眉。在四川省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长且艳,故名。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大峨山有石龛百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雷洞七十三,即今游览地;中峨山在县南二十里,又名覆蓬山、绥山;小峨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峨嵋山峰峦挺秀,重岩迭翠,气势磅礴,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现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迹和报国寺、万年寺、华严顶、伏虎寺、金顶等寺庙。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南安县]南有峨眉山,去县八十里。《孔子地图》言有仙药,汉武帝遣使者祭之,欲致其药,不能得。”唐李白《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峨嵋山,在嘉定州峨嵋县西百里,眉州南二百里。张华以为山牙门山也。亦曰峨嵋山,以其两山相对如蛾眉然。自岷山而来,连冈叠嶂。延表三百余里,至此突起三峰,一为大峨山,一为中峨山,一为小峨山。”

青城山:
山名。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南。山形如城,因名。北接岷山,岷山连岫千里,青城为第一峰。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上有清泉,谓之潮泉。风景秀丽,为避暑休养胜地。相传东汉张道陵修道于此。《仙经》称此为第五洞天。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或谓求道青城,访乘车衡岳,不亲名宦,唯务玄虚。”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八仙真》:“道士张素卿,神仙人也。曾于青城山丈人观画五岳四渎年代形并十二溪女数壁。”       

罗浮山:
山名。在山东省东江北岸,山跨增城、博罗、河源三县,纵横250公里。亦称东樵山,与南海县西樵山齐名,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盛誉。罗浮本二山,相传罗山自古有之,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来,倚于罗山东北,故曰罗浮。罗山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在博罗县城西北;浮山主峰称上界三峰,鼎足峭立,与飞云顶并峙。山中悬崖怪壑,乱石丛林,构成朱明、桃源、夜乐等18个洞天和白水漓、水帘洞等980多处飞瀑幽泉,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相传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葛洪在此山修道炼丹,并于此得仙术。道教称此山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现有冲虚古观、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遗迹。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元和郡县志.循州.博罗县》:“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       

五丈原:
古地名。在今陕西,郿县西南斜谷口西侧。高120余米,面积12平方公里。西接麦里河,东界石头河,南临棋盘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行军布阵之地。公元234年,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耕者杂于渭滨,相持百余日后,亮在此地病逝。今五丈原北端建有诸葛武侯祠。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零丁洋:
亦作伶仃洋,在广东省珠江口外,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之间。雅片战争前,伶仃洋和伶仃岛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雅片贩子用趸船和快艇强占,成为对我国进行雅片走私的跳板。宋文天详《过零汀洋》诗:“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瓜步:
步,一作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南北朝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焘攻刘宋,曾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梁山泊:
即古巨野泽。又名梁山泺,张泽泺。在今山东梁山、郓城间,梁山脚下。梁山、古名良山。因汉文帝子梁孝王曾猎于此,死后葬此山麓,遂易名梁山,泊因山为名。古时汶、济二水会此而成湖泊,唐宋时黄河溃决,环梁山皆成巨浸,广达800里,即古梁山泊。入金后河徙水退,渐涸为平地,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又成大泊,不久又涸,后岁久填淤,遂成平陆。北宋时,宋江的农民起义宫,曾结寨于此。今山上及附近地区遍布其故事遗迹,诸如宋江寨、聚义厅、“替天行道”杏黄旗的杆石等。《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看时,见那八百里梁山水泊,果然是个陷人去处!但见: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嘉庆一统志.兖州府一.山川》:“梁山泺,在寿张东南梁山下,久湮......古钜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盖梁山泺,即古大野泽之下流。汶水自东北来,与济水会于梁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泺。宋时决河汇入其中。其水益大。其后河徙而南,泺亦渐淤......今州境积水诸湖,即其余流也。”       

橘洲:
在湖南长沙市西南的湘江中,相传于西晋永兴年间(公元304-306年)始生此洲,以产佳橘而得名。后世又称下洲、水陆洲、橘子洲、水鹭洲、长岛等。据《太平寰完成记》、《舆地志》载,时有大水,诸源程序皆没,唯橘洲独浮。此地有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原有水陆寺、拱极楼,今已无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面对橘洲,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洲子戌,故郭尚存。”       

澎浪矶:
在江西鼓泽西北临长江处,与小孤山相对。好事者以“浪”作“郎”。以“孤”作“姑”,有“小姑前年嫁彭郎”之说,因俗呼彭郎矶。宋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峨峨两烟鬟,晓镜天新妆。舟中贾富莫漫狂,小孤前年嫁彭郎。”宋陆游《入蜀记》:“彭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九江府.彭泽县》:“彭浪矶在县北,耸立江滨,与小孤山相对,俗讹为彭郎,遂有小孤嫁彭郎之语。”

苎罗山:
一作纻罗山、罗山,省作苎罗。在今浙江诸暨县南。相传为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郑旦出生之地。一说在今萧山县境。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徐天祜注:“《会稽志》:‘苎萝山在诸暨县南五里。’《舆地志》:‘诸暨苎萝山,西施、郑旦所居。’”唐范摅《云溪友议.苎萝遇》:“[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题西施石曰:‘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太平御览》卷四七引孔晔《会稽记》:“诸暨县北界有罗山......所在有方石,是西施晒纱处,今名纻罗山。”       

昭君村:
原名宝坪村,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汉时王昭君生长此村,故又名昭君村。昭君,名嫱(晋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宫人。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出塞,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号宁阏氏,卒葬内蒙呼和浩特市南,世称青冢。昭君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岩壑含翠,桐林云涌,香溪回环。今附近尚有昭君寨、昭君井、妃台山、昭君台、梳妆台、珍珠潭、望月楼等遗迹。唐杜甫《咏怀古迹》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唐刘禹锡《竹枝词》:“昭君坊(一作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洞庭东山:
一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古称胥母山、莫厘山,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中。湖中有洞山和庭山,因此山在湖东面,故称洞庭东山。原系太湖中小岛,元明以后始与陆地相连成半岛。主峰莫厘峰,海拔293米。峰下四季花香,四时果鲜,与洞庭西山同为著名果园区,素有“花果山”之称,并有“杨梅为夏橘为秋”的谚语。盛产杨梅、洞庭红橘、白果、枇杷和“碧螺春”茶叶。名胜古迹有紫金庵的宋塑罗汉、杨湾的元朝轩辕宫、明代的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宋范成大《华山寺》诗:“却上东唤德云,别峰应在银涛许。”《大清一统志.苏州府.山川》:“洞庭东山,在吴县西南太湖中,一名胥母山。《越绝书》:‘阖闾旦食于纽山,暮游于胥母。’《史记正义》谓之莫厘山。《姑苏志》:‘莫厘山以在洞庭之东,称东洞庭山。周回八十里,视西洞庭差小而冈峦起伏,庐聚物产,大略相同。县志相传隋莫厘将军居此,故名。一名胥母,则谓子胥尝迎母于此也。’”       

洞庭西山:
一称西洞庭山,俗称西山,古称包山。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中。因此山在湖西面,故称洞庭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90平方公里。主峰缥缈峰,又称杳眇峰,海拔336米。旧称太湖七十二峰,西山独据四十一座。风光美丽幽雅,古人将其四季之景分别题名为:石公秋月、消夏渔歌、林屋晚烟、毛公积雪、嫖缈云场、用里梨云、鸡笼梅雪、玄阳稻浪。有“虽然无画都是画,不用写诗皆是诗”的诗情画意。历代文人名士常到此消夏赏月。盛产枇杷、杨梅、红橘、茶叶等,与东山同为著名果园区。《文选.左思<吴都赋>》:“指包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流。”李善注:“王逸曰: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风吹草动有如石室,俗语谓洞庭。”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包山,在震泽中......《水经注》云:‘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耶、东武,俗语谓之洞庭。’”宋范成大《吴郡志.川》:“销夏湾,在太湖洞庭西山之趾。山十余里绕之,旧传吴王避暑处,周回湖水一湾,冰色澄彻,寒光逼人,真可销夏也。”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0#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06:36 | 只看该作者
龙门:
山名,传为夏禹所凿,故亦称禹门口。在陕西韩城县与山西河津县间,黄河奔流其间,两岸绝壁对恃,形成宫阙,故称龙门,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出龙门,波涛一泻千里,今“禹门春浪”为韩城八景之一。东汉李膺文采出众,居官廉洁,时人誉为天下楷模,客能受其接待者,名曰登龙门。今河南洛阳市南之伊阙,亦别称龙门传为大禹治水时所辟。《尚书.沟洫志》:“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积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曝鳃龙门’。”唐李白《公无渡河》诗:“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瞿塘峡:
一称夔峡、广溪峡,在四川奉节县东,为长江三峡之首。包括风箱峡和错门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迄巫山县大溪镇(又名黛溪)。其中,白帝城至大溪间为狭谷段,长8公里;大溪至大宁河口为大宁宽谷,长25公里。为三峡中最短的峡。两岸峭壁千仞,丛山峻岭,江面最狭处仅百余米,滟滪堆正当其口,于江心突兀而出,江流湍急,山势峻险,号称“天堑”,西门口称夔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径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唐李白《长干行》:“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唐杜甫《秋兴》诗之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张籍《竹枝舆胜览》:“瞿塘峡,乃三峡之门,两岸对峙,中贯大江,望之如门。”       

黄牛峡:
一名黄牛山,又名黄牛岩。在西陵峡中崆岭峡内,距湖北宜昌市西45公里。下有黄牛滩。以长江南岸之黄牛山而得名。山上有一排陡峭石壁,如神人牵牛状,人黑牛黄。俗传夏禹治水至此,有土星化为神牛相助,以犄角裂重重高山,疏通江流,后跳上山岩,留影像于石壁,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岩下濒临苍翠群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宋范成大《吴船录》:“过新滩八十里,黄牛峡上,有沼川庙,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疏川者。”宋苏轼《黄牛庙》诗:“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       

井陉关:
要隘名。即井陉口,又称土门关,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古为太行八陉之一,是太行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公元前229年秦王翦伐赵、公元前204年,韩信破赵的“背水战”、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后燕,均据此隘。《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阣、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高诱注:“井陉县,六国时赵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兴兵攻赵,下井陉。汉高帝三年,韩信、张耳东下井陉,擒成安君(陈馀),即此地也。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进陉......井陉口,今名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也。”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诗:“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清谭嗣同《井陉关》:“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玉门关:
一名小方盘城。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城西北的戈壁滩上。汉武帝置。相传和阗志经此输入中原,故名。和西南的阳关同为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出玉门关的为北道,出阳关的为南道。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迁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因中国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墟圮。《汉书.李广利传》:“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产夸大迥且孤,黄河万里白草枯。”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诗:“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唐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透望门玉关。”       

阳关:
古关名,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城西南的古董滩上,以居玉门关之南而名。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亦为丝绸之路南路必经之要隘。宋后因和西方陆路交通渐趋衰落,关遂废圮。一说阳关在红山中(参阅清《甘肃新通志》、清《敦煌县志一图考》)。《汉书.西域传序》:“西域,孝武时始通,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北周庾信《重别周尚书》诗:“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       

虎牢关:
古关名。又名古崤关、成皋关、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西。传周穆王射猎鸟兽于郑圃,有高奔戎生者献虎,王命置柙养于此,因名“虎牢”。此关地处东西咽喉,南连嵩岳,北拒广武(山)及黄河,绝岸峻涯,以为险固,自古为戌守得地。春秋鲁国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刘邦项羽两军部在此交战;唐初窦建德与李世民也曾在此决雌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穆天子传》曰:天子射鸟兽于郑圃,命虞人掠林,有虎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县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唐刘禹锡《答乐天见忆》诗:“唯余忆君梦,飞过武牢关。”按,唐朝人称“虎牢关”为“武牢关”是避唐高祖之父的讳。宋王安石《汜水寄和甫》诗:“虎牢关下水逶迤,想汝飘然过此时。”       

剑门关:
或称剑门。唐置。 在四川剑阁县北的剑门山,扼云陕公路,为古蜀道要隘。剑门山即大剑山,古称梁山、高梁山。七十二峰连绵起伏,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形若利剑,故名剑门。地势险要,自古以守要地。三国时,诸葛亮相蜀,曾设官戌守,蜀将姜维退屯以拒锺会于此。关巅有姜维城,遗址犹存。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阁道岧嶤起戌楼,剑门遥裔俯灵丘。”唐王维《送崔五太守》诗:“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唐杜甫《剑门》诗:“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宋陆游《剑门关》诗:“剑门天设险,北方控函秦。”

函谷关:
关名。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为秦东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自潼关东200里至陕州宝县,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此败还;公元前207年,刘有利于西入咸阳,遣兵守此关以拒诸侯军;东汉隗器将王元说器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即此。汉置关都尉戌守。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徙关于新安县,败置弘农县于此,现仅存关门。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东,去故关300余里,故名新关。自南山,横洛水,北至黄河,皆为关塞。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所置八关之首,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废。今关门遗址尚存,陇海铁路经此。《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群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姓名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有能为鸡鸣,而鸡尽鸣,遂发传出之。”       

娘子关:
地名。原名苇泽关。在山西平定县城东北,当河北、山西两省要冲,是长城著名关隘。形势险要。相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统领娘子军驻此设防,故名。一说以妬女祠得名。历宋至明,并为军事要隘。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关门两座,中为居民区。并隘耸峙,飞瀑奔泻,蔚为壮观。《大清一统志.平定直隶州.关隘》:“苇泽故关,在州东北,一名娘子关。接正定府井陉县界......《九域志》:‘建隆元年以娘子关地建承天军。’”       

雁门关:
关名,又名西陉关。故址在今山西雁门山顶,明初移筑雁站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山西三关,向为山西省南北交通要冲。其地重峦叠献,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故名。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戌守重地,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南朝梁江淹《古离别》诗:“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太原府.代州》:“[雁门关]其隘口凡十八,东起水峪,以迄于平刑,西自太和岭,以迄于芦州,北十五里,旧名勾注,亦曰西陉,在今关西数里,元废,后遂移置于此。两山夹峙,形成雄胜,盖即勾注故道。”       

居庸关:
关名。在今北京昌平县境军都山(居庸山)上,距北京市区余50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旁高山屹立,中有长达20公里的溪谷。居庸关之名。取“徙居庸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汉代敞我,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金、元、清仍称居庸关。今之关于,明洪武元年建,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此处形势险要,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葱茏,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山八景”之一。《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阣、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余水》:“绝谷累石为关(居庸)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偏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清顾炎武《居庸关》诗:“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清龚自珍《说居庸关》:“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关凡四重......盖自南口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

鬼门关:
古关名,省称“鬼门”。《舆地纪胜》作桂门关,明宣德中改名天门关。在今广西北流县城西,位于北流、玉林两县间。有两峰对峙,其间阔30步,俗号鬼门关。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经此勒石,残碑尚存。因其瘴疠尤多,去者罕有生还。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故名“鬼门关”。唐宋诗人迁谪蛮荒,经此而死者迭相踵接。唐李德裕《贬崖州诗》:“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旧唐书.地理志四》:“隋置北流县。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宋黄庭坚《题驴瘦岭马铺》诗:“老马饥嘶驴瘦岭,病人生入鬼门关。”       

剑阁:
栈道名。亦称剑阁道、石牛道。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即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一条三里长的奇险栈道。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道。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主持主修筑,为川、陕间主要通道,自古为军事戌守要地。唐于此设立剑门关。晋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元和郡县志.剑南道.普安县》:“自利州益昌县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伐蜀,即此也。后诸葛亮相属,又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路。初,李持入汉川,至剑阁,顾盼曰:‘刘禅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唐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汉关,万夫莫开。”唐白居易《长恨歌》:“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宋王安石《寄张剑州并示女弟》:“剑阁天梯万里寒,春风此日白衣冠。”明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剑阁,两岸峻拔,凿石架阁,而为栈道。”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1#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08:03 | 只看该作者
山海关:
古关名。一称榆关、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明太祖时筑城置卫设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达筑城为关,因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故取名山海关。此关地势险要,扼东至河北的咽喉,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自古为战略要隘。山海关为长城起点,辟四门,东曰镇东,即“天下第一关”;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各门上均筑城楼。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园烟花想已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渝关》:“渝关,一名临渝关,亦曰临闾关,今名山海关,相距不过数里,实为险要。”清汤右曾《山海关》诗:“地接长城险,天浮渤海宽。”       

嘉峪关:
古关名。明初置,为明长城西端关口,在今甘肃酒泉县西嘉峪山西麓。依山而筑,居高凭险,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亦为当时军事要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清嘉靖十八年曾重行加固,今犹存堡垒烽台遗址。《大清一统志.肃州直隶州.关隘》:“嘉峪关,在州西七十里,嘉峪山西麓,明初置。洪武五年,冯胜下河西,乃弃瓜沙,以嘉峪关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路必由此。土城周二百二十七丈,宏治七年,扁关曰镇西,嘉靖十八年,修筑近关边墙,隆庆二年,设守备驻防。”

潼关:
古关名。亦名冲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古为桃林之塞,秦为阳华。西薄华山,南依秦岭,有十二连城禁锢诸谷之险,北带渭、洛,会黄河抱关而下之要,东南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仰视悬崖绝,俯察洪流,险扼峻极。历代皆为军事要地。今关城保存基本完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自潼关北渡,末济,[马]超赴船急战。”《元和郡县志.关内道》:“潼关,在县(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春秋时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是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又云河在关内,南流冲激关山,因谓之冲关。”唐杜甫《潼关吏》诗:“士卒何草草,筑成潼关道......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清谭嗣同《潼关》诗:“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受降城:
城名。1、汉筑。故址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为应接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投降而筑。《史记.匈奴例传》:“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杇将军敖筑受降城。”2、唐筑。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中宗命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中城与东西两城相距各400里左右,置烽候1800所,用以防御突厥统治者的侵扰,巩固了唐王朝北部边疆。中受降城在五原,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东受降城在榆林县东北,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西受降城在丰州西北,即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其后,东、西两城均曾改筑。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同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旧唐书.张仁愿传》:“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给绝其南寇之路。”清顾炎武《古北口》诗:“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垓下:
古地名。又称古垓下聚。在今安徽灵壁县东南沱河北岸。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最后决战于此。《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军壁垓下......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矫矫三雄,至于垓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考功诗》:“有题项王庙乐府一篇云:‘......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山阴道:
路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城西南。特指自绍兴城至兰亭的几十里路。名山秀水,美不胜收,人在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刘孝称注引《会稽郡记》曰:“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擢干疏条,潭壑镜彻,清流泻注。王子敬见之曰:‘山水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积石:
山名。有大小两积石山:大积石,即今大雪山,土名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山,蒙古语曰木素鄂拉,在今青海南部,相传大禹导河自此;小积石山,即古唐述山,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史记.夏本纪》:“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大清一统.志西宁府.山川》:“积石山,在西宁县东南。《隋书.地理志》:‘龙支县西九十八里。南与枹罕县分界。’旧志小积石山,在西宁卫东,东南一百七十里,即古唐述山也。”       

涿鹿:
古山名。一作浊鹿。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竹书纪年》卷下:“(周显王十七年)燕人伐赵,围浊鹿。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       

稷下:
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附近,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顺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齐宣王继其祖桓公、父威王曾于稷门设假定,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有淳于髡、驺衍、田骈、接子、慎到、宋鈃、尹文、环渊、田巴、鲁仲连和荀况等七十六著名人物,赐第为上大夫,不治事而议论,有稷下学士之称。学官的设置,对开展百家争鸣,繁荣当时学术起了很大作用。《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齐蒞盟,盟于稷门之外。”《史记.孟子荀卿例传》:“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爽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司马贞索隐:“按稷,齐之城门也。”或云‘稷下,山名’,谓齐之学士集于稷门之下也。”       

西域:
古地名。汉以后对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两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地区而言而有信,如《汉书.西域传》所述的西域三十六国;广义的西域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汉武帝遣张骞出命名西域,汉宣帝始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2700余里。唐在西域设安西、北庭二都护。以后各代,中原与西域均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亚欧海运畅通前,横贯西域的大路长期是东西往来要道。自十九世纪末年以来,西域之名逐渐废弃不用。《汉书.西域传上》:“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即楼兰)傍南山北波河(即塔里木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魏书.释老志》:“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唐代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2#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09:07 | 只看该作者
国:
1、国家。《周礼.天官.太宰》:“以佐王治邦国。”郑玄注:“大曰邦,小曰国。”《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2、古代侯王的封地、食邑。《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汉书.地理志下》:“又立诸侯王国。”3、古代国都、城邑。《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语.周语中》:“国有班事,县有序民。”韦昭注:“国,城邑也。”唐骆宾王《畴昔篇》:“脂车秣马辞亦国,策辔西南使邛僰。”       

州:
1、地方行政区单位。古代所谓“九州”、“十三州”之说,皆系传说。汉武帝始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境内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置刺史巡察境内,以加强中央集权。东汉末以后始成为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历魏晋南北朝不变。隋废郡存州,有时亦改州为郡。唐时属于道,宋分境内为诸府、州、军、监,上属各路,下辖诸县。元明清皆有州,分直隶州与散州两类,其不属于府而属于省的,称为直隶州。汉王符《潜夫论.考绩》:“州牧刺史,在宪聪明;九卿分职,以佐三公。”2、周代民户编制,五党为州,计二千五百家。《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党为州。”孔颖达疏:“二千五百家为州,立一中大夫为州长。”《周礼.地官.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       

郡:
古时地方行政区划名。历代沿革不同,一为郡统于县。周制,全境分百县,县有四郡。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始于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六国,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汉因之,隋唐后,州郡互称。宋元设州府,至明而郡废,清沿明制,郡或为府之别名。郡之长官不世袭,均由中央任免,发给俸禄。清顾炎武《郡县论》二:“每三四县若五六县为郡,郡设一太守,太守三年一代。”       

道:
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零陵、广汉、越隽、武都、陇西、天水等区所设置的县称道,后指一般行政单位。唐贞观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置采访处置使,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辽置五京道。明清时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有分巡、分守等道之别,长官称为道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蛮夷曰道。”王先谦补注引俞樾曰:“汉道以豁蛮夷之地。纪传中屡称县道,道卑于县也。自唐分天下为十五道而道之名始尊。”《旧唐书.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路:
行政区划名。宋太宗为加强中央集权,始于州之上设路。初分境内为二十一路,其后分合不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为十五路,真宗时增为十八路,神宗末又增为二十三路。一路不归一个机构一个长官统辖,而分属转运使司(一称漕司)、提点刑狱司(一称宪司)|安抚使(一称帅司)等机构。三司虽各有所司,转运管财赋、提刑管刑狱,安抚管兵马,但往往亦兼总他务,权任随时而变。北宋分路,以转运司为主,南宋则以安抚司为主。金仿宋制,分境内为十九路,路亦有总管府路、按察司路、转运司路、招讨司路之别,而以总管府路为主。元代的路降为第二等地方行政区划,置总管府,隶属于省。明废。从《宋史.地理志一》:“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又析为二十三......迨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元史.地理志一》:“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       

行省:
地方行政区划名。其前身是出现在魏晋时代的行台、大行台或行台省,均因事而设,不为常制。金末设行尚书省,元时中央置中书省,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之,于河南、浙江、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设十一行书省,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总揽该地政务,遂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为省,全国计有十五省。清初增为十八省,清末增至二十二省。省遂成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元史.地理志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        

府:
旧时行政区划名。汉时称郡;唐称州,而升京师和联都所在地的州为府,隶属于道;至宋凡大郡皆升为府,隶属于路;元代则省级以下,大抵以省(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明清隶属于省,府领州、州领县。《元史.地理志一》:“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府与州又有不隶路而直隶省者。”清顾炎武《日知录.府》:“汉曰郡,唐曰州,州即郡也。惟建都之地乃发乃曰府,唐初止京兆、河南二府,武后以并州为太原府......至宋而大郡多升为府。”聂崇岐《宋史丛考.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州及军监之置废》:“若州升为府,或军、监升为州者,则非建置——以皆直隶京师,地位无大差别也。”        

军:
1、唐边戌名。唐时边戌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城、镇。军、城、守捉的将领称使。上元(公元760年)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牛使,简称“使”。《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戌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2、宋地方行政区划名。有二种:一与府、州、监同级,录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宋史.地理志一》:“盖自崇宁以来......凡的建州、军、关、城、砦、堡,纷然莫可胜纪。”《文献通考.舆地一》:“[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其后又增三路......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县:
地方行政区划名。妈于春秋时期。时称邦畿千里之地为县,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大国往往以新兼并得的土地置县。到春秋后期,各国渐以县统郡,在内地设县,边远地区置郡。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于是在郡下设县,产生郡县级制。秦废封建,以郡统县,历代因之,或隶于府或州或军或监或厅。1912年以后,直隶于省或自治区或直辖市。《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杜预注》:“《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杨伯峻注:“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时,则郡大于县。”清顾炎武《日知录.州县品秩》:“汉时县制,万户已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直隶》:“宋制以州领县,而县亦有不领于州而直隶京师者。”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3#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10:52 | 只看该作者
都:
1、相传为上古行政区划名。周以四县为都,夏以十邑为都。《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管子.度地》:“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2、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颖达疏:“立国谓立王国及邦国,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总言建国立家之事。”3、都会,国都以外的通都大邑。《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汉书.地理志下》:“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宋柳永《望海潮》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鄙: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1、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鄙。《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2、采邑、小邑。《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郑玄注:“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鄙。”3、边邑。也指郊外。《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国语.齐语》:“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韦昭注:“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也。”        

邑:
1、古代区域单位,亦为庶民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郑玄注:“四井为邑,方二里。”《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2、大夫的封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郑玄注:“家邑,大夫之采也。”3、古称国为邑。《书.武成》:“天休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郑玄注:“四邑,即随、绞、州、蓼,邑亦国也。”4、指京城,亦指城市,大曰都,小曰邑。《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5、旧时县之别称,如邑宰。《汉书.傅宽传》:“赐食邑雕阴。”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县名,属上郡。”唐王维《渡河到清河作》诗:“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厅:
行政区划名。清制在府下设州、县央新开地的地区又设厅,由知府的佐贰官同知或通判管理,其所管地区,也叫厅。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别:直隶厅与府、直隶州平行,直隶于省;散厅与散州和县平行,属于府。《清续文献通考.职官二一》:“浙江宁波府属南田,兀峙外海,贴近三门,与宁海、定海、玉环等厅县相为犄角,诚为东泊屏蔽,南洋要冲......非专设文武员弁不足以资治理,拟请设一厅治,名曰:南田抚民厅。”《清史稿.地理志一》:“复将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东三省,与腹地同风:凡府、厅、州、县一千七百有奇。”       

镇:
1、古称一方主山。《书.舜典》:“封十有二山”孔传:“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2、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镇戌守。职权随代而异:北魏设于不立州郡之地的镇,镇将兼理军政;设于州、郡治所之镇,则镇将绾军而刺史、太守管民政,但多以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六镇起义后,北边诸镇皆改为州。唐代镇将只掌防守,品秩与县令相等。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掌防戌守御,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则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知县,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除外。《魏书.官氏志》:“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志隍、仓库皆镇将主之。”《魏书.杜洪太传》:“太和中除绛城镇将,带新昌、阳平二郡太守。”《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戌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3、宋代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宋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节镇:
指设置节度使的要冲大郡,亦谓节度使。嘉靖设巡抚总督为地方长官,亦称节镇。《宋史.职官志》:“中兴诸州升改节镇,凡十有二。是时诸将勋名,有兼两镇三镇者。”《宋史.王彦超传》:“翌日,皆罢行德(武行德)等节镇。”《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至疲乏三年》:“国初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其分合未有定制。”瞿蜕园《历代官制概述.宋》:“唐代节镇所在仍保留其军号,也有新加新改的军号,这称为节度州。”        

戌:
边防区域的营垒、城堡。北魏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驻兵戌守。大者称镇,小者称戌。北边不设州郡之地,戌隶属于镇;南边设州郡之地,戌录属于州。南朝在与北朝交界之地,亦置戌。《晋书.庾亮传》:“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戌。”《魏书.源怀传》:“正始元年......怀旋至恒代,按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戌之处......今北镇诸戌东西九城是也。”《北齐书.武成帝纪》:“[河清二年]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戌于轵关。”唐刘禹锡《秋江晚泊》诗:“古戌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紧:
唐、宋时州、县的等级名。一般据其所在地位的轻重、辖境大小、人口多少和经济收入划分。唐时州有“十紧”,县有“紧县”。《通典.职官十五》:“大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自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又:“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余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之差。”《旧唐书.韦处厚传》:“及处厚秉政,复奏置六雄、十望、十紧、三十四州别驾以处之。”《文献通考.户口一》:“周广顺三年敕:‘天下县邑素有等差......三千户以上为望县,二千户以上为紧县,一千户以上为上县。”       

障: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戌守的堡寨。秦始皇时,筑亭障以逐戎人。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即障也。《史记.蒙恬列传》:“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汉书.匈奴传》:“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后汉书.王霸传》:“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唐骆宾王《久戌边城有怀京邑》诗:“陇坂肝肠绝,阳关亭障迂。”        

监:
宋代设置在坑治、铸钱、牧马、产盐等地区的行政区划名。有二种:一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宋史.职官志七》:“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安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文献通考.舆地一》:“[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其后又增三路......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畿:
古称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京畿、畿辅。引申即谓方千里。《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孔颖达疏:“制其畿方千里者,王畿千里,以象日月之大,中置国城,面各五百里。”《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国语.楚语上》:“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同,而至于是有畿田。”韦昭注:“方千里曰畿。” 

亭:
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十里一亭,十亭为乡,设亭长一人,掌治安、诉讼等事。《史记.高祖本纪》:“为泗水亭长。”张守节正义:“亭长,主亭之吏......盖今里长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后汉书.百官志五》:“亭有亭长,以禁盗贼。”       

乡:
行政区域单位。所辖范围,历代有异:周制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立一六命卿为乡大夫;春秋齐制,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以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为乡;秦汉以十里为亭,十亭为乡,乡有三老。后多指县以下行政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州为乡。”孔颖达疏:“万二千五百家为乡,立一六命卿为乡大夫,乡内之有贤行者则行乡饮酒之礼。”《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通典.职官十五》:“[大唐]五里为一乡,乡置耆老一人。”清顾炎武《日知录.乡里》:“古时乡亦有城,《汉书.朱邑传》:‘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        

里:
古时民户聚居的地方,是按一定数量居户而聚的住宅单位。同里的人称里人。有门围之,称里门,夜间里门关闭戒严。设各级官吏掌一里之事,谓之里尹或里宰。里内有祀土地神之处,以布帛替代货币交纳地税。汉时亦称“闾里”。西汉都城长安,城内共有160个“闾里”。《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毛传:“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汉书.食货志上》:“在野曰庐,在邑曰里。”《通典.职官十五》:“大唐凡百户为一里,里直正一人,五里为一乡。”清顾炎武《日知录.乡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        

阴:
山之北或水之南。今地名第二个字用“阴”者,一般都来自此义。如华山之北称“华阴”,长江之南称“江阴”。《孟子.万章上》:“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韩非子.说林上》:“夏居山之阴。”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阳:
山之南或水之北。今地名第二个字用“阳”者,一般都来自此义。如衡山之南称“衡阳”,洛水之北称“洛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山海经.中山经》:“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唐李白《春归终南山》诗:“我来南山阳。”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4#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11:54 | 只看该作者
西安:
中国古都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定都于今西安长安县,称“镐京”。西汉亦都于西安市西北,称“长安”。五胡十六国时前秦及后秦北朝西魏和北周也均定都长安。隋初仍以汉长安城为都城,至隋文帝开皇二年又在汉长安城东南(今西安市区)兴建了新都,称“大兴城”。唐朝首都长安城是在大肖城的基础上扩建的,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国际性都市。汉长安城有著名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昆明池。唐长安城有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太液池、曲江池和大小雁塔。《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汉班固《东都赋》:“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春西顾,寔惟作京......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阅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凤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唐储光羲《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诗:“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朝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按,唐时长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故称天中(天的正中),东西各国都派遣使者、留学生来长安。日人朝衡在唐朝太学毕业后,任职左补阙。参阅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咸阳:
中国古都之一。亦称“渭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于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亦都于此。咸阳位于渭水北岸,南有终南山,北靠九繌山。主要宫殿有咸阳宫、兰池宫和渭水南岸的阿房宫,罕极奢丽。后项羽入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息。参阅《史记.秦始皇本记》和唐杜牧《阿房宫赋》。秦诸庙、章台和上林苑也都在渭南。渭北的咸阳宫本是秦王国和秦王朝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阿房宫兴建后,政治中心便移向渭南。有渭桥(亦名“便门桥”)联结渭水两岸。元张养浩《山坡羊.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清王士禛《咸阳早发》诗:“日照长陵小布东,依然踪迹逐飞蓬。未央宫阙悲歌里,鄠杜莺花泪眼中。已见铜人辞汉月,空留石马卧秋风。多情最有咸阳草,和雨和烟岁岁同。”        

洛阳:
中国古都之一。在另六大古都中建都的时间最长,前后共有930多年。在此建都的有东周、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故号称九朝故都,洛阳的最早地名是“郏鄏“(郏鄏本是洛阳西的一座山名,商周时作为地区名)。周灭商后在伊河洛河之间营建洛邑,作为东都,称“王城”。又在今洛阳白马寺东三里处筑城邑,取“周道始城”之义,名“成周”。战国时成周名“洛阳”(因在洛河之北),王城名“河南”。秦时洛阳为三川郡郡治。汉朝尚火,认为“洛”字以水,水能克火,不利,故改“洛”为“雒”。隋、唐称洛阳为“东都”,唐中宗神龙年间一度改名“永昌”。金国后期升洛阳为中京,立“金昌府”。洛阳南面嵩岳雄峙,西面崤山蜿蜓,东踞虎牢、北依邙山。洛阳市南25里有著名的龙门石窟,市东有名刹白马寺,还有金谷园、香山寺、关林等名胜古迹。洛阳牡丹名闻天下。《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于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明王士性《豫志》:“周公卜洛时,未有堪舆家也,然圣人作事,已息先具后世堪舆之说。龙门作阙,伊水前朝,邙山后环,瀍涧内裹,大洛西来,横绕于前,出自艮方,嵩嵩为龙左耸,秦山为虎右伏,黄河为元武后缠,四山城郭重重无空隙。余行天下郡邑,未见山水整齐于此者,独南北略浅逼耳。” 

开封:
中国古都之一,具有2700多年有历史。春秋时为郑庄公属地。郑庄公命郑邴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命名为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都城,称“大梁”。自隋开通济渠以后,位于汉时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中枢的开封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及军事重镇。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在此建都。北宋亦定都开封,称“东京”。文人诗中亦称“汴京”。南宋与金对峙时,金完颜亮以开封为南京,金朝晚期曾一度以此为国都。宋东京开封府跨汴河,是汴河和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的交会点,地势平坦,附近河流湖泊四布,林木苍郁。汴河上共有十三座桥,北宋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以其中一座虹桥为背景,反映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景。著名古迹有铁塔、相国寺、繁塔、延庆观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末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巷花街,按管调絃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北京:
中国古都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称“蓟”(故址在在今北京西南隅),是燕国的国都;秦代时为广阳郡的治所;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均是幽州刺史治所,故习惯上称为“幽州城”;辽代时为“南京”,是辽的陪都之一;金代称“中都”,又称“幽州城”、“燕京”,设府为大光府,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元代称“大都”,一些少数民族及外国人则称之为“汗八里”(突厥语,皇帝之城),为当时世界著名大都市之一;明太祖攻下元大都后,改称“北平府”,明成祖改为“顺天府”,经过二十多年的营建后迁都于此,称“京师”,但习惯上称“北京”;清世祖入关后亦迁都北京。1949年中国经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大会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天下,名胜古迹极多。《史记.货殖列传》:“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稀,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辽史.地理志四》:“太宗(辽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马可.波罗行记》第二卷第八四章:“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房舍......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其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南京:
中国古都之一。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石头山北置邑,称“金陵”。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于此,称“建业”。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亦在此建都,称“建康”。十国时南唐也在此立都,称“金陵”。明太祖称帝后亦定都于此,称“应天府”。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改应天府为“南京”。南京地势险要,北依龙舟山和玄武湖,南近秦淮河,东凭钟山西麓,西有冶城台和石头城。三国吴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三国志.吴志.张紘传》:“紘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紘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年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明张岱《陶庵梦忆.秦淮河房》:“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职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5#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13:11 | 只看该作者
扬州:
中国古代名城之一。在长江北岸,大运河经此。秦置广陵县,汉改名江都县。隋、唐时是东南第一大城市。十国时是吴国的都城。明、清为扬州府治。历史上向为淮盐总汇,商业发达。有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文人诗文不称“维扬”。《汉书.地理志下》:“广陵国,高帝六年属荆州,十一年更属吴,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广陵。莽曰江平,属徐州。户三万六千七百十三,口十四万七百二十二。”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彫。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宋盖夔《扬州慢》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清郑燮《扬州》诗之一:“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进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苏州:
中国著名的园林古城。春秋时吴国建都于此,秦置吴县,隋置苏州。历史上称“吴”、“吴下”、“姑苏”等,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名园及虎丘、寒山寺等名胜古迹。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昔者吴之先君太伯,周之世武王封太伯于吴,到夫差计二十六世,且千岁。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阖庐宫在高平里。射台二,一在华池昌里,一在安阳里。南越宫在长乐里......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陆门入,其二有楼;水门八。”唐白居易《九旧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诗:“半酣凭伴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唐杜荀鹤《送人游吴》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君在渔歌。”《马可.波罗游记》:“苏州是一个颇为名贵的大城......[人民]恃工商业为生,产丝甚饶,以织金锦及其他织物......其城甚大,周围有六十里,人烟稠密,至于不知其数。”       

成都:
亦称“锦城”、“锦官城”。中国古都之一。约在战国前期,开明氏建立的割据的奴隶制国家迁都于此。从此以后,成都始终是四川的政治中心。秦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立蜀郡。三国蜀汉刘备称帝后,定都于此。十六国时成汉亦都于此。十国时前蜀和后蜀也均在此建都。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上,城外有终年积雪的西山,又有岷江和沱江盘绕着,历史上号称“锦都”,生产的蜀锦石满天下。麻布、漆器和铁器也是驰名全国的。《汉书.地理志上》:“[蜀郡]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县十五:成都,户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有工官。”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二十七年,仪(张仪)与若(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乃有之。”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府》:“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明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中:“成都,一名锦城,一名锦官城......成都城外皆平壤,竹树蓊蔚,田地膏腴,江河诸流,交流贯络。昔称天府沃野,信非虚语......锦城又名芙蓉城。昔蜀孟昶僭拟宫苑,城上尽种芙蓉,谓左右曰:真锦城也。后世因之,亦种芙蓉于上。”又“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澈,石栏周环,久属蜀藩为制笺处。有堂室数楹,令卒守之,每年定其命臣制纸,用以为入京表疏,市无贸者。”        

杭州:
中国古都之一。相传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时,大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曾经从此处舍杭(方舟)登陆,故称“禹杭”。少康把他的儿子无余封于越地,主持对夏禹的祭祀,因此又称“余杭”。秦设会稽郡钱唐县,隋朝设杭州。唐朝为避国号,把“唐”字加上“土”旁,改称“钱塘”。吴越国钱鏐建于此,称“西府”。南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亦建都于此,又改称“临安”。两千多年前,杭州是个著名的江水险恶之处,汉代开始在江边筑塘防潮,晋代开始修筑佛寺,隋代杨素首次修筑杭州城垣。大运河开成后,杭州成为大运河的起迄点。唐代宗时李泌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城内控了六眼井,由阴窦引钱塘湖水至城内,使居民有淡水饮用。唐穆宗时白居易任刺史,发动人民疏浚钱塘湖,使杭州从此成为游览胜地。宋哲宗时苏轼任杭州知州,发动人民进一步疏浚西湖,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亦赞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唐白居易《余杭形胜》诗:“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宋柳永《望海潮》词:“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宋吴自牧《梦梁录.夜市》:“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大街关扑,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及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春冬扑卖玉栅小球灯、奇巧玉栅屏风、捧灯球、快行胡女儿沙戏......又有夜市物件,中瓦前车子卖香茶异汤,狮子巷口熝耍鱼,罐里熝鸡丝粉,七宝科头。”        

太原:
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受封于此(今太原市晋源镇)。春秋后期赵简子始筑晋阳城。赵、韩、魏三家于此结盟共灭知氏,分治晋国。秦代建立太原郡,以晋阳为郡治,从此,晋阳城又名“太原城”。东汉为并州治。北朝北齐以晋阳为别都,大力经营晋阳,在城里修建了晋阳宫和大明宫,在城外扩建了晋祠,又在西南郊的天龙山、龙山和蒙山修建石窟和寺院。唐高祖李渊自晋阳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把晋阳升为太原府,又称“北都”,或称“北京”。当时太原工商业极为发达,并设立了“太原冶”铸造钱币、铜铁镜和武器等。五代后汉都于此,北汉亦都于此。北宋时为并州治,在此设立河东监,铸造铜钱,制造铜镜,作为贡品。元代设立铁冶提举司专管炼铁,又设立军器人臣局,制造兵器。明、清时为太原府治。 

广州:
简称“穗”,别称“羊城”。秦代为南海郡治,称“番禺”;三国吴为广州治,十国时为南汉都城,元以后为广州路、府治。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北部,位于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唐代即设市舶司。外港黄埔为外商船舶凑集之地。《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又《南越列传》:“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南海僻远,吾筑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唐许浑《朝台送客有怀》诗:“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石语.五羊石》:“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冠。像下有石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弯势若抵触者,大小相交毛质斑驳。观者一一摩挲,手迹莹然。诸番往往膜拜之。”又《货语.黩货》:“东粤之货,其出于九郡者曰广货;出于琼州者曰琼货,亦曰十三行货;出于西南诸番者曰洋货。在昔州全盛时,番舶衔尾而至,其大笼江望之如蜃楼贔屭。殊蛮穷岛之珍异,浪运风督,以凑郁江之步者,岁不下十馀舶。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贪者艳之。”清邓廷桢《虎门士雨泊呈少穆尚书》诗:“戈船横跨海门东,苍莽坤维积所通。万里潮生龙穴雨,四围山响虎门风。长旗拂断垂天翼,飞炮惊心饮涧虹。谁与沧溟净尘块,直从呼吸见神工。”       

[发帖际遇]: 肖嵘外出放孔明灯,结果导致森林火灾,坐牢三日并罚款,纹银-3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荆湖路
卫三
53 岁
320 两
0 条
46
16#
 楼主| 肖嵘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2-18 02:15:45 | 只看该作者
泉州:
古亦称“晋江”。在福建省东海沿海、晋江下游北岸。唐以后为泉州州、路、府治。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置市舶司,南宋、元是全国最繁盛的海外贸易中心。宋时从泉州出发航行远洋的中国船被称为“泉舶”。城南有“蕃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聚居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手工艺品以木偶、刺绣、石雕、竹编、通草盆花、脱胎漆器、彩扎等著名。名胜有清源山、紫帽山,古迹有清净寺、开元寺、东西塔、洛阳桥、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等。“泉州学”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学科。宋吴自牧《梦梁录.江海船舰》:“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是泉州便可洋......即从泉州港口至岱屿门,便可放洋过海,泛往外国也。”《元史.食货志二》:“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发舶迥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验其所易之物,给以公文,为之期日,太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于是至元十四年,立市舶司一于泉州,令忙古触领之......二十一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明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上:“泉州有浯江郡志云:晋南渡时,六月冠士族避地于此,故又名晋江。”        

景德镇:
中国的瓷都。原名“新平”,因居昌江之东南,又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改“景德镇”。在江西省东北部,历史上属饶州浮梁县,富瓷土资源。汉时始有冶陶,南朝陈时已有制瓷业,五代已烧造白瓷。宋代景德年间烧造官窑器,以产影青瓷器著称,所出瓷器充贡品,以“景德窑”名闻全国。元代烧制成青花瓷、釉里红。明代开始成为中国制瓷业中心,一道釉和彩绘等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有五彩、斗彩等彩绘瓷器的创造。至清代,彩釉更有改进和创造,能烧制粉彩、珐琅彩等。明、清均在此设御器厂。其白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职罄”之称,曾达3000多种品名。宋洪迈《容斋随笔.浮梁陶器》:“彭器资尚书文集有送《许屯田诗》,曰:‘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清吴允嘉《浮梁陶政志》:“景德镇一隅之地,四方商贩瓷器萃集于斯。其业陶者,亦不皆土著也。庐舍稠密,烟火相望,其实无一富户,执役最为荣苦,重以官府之一制造,往往疲于供应。盖民以陶利,亦以陶病久矣......陶厂自唐武德二年置务,宋景德间始置以奉御,董造元更为提领,皆有命则供,否则止。”又“陶器则有缸盆盂盘尊罏瓶罐碗牒钟盏之类,而饰以夔龙云雷鸟兽鱼水花草,或描或锥,或暗花,或玲珑,诸巧无不具备。”        

敦煌:
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名“瓜州”,又名“陆浑”。在河西走廊西部,东边近嘉峪关,城西北有玉门关,城西南有阳关。出玉门关便是西域的南北二大道。春秋时是秦的属地,原是羌、戎居地。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敦煌郡,敦煌又为县治。王莽时改为敦德郡,县亦改名敦德亭。后汉仍复前汉之旧。十六国时为西凉都城。至唐则属沙州。宋中叶以后为西夏所据,清代成为通往新疆的要道。在历史上敦煌既是边防重地、交通重心,又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之所在唐代最为辉煌,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宗教繁兴的圣城,文化极盛的都市。城东南的莫高窟举世闻名,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学科。城南有鸣沙山、月牙泉等名胜。《左传.昭公九年》:“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杜预注:“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汉书.地一志下》:“敦煌郡,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正西关外有白龙堆沙,有蒲昌海。莽曰敦德。户万一千二百,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县六。[敦煌]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颜师古注引应勋曰:“敦,大也。煌,盛也。”唐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文》:“莫高窟者,厥前秦前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傅,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重即营建。迦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后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后合州黎庶,造作相仍,实神秀之幽谷,灵奇之净域也。”《大唐陇西李府君再修功德碑记》:“于是乃募良工,访其杞梓。留材运斧,百堵俄成。鲁国班输,亲临胜境,云霞大豁,宝砌崇墉。未及星环,斯楪矗立。雕檐化出,巍峨不让于龙宫;悬阁重轩,绕万口于日际,其功大矣,笔何宣哉!” 

台湾:
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东南海滨,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其称始用于明末,古称“夷州”。本与大陆相连,更新世后期,冰川融化,淹没台湾与大陆的通道,遂成岛屿。其地气候温暖湿润,北部属亚热带,南部属热带。1970年,台南县左镇莱寮溪一带发现人类头顶骨化石残片,据考定,为生活在距今二至三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台湾居民,考古学家定名为“左镇人”,有可能是北京猿人或元谋人的后裔。台湾学者认不,左镇人可能是长滨文化的主人,属旧石器时代。其石器与大陆湖北大冶石龙头、广西百色上宋村出土的跞石砍砸器极相似,两者应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进入新石器时代,则有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遗址,今称“大坌坑文化”。出土的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石锛、石镞,骨器和贝器的饰物,又有大量粗砂陶片。器形以陶罐为主。此时居民居住海边,已有定居或半定居村落,他们以渔猎为主,兼种植茎类植物。大坌坑文化与大陆福建金门贝丘遗址、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广东潮安陈桥村贝丘遗址、广西东兴贝丘遗址的陶器,在器形、图案特征以及年代上,同属一个共同的文化范畴。在距今五千年至两千前,台湾居民从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其文化继续受大陆文化的影响,足迹遍布全岛。同时,也吸收了东南亚文化的因素。考古认为,台湾新石器文化的主人为居住于大陆浙、闽、粤地区而迁徙入台的古越人。今台湾各土著民族,主要是越、濮诸族的后裔。春秋时代以下,直至明、清,大陆居民为避战乱,不断有东南地区的越人、汉人、女真人等迁入台湾。此外,菲律宾的尼格利佗种的矮黑人、原马来人、古琉球人等种族,或早或迟入台湾,也融入了台湾原住各民族群。至东汉时,大陆对台湾已有一定认识。三国时吴大帝孙权于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正月,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兵一万,乘海船从建安郡侯官(治今福建福州市)出发,抵达台湾。此次远征,由当时从征的丹阳太守沈莹笔录写成《临海水土异物志》一书。此书对夷州(台湾)的方位、地形、气候、物产、居民、风俗等各方面都作了翔实的记载。为当时及后世人们认识研究台湾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至隋代,炀帝曾派军万人征伐台湾,见于《隋书》的《炀帝记》、《流求传》等。自此以后以迄明初,大陆文籍皆称台湾为“流求”(也写作瑠球、流球)。三国吴及隋代两次行动,都属于封建王朝在台湾开发、经营、建立统治权的行动。南宋时,移居澎湖开荒种植的居民受晋江县(今属福建)管辖,编户甚繁。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明显增多。元代时,于澎湖设立巡检司,并几次派人至台湾、彭湖,名著《岛夷志略》中曾有记载。明代嘉靖间,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及台湾,受到台湾军民的坚决抗击,丰臣秀吉逼高山族称臣纳贡,遭拒绝。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明政府派兵在台湾大员登陆,歼灭入侵倭寇。此后日本不断阴谋占据台湾,均归失败。十七世纪,荷兰殖民者多次侵占澎湖,被逐后,逃入台湾,筑台湾城、赤嵌城,实行殖民统治。天启间,西班牙侵台势力被荷兰殖民者打败。荷兰殖民者残暴统治不断遭到台湾汉族及高山族人民的武装反抗。明末,民族英雄、爱国将领郑成功于1661年率军二万五千人,战船百艘,出征台湾。于次年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并退出台湾,从此结束了其在台湾三十八年的罪恶统治。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自此,台湾乃完全置于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甲午战争(公元1894年)后,清王朝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豁让台湾、澎湖给日本,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达50年之久,台湾人民从未间断过英勇的斗争。至1945年,宝岛台湾终于复归祖国。历史雄辩地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台湾的汉族、高山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台湾文化,是中国古老、璀璨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参阅胡友鸣、马欣来著《台湾文化》。


——古代地理卷·完——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5-20 00:13 , Processed in 0.489856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