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楼主: 白薇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全宋词典故大全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1#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5:59 | 只看该作者
动物/走兽
【鲁郊麟】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鳞”。宋陆游《识喜》:“傲世曾歌楚人风,著书久绝鲁郊麟。”
【麒麟】参见伦类部·亲眷“棋鳞儿”。宋黄庭坚《送徐隐父宰余刊:“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柚橘间生贤。”
【心猿】参见九流部·宗教“心猿意马”。唐赵嘏《四祖寺》:“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白猿】《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乃使使骋之(越女),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捷(通接)末。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女应,即入之。三入,处女因举杖击之,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0咏剑术。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四参谋幕府因赠之》:“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另参见人物部·其他“猿公”。
【君子猿】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清赵翼《憨忠寺石坛》:“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断肠猿】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后自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O咏悲思或咏猿。唐张说《岳州别子均》:“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另参见人事部·情感“猿断肠”。
【众狙】参见人事部·谬误“狙公玩”。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讹谬刊三豕,公平喜众狙。”
【棘端猴】参见九流部·杂技“猴雕刺”。宋苏轼《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楚沐猴】参见人事部·富贵“衣锦归”。O喻徒有其表之人。宋苏轼《代书答梁先》:“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0指谣言惑众。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市中有虎”、政事部·议政“成虎”、人事部·谬误“三言成虎”。
【不畏虎】《晋书·郭文传》:“洛阳陷,(郭文)乃步担人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人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尝有猛兽忽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猛兽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温峤问日:‘猛兽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独不畏邪?’文曰:‘人无害兽之心,则兽亦不害人。”’0咏高人隐士。宋苏轼《南溪之南竹林中……故名之曰避世堂》:“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另参见人事部·雅逸“感异类”。
【虎拙】参见文明部·书画“画虎”。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虎拙休言画,龙希莫学屠。”
【虎威狐假】参见动物部·走兽“狐假虎威”。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
【射虎】《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射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石矣”。O指武将勇猛。唐卢纶《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另参见武备部·兵器“石设羽”、武备部·其他“军前射虎”、人物部·将相“射虎将军”、人事部·禀性“射猛虎”。
【渡虎】《后汉书·宋均传》:“(宋均)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阶,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0咏地方官治理有方,灾害不兴。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另参见政事部·治理“虎去境”。【渡虎】《后汉书·宋均传》:“宋均字叔库,南阳安众人也。”“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重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动张捕,非优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O咏官吏政绩卓著。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国参谋幕府因赠之》。“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易俗去虎”
【管中窥豹】《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着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日:‘《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日:‘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O喻见识不广,或喻从部分推知全貌。唐归仁《掉罗隐》:“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另参见人事部·行止“窥一斑”。
【隐豹】汉刘向《列女转·陶答子妻》:“(陶答子)妻言:‘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O喻隐居而全身远害。唐杜甫《戏寄崔评事表侄》:“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另参见天文部·气象“南山雾”、人事部·雅迪“南山隐”。
【老罴】参见人事部·禀性“老熊当道”。宋玉安石《辄次公辟韵书公戏语申之以祝助发一笑》;“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间生。”
【渭川熊】参见人事部·睡梦“梦非罴”。唐李商隐《五言四十韵》:“服箱青海马,人兆渭川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6:19 | 只看该作者
【牛渚犀】参见器用部·车船“爨犀船”。清黄景仁《登泗上楼》:“百灵自掣龟山锁,万怪须然牛渚犀。”
【马鹿】参见政事部·贪佞“指鹿”。唐古之奇《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
【放麑】参见政事部·议政“放麑翁”。唐孟郊《子庆诗》:“我欲拣其养,放麑者是谁?”
【得鹿】参见人事部·睡梦“得鹿梦”。宋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之七:“谁知叹亡羊,但有喜得鹿。”
【八骏】《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O指骏马。唐韦应物《酬郑户曹骊山感怀》:“万马自腾踏,八骏按辔行。”
【山公马】参见人事部·狂放“山公醉”。唐李刨秋浦歌》:“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马角】参见动物部·飞禽“乌头”。唐胡曾《咏史诗·易水》:“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马革】参见人事部·志趣“裹尸还”。唐慧倔《问侯方儿来寇》:“羊皮赎去士,马革敛还尸。”
【仗前暗马】参见人物部·官吏“仗下马”。明李东阳《宿刘谏议祠》:“海内鸣阳希世有,仗前喑马任人骑。”
【白马1】参见人事部·其他“青丝白马”。唐杜甫《遣忧》:“纷纷乘白马,攘攘着黄巾。”
【白马2】 参见九流部,宗教“经传白马”。唐沈全期(泰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白马3】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兒说,来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词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按:赋,税,古人过关按马毛色赋税。O指辩才不切实际。唐王勃《散关晨度》:“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白马来】《后汉书·范式传》:“(范式)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忘我,岂能相及?’……俱告太守,请往奔丧。……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O指悼亡。唐王维《哭褚习马》:“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另参见人事部·病死“白马送”。
【白额驹】《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尝与吕光太史令郭黁及其同母弟宋繇同宿,黁起谓繇日:‘君当位及人臣,李君有国土之分,家有[马呙]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孟)敏寻卒,敦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李)玄盛温毅有惠政,推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玄盛初难之,会宋繇仕於业,告归敦煌,言于玄盛曰:‘兄忘郭黁之言邪?白额驹今已生矣。’玄盛乃从之。”O指人才。唐李白《送舍弟》:“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
【老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日:‘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O喻指阅历经验丰富者。唐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另参见地理部·城建‘“知路”。
【华阳逸骥】参见武备部·其他“归马华山阳”。南朝宋谢晦《彭城会诗》:“华阳有逸骥,桃林无伏轮。”
【伯乐识】参见政事部·议政“伯乐顾”。唐韩琮《咏马》:“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6:41 | 只看该作者
【盐车骏】参见器用部·车船“盐车”。唐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之八:“莫问盐车骏,谁着酱瓿玄?”
【骊黄】《列子·说符》:伯乐推荐九方皋为秦穆公访求骏马。九方皋向穆公报告找到一匹好马“牝而黄”,牵来一看.刚是“牡而骊”.伯乐对此大加赞赏:“若皋之所观,天机也。”“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O咏马,亦指鉴识人才不可拘于细节。元揭俱斯《曹将军下槽马图》:“画图仿佛余骊黄,华山之阳春草长。”另参见人物部·人杰“九方皋”。
【骏马换倾城】参见人事部·雅逸“骏马换小妾”。宋苏轼《送成都高士敦钤辖》:“坐看飞鸣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鹿是马】参见政事部·贪佞“指鹿”。唐杜甫《奉赠卢五丈参谋琚》:“休传鹿是马,莫信鵩如鸦。”
【章台马】参见人事部·雅逸“章台走马”。清毛奇龄《戴公子生儿适大理君迁京兆信至》:“有客能传京兆书,阿翁已走章台马。”
【跃马】参见人物部·官吏“跃马年”。唐李白《送察山人》:“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款段】《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日:“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椽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O喻指普通的生活或侮悟之情。唐李白《江南赠韦南陵冰》:“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另参见动物部·飞禽“跌鸢”、器用部·车船“下泽车”、人物部·官吏“下泽车”、人事部·谬误“飞鸢悔”、人事部·志趣“乘下泽”。
【渥洼种】《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O指骏马。唐李群玉《骆马》:“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另参见人物部·圣贤“步渥洼”。
【塞马】参见人事部·其他“得马”。唐骆宾工《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忘情同塞马,比德类宛驹。”
【楚亡骓】参见人事部·情感“虞歌诀别”。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只知秦失鹿,不觉楚亡骓。”
【意马】参见九流部·宗教“心猿意马”。唐许浑《题杜居士》:“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骢马】参见人物部·官吏“骢马史”。唐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
【瞎马】参见武备部·兵器“淅米矛头”。宋陈与义《目疾》:“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燕骏】参见器用部·珍宝“死骨千金”。O喻贤良之才。唐白居易《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流然而毙……》:“念倍燕来骏,情深项别骓。”
【无全牛】参见九流部·杂技“庖丁解牛”。唐李白《送方士赵叟之东平》:‘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不分牛】参见地理部·水流“牛马不辨”。隋孔德绍《王泽岭遭洪水》:“惊涛遥起鹭,口岸不分牛。”
【牛喘】参见人物部·将相“问牛”。唐包估《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4#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6:58 | 只看该作者
【风马牛】《左传·值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O指事物间毫不相干。宋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之二:“向来一别十番秋,消息中间风马牛。”
【火牛】参见武备部·其他“田单术”。宋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火牛人燕垒,燧象奔吴军。”
【宁戚牛】《吕氏春秋·举难》:“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掩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任z以事。O咏人怀才未H。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另参见文明部·歌舞“饭牛歌”、人物部·将相“舍牛相齐”、人事部·贫贱“宁戚饭牛”。
【吴牛】参见天文部·时令“吴牛喘月”。唐元倒酬许五康住》:“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
【幸可饮牛】参见人体部·头面“洗耳”。宋苏拭《江月五首》之三:“幸可饮我牛,不须违洗耳。”
【青牛】参见九流部·神仙“青牛紫气”。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官。”
【金牛】参见人物部·将相“五丁”。O指蜀道。唐李商隐《井络》:“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挂帙牛角】参见文明部·学识“牛角挂书”。清顾炎武《酬归柞明戴笠王仍播程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殷牛】参见人事部·病死“耳虚闻蚁”。韦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眠牛】参见九流部·杂技“卜牛眠”。近代陈去病《天贶节为亡妇生日》:“眠牛未卜频惆怅,半夜踌躇月正弦。”
【龚牛】参见政事部·治理“卖剑买牛”。宋苏拭《腾达道挽词二首》之二:“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孳犊】参见政事部·清廉“罢官还犊”。明王思任《简周龙侯太守》:“三年膏牧当孳犊,一道清风却馈鱼。”’
【觳觫】参见人事部·冤怨“觳觫钟衅”。O指牛。宋黄庭坚《题竹石牧牛卜“阿童三尺捶,御此老觳觫。”
【黔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然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计止此耳!’因跳踉大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0喻指外强中干者。宋欧阳修《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贪荣同卫鹤,取笑类黔驴。”
【灞桥驴】参见文明部·诗词“骑驴索句”。清归庄《冬至后五日访徐昭法于灵岩山下》:“不须鞭策灞桥驴,那怕冻僵东郭胫。”
【亡羊l】参见九流部·杂技“博爱”。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亡羊2】参见地理部·城建“亡羊路”。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得马折足祸,亡羊多歧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5#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7:24 | 只看该作者
【为羊】参见九流部·神仙“金华牧羊儿”。唐王绩《游仙四首》之二:“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五羖】参见政事部·议政“五羖赎”。唐李白《南都行》:“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看羊】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文》:“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烂羊】参见政事部·贪佞“烂羊头”。清丘逢甲《柳汀颇急治生诗以调之》:“烂羊太有封侯想,牧豕翻劳博士心。”
【三豕】参见人事部·谬误“豕亥”。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讹谬刊三豕,公平喜众狙。”
【白豕】参见人事部。谬误“辽豕白”。唐李白《赠范金卿二首》之一:“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
【丘首狐】参见人事部·情感“狐首丘”。柳亚子《沙湖钓月日题词为筱墅梅痕伉俪作》之四:“句东风土清嘉县,数典吾惭丘首狐。”
【狐狸何足道】参见政事部·贪佞“狐狸不足论”。唐杜甫《久客》:“狐狸何足道,豹虎正纵横。”
【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O喻依仗别人的威势恐吓他人。元方回《梅雨大水》:“狐假虎威饶此辈,鼠穿牛角念吾民。”另参见动物部·走兽“虎威狐假”。
【犬吠白云】参见九流部·神仙“云中鸡犬”。唐杜甫《膝王亭子二首》之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乌龙】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会稽句章民张然,滞役在都,经年不得归。家有少妇,无子,惟与一奴守舍,妇遂与奴私通。然在都养一狗,甚快,名曰乌龙,常以自随。后假归,妇与奴谋,欲得杀然。然及妇作饭食,共坐下食。妇语然:‘与君当大别离,君可强啖。’然未得瞰,奴已张弓拔矢当户,须然食毕。然涕泣不食,乃以盘中肉及饭掷狗,祝曰:‘养汝数年,吾当将死,汝能救我否?’狗得食不啖,惟注睛舐唇视奴。然亦觉之。奴催食转急,然决计,拍膝大呼日:‘乌龙与手。”狗应声伤奴。奴尖刀杖倒地,狗咋其阴,然因取刀杀奴。以妇付县,杀之。”O指家犬,并常暗喻男女欢会。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横卧乌龙”。
【功臣狗】《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相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国:“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0喻武将。清赵黜愍忠寺石一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另参见人物部·将相“功狗”、人物部·将相“功人”。
【丧家狗】《史记·孔子世家》:“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日:‘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O喻失意落魄的窘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另参见人事部·贫贱“丧家狗”。【丧家狗】参见动物部·走兽“丧家狗”。唐卢全《冬行三首》之二:“可怜圣明朝,还为丧家狗。”
【狗盗】参见人物部·其他“鸡鸣狗盗”。唐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田文》:“下客常才不足珍,谁为狗盗脱强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6#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7:40 | 只看该作者
【狗续貂】《晋书·赵王伦传》:“(赵王化)乃僭帝位……其余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日:‘貂不足,狗尾续。’”0喻指以次续好。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世笑乌非鹊,吾怜狗续貂。”另参见人事部·谬误“续貂”。
【类狗】参见文明部·书画“画虎”。唐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夜犬】参见政事部·治理“夜犬不吠”。南朝梁萧纲《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黄犬】参见人事部·情感。黄大悲"。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
【黄耳犬】参见器用部·日用“犬书”。元张翥《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
【屠狗】参见人事部·贫贱“贩缯屠狗”。明刘基《夜坐有怀呈石末公》:“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忽续貂。”
【白兔】参见动物部·走兽“月兔”。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伺投兔】参见人事部·其他“守株”。宋黄庭坚《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兔藏三窟】《战国策·齐策四》:冯援在薛焚烧了孟尝君的债券。后孟尝君至薛,百姓夹道欢迎,“孟尝君顾谓冯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援日:‘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O喻指谋求避祸之道。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二首》之一:“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狡穴”。
【仓中鼠】参见人事部·志趣“李斯溷鼠”。唐韦庄《同旧韵》:“安羡仓中鼠,危同幕上禽。”
【周玉郑鼠】参见人事部·谬误“鼠璞”。宋陆游《无咎见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狐鼠】《晋书·谢鲲传》:“及(王)敦将为逆,谓谢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敦怒曰:‘君庸才,岂达大理。’出鲲为豫章太守,又留不遣,藉其才望,逼与俱下。”o喻指恶人倚仗势力,不便消灭。清钱谦益《赠万尊师》:“莫为社公频发怒,人间狐鼠正喧厄。”另参见政事部·贪佞“城社”。
【掘鼠】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掘鼠】参见政事部·忠直“苏武节”。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
【腐鼠】参见人事部·谬误“疑鵷雏”。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鵷雏竟未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7#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7:57 | 只看该作者
植物/草木
【三径草】参见地理部·城建“元亮径”。唐韦庄《同旧韵》:“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
【小草】参见政事部·议政“小草出山”。清袁枚《谢望山公赐素心兰》:“枚也如小草、公门久收贮。”
【斗百草】参见天文部·时令“斗草”。庸郑谷《采桑》:“何如斗百草,赌取凤皇钗。”
【池塘春草】参见人事部·睡梦“梦惠连”。唐韦庄《哭同会崔员外》:“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惜兰芳】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一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蓂荚】参见人物部·帝王“献荛蓂”。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达旧言怀感……赠二君子》:“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生刍】参见人事部一病死“生刍奠”。”庸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首山薇】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宋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颖川水。”
【拾芥】参见文明部·学识“拾青”。O喻极其容易。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誓将拾芥效,偿此三馀忙。”
【衔芦】参见动物部·飞禽“衔芦雁”。唐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仲蔚蒿】参见人事部·雅逸“张仲蔚”。唐李德格《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鹿蕉】参见人事部·睡梦“得鹿梦”。宋程先贞《迁山春事》之十四:“鹿蕉覆去当年梦,鲑菜持来此日欢。”
【楚昭萍】汉刘向《说苑·辨物》:“楚昭王渡江,有物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王者能获之,此吉样也。”’O喻吉祥之物,或喻珍贵果品。宋刘筠《樱桃》:“楚昭萍已破,韩嫣弹争投。”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楚江萍”。
【明珠薏苡】参见人事部·冤怨“意苡谗”。明贝琼《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
【商山芝】参见人事部·寿考“四老”。唐杜甫《喜晴》:“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陆机莼】 参见器用部·饮食“莼菜羹”。李商隐《赠郑说处士》:“越桂留烹张翰脍,蜀姜供煮陆机莼。”
【莼菜】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唐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禹东游便归苏台别业》:“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甘芹】《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蛰于口、惨于腹,众晒而怨之,其人大惭。”O喻情意真挚。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野人甘芹味,敢馈厌羊羫。”另参见人事部·情感“献芹”。
【三韭】参见人事部·贫贱“庾郎贫”。宋黄庭坚《大雷口阻风》:“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8#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8:17 | 只看该作者
【周颙韭】参见九流部·宗教“何肉周妻”。唐李商隐《题李上谟壁》:“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
【拔薤】参见政事部·清廉“任棠水”。宋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拔薤】参见政事部·清廉“任棠水”。唐吴融《和峡州冯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仙人芋】参见地理部·土石“白石”。北周庾信《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
【懒残芋】《宋高僧传》卷一九:“相国邺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隐南岳而潜察(懒)瓒所为,曰:‘非常人也。’……_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啗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啗芋之半以授焉。李跪捧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O咏宰相。宋陈与义《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胜事远公连,深心懒残芋。”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煨芋仙”、九流部·宗教“懒残僧”、人物部·将相“十年相”。
【盘中苜蓿】参见人事部·贫贱“苜蓿堆盘”。明王思任《辛西迎春大雪简文长集复次坡公韵》:“帐里羔羊谁唤酒,盘中苜蓿可骄盐。”
【拔葵】《汉书·董仲舒传》:“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日:‘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O指为官者不与民夺利。宋苏拭《次阳行先》:“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另参见人物部·官吏“楚相拔葵”
【惜园葵】参见人事部·情感“忧葵”。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国葵。”
【茱萸】参见天文部·时令“登高”。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O指隐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邵平田”、人物部·官吏“故侯”、人事部一雅逸“青门隐”。
【瓜代】参见武备部·军旅“瓜戍”。来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倒餐蔗】l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宋戴复古《送吴伯成归建昌》之一:“无因喑投壁,有味倒餐蔗。”另参见人事部·志趣“入佳境”。
【舟赠麦】参见器用部·车船“麦舟”。清赵翼《七十自述》之三:“孤露更谁舟赠麦,饥寒长自甑生尘。”
【飘麦】《后汉书·高风传》:“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商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O咏勤学。咀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梅黄山下》:“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漂麦雨”、文明部、学识“流麦”人物部·人杰“流麦土”O
【元亮秫】参见人事部·雅逸“陶家种秫”。明刘基《夏日杂兴七首》之二:“酿酒剩收元亮秫,换鹅时写右军书。”
【斗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之弟淮南厉王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乃不食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日:‘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瓒曰:“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春而共食也,况以天下之广而不能相容。”0喻兄弟相残。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汉谣”、人物部·帝王“尺布之谣”。
【周粟】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赠粟】参见伦类部·师友“指囷”。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煮豆燃箕】参见伦类部·亲眷“箕燃”、文明部·诗词“七步咏”。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9#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8:34 | 只看该作者
植物/花卉
【天女散花】参见九流部·宗教“散天花”。宋陆游《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成蹊】参见人事部。禀性“桃李自无言”。O喻指花事繁盛。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河阳一县花】唐白居易《白帖)卷七七:“潘岳为河阳令,满植桃李花,人号日‘河阳一枝花’。”o用作咏花之词,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另参见地理部·城建“花县”、人物部·官吏“潘令花繁”、政事部·治理“潘安县”
【笔生花】参见文明部·文具“生花笔”。宋惠洪《胥启道次韵见寄复和之》:“寄我三诗争妙丽,疑公曾梦笔生花。”
【随风花】参见人事部。其他“茵溷’。宋苏轼《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腰鼓催花开】参见文明部·礼乐“催花鼓”。宋苏轼《惜花》:“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解语花】参见人物部·妇女“解语花”。宋黄庭坚《饮润父家》:“一醉解语花,万事画地饼。”【解语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唐玄宗)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杨)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O喻美人聪慧可人。清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一个娇娃解语花,崎窗亲课秋宵读。”另参见植物部·花卉“解语花”。
【国香】《左传,宣公H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结,梦天使与己兰,日;‘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生穆公,名之曰兰。”O咏兰及其香气。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另参见人物部·妇女“梦兰”、人事部·睡梦“兰兆”。
【棣萼】参见伦类部·亲眷“棠棣”。唐杜甫《至后》:“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妆梅朵】参见人物部·妇女“梅妆”。唐白居易《新春江次》:“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罗浮】 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与语,但觉芳香袭人。至酒家共饮,有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0喻梅花。明岛启《题三香图》:“罗浮洛浦与潇湘,三处离魂一本香。”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罗浮美人”、人事部·睡梦“罗浮梦”。
【和羹】参见人物部·将相“和羹”。O借指梅花。唐徐夤《梅花》:“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和羹】《尚书·商书·说命下丶“王日:‘来汝说…··、著作酒m,尔唯曲$2若作和羹,尔唯盐梅。”O喻指宰相。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受赈新梁苑,和羹旧傅严。”另参见植物部·花卉“和羹”、器用部·饮食“梅羹”。
【陇头梅】南朝来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O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亦咏梅花。唐来之间《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另参见天文部·时令“一枝春”、伦类部·师友“寄梅”。
【武陵花】参见地理部·水流“桃源”。唐郑谙《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之一:“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金莲】《南史·废帝东昏侯本纪》:“(废帝)又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O喻美人小脚,或喻美人仪态,亦指美人。唐李商隐《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另参见植物部·花卉“金莲”、人物部·妇女“罗袜金莲”。【金莲】参见人体部·肢体“金莲”。宋杨亿《南朝》:“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庾杲莲】参见人物部·其他“莲幕”。唐李商隐《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白衣来】参见器用部·饮食“白衣酒”。O咏菊。唐李娜菊》:“黄花今日晚,无复向衣来。”
【罗含菊】《晋书·罗合传》:“(罗含)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O咏菊,或喻花主德行高尚。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罗含黄菊宅,柳挥白蘋汀。”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罗含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0#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8:54 | 只看该作者
植物/木本
【一瓢挂树】参见器用部·器皿“许由瓢”。唐徐夤《闲》:“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
【相思树】参见人事部·情感“相思树”。唐陆龟蒙《齐梁怨别》:“不知兰棹到何山,应倚相思树边泊。”【相思树】晋于宝《搜神记》卷十一:“宋康三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口之,论为城旦。……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家相望也。王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家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样木生于二家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0咏男女爱情。唐王初《即夕》:“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另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陵乌”、动物部·虫豸“韩蝶”、植物部·木本“相思树”、器用部·宫室“青陵台”。
【将军树】参见人物部·将相“大树旁”。唐杜甫《过采员外之间旧住》:“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庾公玉树】参见器用部·珍宝“埋玉”。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别各拉泪哭以长句》:‘’顾荣壁轸已摧绝,庚公玉树真埋藏。”
【八公草木】参见武备部·军旅“草木兵”。清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土李容前辈韵》:“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荷坚。”
【不材木】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雁”。O喻无才而得福。宋苏轼《宥老楮》:“湖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邓林】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Q喻树林。拄杖。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八:“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大夫松】《史记·秦始是本纪》:始皇泰山封禅,‘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O咏松树,或喻受恩遇。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另参见人物部·帝王“封五树松”、人物部·官吏“松大夫”。
【杨叶百穿】参见武备部·其他“百步穿杨”。唐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杨叶百穿荣公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王恭柳】《晋书·王恭传》:“(王)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0指人物品貌出众。唐李商隐《行至金中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庚杲莲。”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披氅”、器用部·衣冠“王恭鹤氅”、人物部·其他“鹤氅人”、人事部·雅逸“披鹤氅”。
【五株柳】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O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陶宅”、人物部·人杰“五柳先生”、人事部·雅逸“五柳闭门”。
【张绪柳】《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O指人谈吐风流,举止儒雅一宋陆游《小国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梦,心事肯付张绪柳4’另参见人事部·雅遗“灵和标格。”
【陶公柳】《晋书,陶侃传》:“(陶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倒:“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O咏柳,或喻军纪严明。宋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武昌柳”。
【柳生肘上】参见人事部·病死“柳生肘”、唐白居易《病眼花》:“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谢家轻絮】参见人物部·妇女“谢女”。唐李商隐《江东》:“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煅柳】参见人物部·圣贤“山阳煅”。宋苏轼《自笑一首》:“既似蜡屐阮,又如煅柳嵇。”
【三士桃】《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事景公,恃勇而无礼,晏子请求景公除去三人,并献计“请公使人少[饣鬼]之二桃曰:‘三人何不计功而食桃?”’于是三人论功争桃,以至“反其桃,挈领而死”。O喻指用计杀人。唐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另参见人物部·将相“齐相费二桃”、政事部·治理“二桃杀三士”。
【桃梗】参见地理部·水流“梗泛”。清吴伟业《戏咏不倒翁》:“却遭桃梗妍皮诮,此内空空浪得名。”
【桃李】参见伦类部·师友“桃李满天下”。O喻学生、弟子。唐李白《赠崔侍御》:“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1#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9:11 | 只看该作者
【道旁李】《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O喻指弃用或退隐。宋范成大《次韵葛伯山赡军赠别韵》:“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另参见人事部·隐逸“苦李”。
【东堂桂树】《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O喻指科举及第。唐崔子向《上鲍大夫》:“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另参见器用部·珍宝“片玉”、文明部,学识“郤诜第”、人事部。富贵“折桂新荣”。
【薪桂】《战国策·楚策三孔“‘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日:‘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下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O指物价昂贵、生活贫困。元萨都刺《题进士索士岩诗卷》:“羁旅燃薪桂,长吟出锦坊。”另参见伦类部·宾主“苏鬼”、器用部·珍宝“炊白玉”、人事部·贫贱“薪桂炊玉”。
【蟾桂】参见天文部·天体“蟾宫”。唐李贺《巫山高》:“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斗酒双柑】参见器用部·饮食“斗酒双柑”。【斗酒双柑】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日:‘往听黄鹏声。”’0指春游食物。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之十一:“斗酒双柑下,中有万古诗。”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斗酒双柑”。
【陆绩橘】《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O咏孝顺。唐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怀橘”。
【橘奴】《三国志·吴志·孙体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日:‘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除日,儿以白母,母日:‘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O代指橘,或喻微薄家产。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洲中奴长”、人物部·其他“家僮”。
【槐国梦】参见人事部。睡梦“南柯一梦”。元释善住《月夜》之四:“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焦梧桐】参见文明部·礼乐“焦琴”。唐贾岛《投孟郊》:“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甘棠】参见政事部·治理“棠树政”。唐刘禹锡《答椅州徐使君》:“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杜栎】《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见大栎树,“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满[氵换木],以为柱则蠢,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O喻能全身处世之人。宋苏轼《次韵送程六表弟》:“君才不用如涧松,我老得全似杜栎。”另参见人物部·其他“散才”、人事部·雅逸“散材”、人事部一寿考“寿栎”。
【樗栎】参见人物部·其他“樗散”。唐欧阳詹《寓兴》:“桃李有奇质,樗散无妙姿。”’
【桑下三宿】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宿恋”。宋苏轼《别黄州》:“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宋陆游《夜步》:“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清王士镇《论诗绝句》:“枫落吴江妙人神,思君流水是天真。”
【大椿】参见人事部·寿考“椿龄”。唐顾封人《月中桂树》:“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紫荆树】参见伦类部·亲眷“三荆”。唐杜甫《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暮庭春。”
【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W”。O指向朋友请罪、道歉。唐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认错赔礼。晋卢湛《览古丶“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孤鹤在枳棘】参见人物部·官吏“枳棘栖凤”。唐常建《赠三侍御》:“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班荆】《左传·襄公二六年》;“初,楚伍参与蔡太师于朝友,其子伍举(亦名“椒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获罪,‘“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以荆之枝叶铺地为席)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o喻知心朋友相遇而谈心、或喻思念家国。晋陶潜《饮酒》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另参见他类部·师友“班荆椒举‘’。
【棘刺造猴】参见九流部、杂技“猴雕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铜驼荆棘】参见人事部·情感“泣铜驼”。宋陆游《春晴》:“自笑此生余几许,铜鸵荆棘尚关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2#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9:28 | 只看该作者
【龙竹】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与之日:‘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O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绩《游仙四首》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葛陂”、动物部·鳞介“葛陂龙”、九流部·神仙“杖化龙”、器用部·日用“龙杖”。
【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0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另参见文明部·书画“墨君”。人事部·雅逸“何可一日无此君。”
【竹头】《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威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代蜀,又以(陶)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O指节俭而善于利用废物。宋陆游《北窗》:“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另参见人事部·禀性“陶公木屑”。
【竹林】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唐卢纶《送从叔程归西川幕》:“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伶化采】参见文明部。礼乐“伶伦吹”。O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孟笋】《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O喻孝亲。清袁枚《寄怀钱玲沙方怕予告归里》:“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孝笋”。
【柯亭竹】参见文明部。礼乐“柯笛”。南朝梁萧衍《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O喻做事先有成算。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胸有竹”。
【骑青竹】参见伦类部·师友“竹马”。唐杜甫《李司马桥成高使君自成都回》:“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湘竹】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潘岳果】参见器用部·车船“潘郎车”、人物部·人杰“玉貌潘郎”、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梅林止渴】参见人事部·谬误“渴望梅”。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狙公分栗】参见人事部·谬误“朝四暮三”。宋苏拭《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案,水伯知谗为出鲈”
【安期枣】 《史记·封禅书丶’‘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饮。”O咏仙道,或称美瓜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另参见九流部、神仙“如瓜枣“
【一斛槟榔】《南史、刘穆之传》;‘“(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一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匆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O喻不计前怨,或喻因贫困而遭戏弄。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食槟榔”、人事部·贫贱“泪向槟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3#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0:59:47 | 只看该作者
九流/神仙
【丁令威】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金元好问《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韵赋十首》之一:“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女娲】《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O喻指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唐陆龟蒙《杂讽九首》之四:“女蜗炼五石,天缺犹可补。”另参见天文部·天体“补天”、天文部·气象“天漏”、地理部·土石“女娲石”、动物部·鳞介“鳌足”。
【王子乔】参见动物部·飞禽“王乔鹤”。0喻指仙人。《古诗十九首》之十五:“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方瞳人】晋王嘉《拾遗记》卷三:“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0喻神仙道士。唐陆龟蒙《人林屋洞》:“自非方瞳人,不敢窥洞口丶’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方瞳”。
【龙伯国人】参见动物部回鳞介“钓鳌”。O指仙人。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尤伯国人罢钓鳌。”
【白石先生】参见地理部·土石“白石”。唐司空曙《送曲山人之衡州》:“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斥仙】参见天文部·气象“流霞”。①指人间之仙、宋陆游《书适》:“太平固自多遗老,独往何妨是斥仙。”
【太乙】参见器用部·日用“青藜杖”。清顾炎武《拟唐人五言八韵·班定远投笔》:“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
【冯夷】《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冯夷,水仙人,《淮南》言:冯夷得道以潜于大川也。”O指河神。唐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
【夸父】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唐杜光庭《怀古今》:“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后羿一射】参见天文部·天体“九日落”。清薛时雨《苦热行示王小初太守》:“十日并出天地焦,后羿一射骄阳消。”
【安期舄】参见器用部·衣冠“赤玉舄”。唐李白《赠张相镐》:“惟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
【阮郎千古事】参见人物部·其他“刘郎”。唐武元衡《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国访他源之事》:“莫问阮郎千古事,绿杨深处翠霞空。”
【投壶玉女】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唏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晋张华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0指得宠的佞臣或陪人嬉戏的女子。亦借指雷、电。唐李白《梁甫吟》:“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另参见天文部·气象“金壶电”、器用部·器皿“投壶”、政事部、贪佞“玉女”。
【灵胥】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O指诗神。来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阿香】参见天文部·气象“阿香雷。。宋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青牛真气】《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声,莫知所终。”司马贞《索隐》引《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今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O喻祥瑞降临,或指成仙得道、隐逸山林。唐王勃《散关晨度》:“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另参见地理部·城建“紫气关”、动物部·走兽“青牛”、九流部·宗教“五千言”、文明部·文章“青牛句”。
【青鸟使】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鸟”。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鸟使,邀人赤松家。”
【罗浮美人】参见植物部·木本“罗浮”。清赵翼《梅花诗》之三:“好同姑射称仙子,会到罗浮化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4#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1:25 | 只看该作者
【金华牧羊儿】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今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口。‘山东无羊也。’初平日:‘羊在耳况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日:‘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O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叱石’”、动物部,走兽“为羊”。
【修月手】参见夭文部。天体“玉斧修”。来苏轼《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洛川神】《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记》日: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曹)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人朝,帝示植甄后王楼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O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参见器用部·日用“甄后枕”。人物部·妇女“宓妃”、人事部·情感“宓妃留枕”。
【神女l】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神女2】参见器用部一珍宝“汉皋佩”。唐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素女】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唐李峤《瑟》:“伏盖初制法、素女昔传名’”【素女】《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大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0咏音乐曲调悲哀,或喻妇女心情哀怨。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韵仙人策,鸾歌素女弦。”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文明部·礼乐“素瑟”、人事部·情感“素女愁”。
【壶公】《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累,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日:‘子可明日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人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有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O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壶中日月”、九流部·宗教“壶中天地”、九流部·医药“悬壶”、器用部。器皿“仙壶’”。
【逐赤松】参见人事部·志趣“留侯志”。北周座信《寻周处士弘让》:“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
【乘槎客】参见器用部·车船“星槎”。O喻指游仙之人。唐李山甫《赠徐三十》:“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徐市】《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流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O咏求仙事,多含讥刺。唐李白《古风》其三:“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蓬莱”、地理部·水流“徐福空来”、人事部·谬误“远遣徐福”。
【黄石仙翁】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唐徐夤《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一:“昴星人杰当王佐,黄石仙翁识帝师。”
【彭尸】参见动物部·虫豸“三尸”。宋范成大《不寐》:“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
【散花天女】参见九流部·宗教“散天花”。O指佛家仙女。唐顾云《华清词》:“太上符箓龙蛇踪,散花天女侍香童。”
【萼绿华】南朝梁陶弘景《真浩》卷一《运象》:“尊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致火浣布巾一枚,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宿命时曾为师母毒杀乳妇,玄洲以先罪未灭,故令降滴于臭浊,以偿其过。与权尸解药。今在湘东山,此女已九百岁矣。”O指仙女,或喻美女。唐李商隐《无题》:“闻道阊门尊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嵇生不遭逢】-《晋书·嵇康传入“(嵇)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乍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O喻没有仙道之缘。唐胡曾《咏史诗·葛陂》:“莫道神仙难顿学,嵇生自是不遭逢。”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石髓空握”。
【湘妃】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湘妃独立九疑暮,汉女菱歌春日长。”【湘妃】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杜甫滩破行》:“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煨芋仙】参见植物部·草本“懒残芋”。清曹经沉《题仙山濯发图》:“绀宇更幽艳,中有偎芋仙。”
【嫦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O“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别称。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嫦娥孤栖”、九流部·医药“偷灵药”、人物部·妇女“月娥”。
【羲娥】参见天文部·天体“羲驭”。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椅摭星宿遗羲娥。”
【天钧】参见文明部·礼乐“钧天”。唐皮日休《上真观》:“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长房术】《神仙传·壶公》:“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0咏仙术,亦指赶路心情急切而倍道兼行。唐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遥凭长房术,为缩地山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缩地”。
【凫化舄】参见器用部·衣冠“凫舄”。唐宋之问《送合宫苏明府颁》:“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杖化龙】参见植物部·木本“龙竹”。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凫鬼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5#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1:54 | 只看该作者
【驱石】《艺文类聚》卷七九引《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O喻造桥有如神助。唐杜甫《陪李七司马造江上观造竹桥》:“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事到海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鞭石”、地理部·城建“秦桥”、人物部·帝王“秦王构石”。
【剑为龙】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O喻指脱俗成仙,或婉称人去世。唐韦庄《春云》:“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种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洛阳县人也。……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阪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壁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壁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O喻雪景,或喻田园之美。唐李商隐《喜雪》:“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另参天文部·气象“玉田”、地理部·土石“蓝田”、九流部·神仙“种玉”。
【乘龙】《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曰乌号。”O指仙去或帝王权臣去世,或指接近帝王、权臣。三国曹植《仙人篇》:“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鼎湖”、动物部·鳞介“鼎湖龙”、武备部·兵器“鼎湖弓”、武备部。兵器“乌号”、人物部·帝王“黄帝上天”、人事部·病死“鼎湖龙去”。
【乘鸾】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驾”。O也喻求得佳偶。唐赵嘏《代人赠别》:“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王京。”【乘鸾】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萧,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风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风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策声而已。”’0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观》:“高情帝王慕乘驾,组发初春玉叶冠、”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吹萧伴”、动物部·飞禽“‘秦凤”、动物部·飞禽“乘弯”。器用部·宫室“秦楼”、器用部·宫室“驾台”、文明部.I.礼乐“风萧”、人物部,妇女“秦娥”、人物部·妇女“弄玉”、人物部·其他“萧史”、人事部·死丧“凤归天”。
【乘鲤】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琢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琢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O指成仙升天。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鳖。”另参见动物部·鳞介“琴高赤鲤鱼”。
【雾术】参见天文部·气象“五里雾”。唐王勃《八仙径》:“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樵风】参见天文部·气象“朝南暮北风”。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归舟何虑晚,旦暮使樵风。”
【十二宫楼】《史记·封掸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汉书·郊祀志下》:“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应邵注:“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O喻仙境。唐施肩吾《清夜忆仙官子》:“三清官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十二城”、器用部·宫室“十二楼”。
【三山】参见地理部·土石“蓬莱峰”。唐许浑《长安岁暮》:“三山岁岁有人去,唯恐海风生自波。’”
【云中鸡犬】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土。是以道术之士,井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O喻仙家生活。唐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留歌扬帝归。”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淮南鸡”、动物部·走兽“犬吠白云”、人事部·病死“鸡犬无还”。
【五里仙雾】参见天文部·气象“五里雾”。o指仙境。唐李益《华阴东泉同张处土诸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井有丹砂】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一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之一:“一庵闭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华胥境】参见人事部·睡梦“华胥梦”。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如瓜枣】参见植物部·木本“安期枣”。宋苏拭《安期生》:“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苏耽宅】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o喻仙人居处。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6#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2:17 | 只看该作者
九流/医药
【肓医】参见人事部·病死“疾竖”。宋米$《寄薛郎中绍彭二首》之二:“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肓医。”
【活国医】《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不可为也,……’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O喻指良医或贤臣。宋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三首》之三:“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另参见人物部·官吏“上医”、政事部·治理“医国”。
【悬壶】参见九流部·神仙“壶中天地”。0指行医卖药。元张昱《拙逸诗》:“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不龟药】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漂洗绵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留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所用之异地。”O喻平凡之物也能起大作用,或指才非所用。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絖统暮江寒。”另参见人体部·肢体“龟手”。
【庞公采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庞公隐”。唐皇甫冉《赠郑山人》:“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偷灵药】参见九流部·神仙“嫦娥”。唐李商隐《常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韩康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卖药”。北周庾信《和张待中述怀》:“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
【廖井】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宋苏拭《和陶港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异常。”
【橘井】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苏耽)汉文帝时得道,“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奉养)。怕0便拜辞,母子欣欣。母日:“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日:‘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据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O喻孝事父母,或指仙丹妙药。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彬州》:“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苏耽井”、九流部·神仙“苏耽宅”、九流部·医药“橘井”。【橘井】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唐杜甫《人衡州》:“橘井旧地宅,仙山5;舟航。”
【肘后方】《晋书·葛洪传):“(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举尸人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O喻指医方地喻指仙道。唐韦庄《王道者》:“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肘后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7#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3:28 | 只看该作者
九流/杂技
【七札穿】参见武备部·兵器“七札贯”。元袁桷《秋围》:“七札巧穿谁矢直,六鳌连举我竿长。”
【五禽戏】参见动物部·飞禽“戏五台”。清袁枚《病起六首》之五:“学仙拟作五禽戏,弹指刚偿百日灾。”
【中肯綮】参见九流部·杂技“庖丁解牛”。O喻正中要害、关键之处。明杨基《皂角滩》:“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衣冠优孟】参见人物部·人杰“优孟”。清赵翼《文端师谕葬事毕余嘱其二子入京诗以志愧》:“衣冠优孟惭何与,剧喜师门免负薪。’”
【妙斫】参见器用部·其他“郢匠斤”。宋陆游《雨后殊有秋意》:“只叹鼻端无妙斫,岂知弦外有遗音、’”
【如皋射雉】参见伦类部·亲眷“射雉”。宋苏拭《和梅户曹会猎铁沟》:“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技艺十分精妙。“文惠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0喻指技能高超纯熟。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另参见人体部‘头面“目无牛”、动物部·走兽“无全牛”、九流部·杂技“中肯綮”’、器用部·其他“游刃”、人物部·其他“庖丁”、政事部·治理“解牛”。
【贯虱】参见文明部·学识“虱心穿”。唐李瀚《蒙求》:“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轮扁斫】《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日:‘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人,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O咏技艺精微、唐元稹《八骏图》:“车无轮扁析。辔无王良把。于另参见人体部·肢体“妙手”、器用部·车船“轮扁斫轮’”、文明部。学识“老斫轮”、人物部。其他“斫轮人”。~。。
【屠龙】《庄子·列御寇》:“朱汗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O喻指技艺华而不实。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另参见动物部·鳞介“龙屠”。人物部·其他“屠龙手”。
【敩鸡鸣】参见人物部·其他‘父鸣狗盗徒”。唐韩偓《故都》:“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敩鸡鸣。””
【猴雕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日:‘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因而问之,果妄,乃杀之。”O喻指欺诈、诞妄,或喻极难成就之事业。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斗巧猴雕刺,夸[走乔]索挂跟。”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棘端猴”。植物部·木本“棘刺造猴”。
【卜牛眠】《晋书·周光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0指风水好的墓地,可使后辈发达。朱桑则《寄运曲》:“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牛眠地”、动物部·走兽“眠牛”、人事部·病死“得牛眠"
【卜师】参见人事部·睡梦“梦非罴”。宋黄庭坚《读方言》:“卜师非熊罴,梦相解靡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8#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3:46 | 只看该作者
【成都卜】《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0指隐逸生活,或指占卜。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另参见地理部·城建“成都卜肆”、器用部·珍宝“卖卜钱”、人物部·圣贤“严平”、人事部·雅逸“终朝卖卜”。
【青囊卖卜】参见器用部·其他“青囊”。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相宅】参见伦类部·亲眷‘宅相”。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奇五十韵》:“理家烦伯舅,相宅尽吾兄。”
【食肉相】参见人事部·富贵“封候万里”。宋朱松《蔬饭》:“平生食肉相,萧瑟何足赖。”
【赌佩囊】参见器用部·其他“紫罗囊”。唐李商隐《寄怀韦蟾》:“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
【赌墅】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O喻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或指舅甥关系。唐孙元晏《晋·谢公赌墅》:“自从乞与羊昙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博簺】《庄子·骄拇》:“臧与毂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箧读书;问毂奚事,则博塞(一种赌博方法)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塞,也作簺。O喻指不务本业。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亡羊1”、人事部·谬误“臧毂亡羊”。
【斧边弈】参见器用部·其他“烂斧柯”。清魏源《关中览古·骊山》:“鹿争蕉中梦,柯烂斧边弈。”
【棋局消夏】唐张固《幽闲鼓吹》:“宣宗坐朝,次对官趋至,必待气息平均,然后问事。令狐绹进李远为杭州,上曰:‘我闻李远诗云:“长日唯消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仍荐廉察可任,乃许之。”O指休闲消遣。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
【棋覆】参见人事部·禀性“覆局”。唐张枯《题憎壁》:“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
【谢傅围棋】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九流部·杂技“赌墅”。清赵翼《读史》之三:“谢傅围棋虽故事,曹参醇酒是何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39#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4:08 | 只看该作者
九流/宗教
【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唐李周翰注:“应真,得真道之人。持锡杖而行于虚空,故云飞也。”O称誉得道高僧。唐戎昱《送僧法和》:“不知飞锡后,何处是恒沙?”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飞锡杖”
【支公放鹤】参见动物部·飞禽“放鹤”。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之二十四:“支公放鹤情相似,范泰论交趣不同”。
【心猿意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服。”唐敦煌变文《维摩洁经·菩萨品》:“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O指人心神不定。多存杂念。宋道潜《赠贤上人》:“心猿意马就羁束,肯逐方境争驰驱?”另参见动物部·走兽“心猿”、动物部·走兽“意马”。
【示劫灰】参见地理部、土石“劫灰”。唐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自有归期在,劳君示劫灰。”
【白足禅僧】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释昙始》:“释昙始,关中人于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义熙初,复还关中,开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O咏高僧。唐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另参见人体部·肢体“白足”
【半夜传衣】《景德传灯录》卷三。“逮夜,乃潜令人自碓坊召能行者人室,告曰;‘……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O指传法。唐李商隐《谢书》:“自从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传灯】参见九流部。宗教“传灯”。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衣钵相传】《旧唐书·僧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祛,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达摩赉衣钵航海而来,、……达摩传慧可,慧可尝断其一臂,以求其法;慧可传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O指传授学问、技能。金王若虚《论诗诗》:“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另参见器用部·衣冠“传衣”、器用部·器皿“衣钵”。
【论三车】《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长者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O喻指佛理、佛法。唐李白《僧伽歌》:“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另参见器用部·车船”三车”。
【杯渡】释慧皎《高僧传》卷一O:“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度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度岸,达于京师。”O喻指高僧。唐杜甫《题玄武掸师屋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另参见器用部·器皿“木杯”O
【龟藏】参见动物部·鳞介“龟藏六”。宋范成大《春晚卧病……而燕宫海棠已烂慢矣》:“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经传白马】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者,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帝梦金神,长六丈,项背日月光明,胡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o咏佛经寺庙等。明陈子龙《天台万年寺》:“僧赐紫衣坛卓锡,经传白马寄函金。”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白马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40#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1 11:14:33 | 只看该作者
【虎溪相送】供名《莲社高贤传》:“陆修静,吴兴人,早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至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①咏僧人。明吴廷翰《怀白云寺僧》:“几度南山不得归,虎溪相送迹应稀。”另参见地理部·水流“虎溪”。
【换鹅经】参见动物部·飞禽“换鹅”。来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之二:“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浮屠三宿】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宿恋”。清了日昌《子贞先生以诗素和已十五年不弹此调矣率尔呈政》;“浮屠三宿偶作缘、堂前问字无彭宣。”
【散天花】《维摩经·观众生品》:“维摩洁以身疾,广为说法。佛告文殊利师:‘汝诣问疾。”时维摩洁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O喻似花片纷飞。唐李群玉《恼自澄》:“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另参见植物部·花卉“天女散花”、九流部·神仙“散花天女。
【懒残僧】参见植物部·草本“懒残芋”。清吴雯《陪五厘先生宿白茅寺七首》之二:“开樽清白吏,烧芋懒残僧。”
【五千言】参见九流部·神仙“青牛紫气”。O指《道德经》。唐李群王《别尹炼师》:“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
【守庚申】参见动物部·虫豸“三尸”。唐温庭筠《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风卷蓬根屯戊巳,月移松影守庚申。”
【青囊秘篇】参见器用部·其他“青囊”。唐陈子昂《赠严仓曹乞推命录》:“闻道沉冥客,青囊有秘篇。”
【壶中天地】参见九流部·神仙“壶公”。0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谒大巫】《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O喻学问、技艺相形见绌。唐杜甫《赠韦左丞丈》:“不谓矜徐力,还来谒大巫。”
【何肉周妻】《南齐书·周颙传》:“(周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菜,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寥。’文惠太子问顾:‘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顺日:‘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日:‘所累伊何?’对日:’周妻何肉。’”O指修行中有所难舍。明袁宏道《赠虞德园兄弟》:“台宗贤教谁能识,何肉周妻到底疑。”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周妻”、植物部·草本“周颙韭”、器用部·饮食“何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6-18 22:18 , Processed in 0.508400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