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查看: 13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流人物] 梦断吴越西施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内容来自互联网,侵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沙发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8 21:21:25 | 只看该作者
人物简介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汉族,今浙江苎萝村人(在诸暨城南)。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成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 醉杨妃”。

人物点评

  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萝地区)。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对西施最终是生是死的结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板凳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8 21:21:42 | 只看该作者
一、沉海说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神品。
  二、隐居说
  这种说法也是十分风行,最早它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里面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明代的陈耀文《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三、落水说
  或许是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四、被杀说
  这种说法可以说纯粹来自传说了。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四个版本中,沉海说和隐居说流传最广,而且相关的证据资料也最多。
  “沉海说”的理由是:
  《墨子•亲士》篇中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其中“西施之沈”的“沈”在古代就是“沉”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逸篇》中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修文御览》转引《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明代杨慎《太史升庵全集》卷六十八《范蠡西施》录《修文御览》所引《吴越春秋•逸篇》之文亦云:“吴王败,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在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中,也是对西施被沉江而死有很多的描绘。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隐居说”的理由是:
  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它的记载是“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吴王大悦。”,这和《吴越春秋》类似,但结局不同,认为“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对于西施和范蠡隐居,古人的诗词中也有很多描述。像李白的《西施》诗里就写道:“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苏轼的《水龙吟》词里也写道:“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杜牧《杜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是同时代的作品,但在记载西施的结局上却也迥异,这是西施结局出现不同版本的开端。至于以后历代古诗词中出现西施结局的不同说法,均是以此为依据的以讹传讹。笔者认为,确定“沉海说”与“隐居说”哪个更有道理,必须查阅更早些的作品,同时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两个概念:一是对《墨子》中“西施”的理解,一是对“鸱夷”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地板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8 21:21:58 | 只看该作者
 一是对“西施”的理解。“沉海说”认为,比《吴越春秋》和《越绝书》更早的《墨子》里,明白地写着“西施之沉”。从墨子的所处年代来看,他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前376年,而越灭吴在公元前473年,墨子略晚而已。墨子出生并成长于春秋末期,即吴越故事的尾声阶段,又是紧邻吴越的鲁国人,或耳闻或目睹吴越故事的壮烈活剧,当是最权威的见证人。他的记载应该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但笔者以为,《墨子》中的西施是先秦知名度很高的一个美女,不仅《墨子》中提及,《庄子》、《孟子》、《韩非子》、《管子》中也都提到了西施,因此断定这个西施跟吴越争霸时的西施是不同的两个人(详见《西施虚实考》)。《亲士篇》写道:“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赏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其中提到的比干、孟贲、吴起,在司马迁《史记》中都有记载,可以断定历史上都确有其人,以此推论,西施也应该确有其人。但司马迁在写到与吴越争霸相关的人与事时,却只字不提西施,这就证明《墨子》中提到的西施不是吴越争霸时的西施。
  二是对“鸱夷”的理解。“鸱夷”是什么意思?“鸱夷”本指夏商时青铜所制的鸟形盛酒容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多用皮革制成袋囊以盛酒,但仍称之为“鸱夷”。清人黎士宏《仁恕堂笔记》记载:“秦巩间人,割牛羊去其首,剜肉空中为皮袋,大者受一石,小者受二三斗,俗曰混沌,即古之鸱夷。”所以鸱夷的意思就是用一整张牛羊皮做的皮袋。“沉海说”理解“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并继续引证《吴越春秋•夫差内传》里面的记载:“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这段话中的“鸱夷”是伍子胥的代称,伍子胥死后,被装在鸱夷之器里投江。照此理解,延伸出西施是被越王献给吴王的,吴亡后,越王把西施沉江,随伍子胥去了,而不是随范蠡泛舟五湖。但笔者依然以为,《吴越春秋》是野史,其所记并不是历史的真实。以此为据并不可信。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鸱夷”,杜牧认为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因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笔者以为,以“鸱夷”借代范蠡是成立的,因为范蠡隐居,图的是隐姓埋名,不让越王追杀,他不可能取一个与西施之死、与伍子胥之死联系在一起的“鸱夷”这样醒目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5#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8-8 21:22:14 | 只看该作者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韵译】: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
  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简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
  西 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5-13 00:16 , Processed in 0.38461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