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古风·演绎·江湖

 找回密码
 入世江汉(邀请注册)
搜索
楼主: 白薇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传承] 草药大全

[复制链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1#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05:45 | 只看该作者
昆布
昆布为少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商品来源主要有昆布(鹅掌菜)、裙带菜及海带三种,均作昆布药用。
1、昆布
别名:鹅掌菜。
来源:为海产褐藻类翅藻科多年生植物昆布的干燥的叶状体。
产地:主产于浙江、福建。
性状鉴别:叶状体卷缩成不规则的团块,全体呈黑棕色或深棕色。表面被有白色盐霜,革质而硬脆。用水浸软后,完整者长30~50厘米。固着器呈分叉的树枝状。柄部圆柱形,近叶片部渐扁平。叶片轮廊呈卵圆形,羽状深裂。革质柔滑。表面有细纵皱纹,中央部分稍厚,两侧裂片长舌状,有锯齿或全缘。气腥,味咸。
主要成分:含碘、昆布素(多糖类)、藻胶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褐藻氨酸。
药理作用:①软坚散结,消痰清热,用于治疗瘿瘤。可能与其所含碘化物有关,因碘为甲状腺素主要成分,碘摄入不足能导致甲状腺素不足,引起甲状腺肿大(瘿瘤),而内服昆布能补充碘的摄入量,纠正甲状腺素不足,从而使肿大的腺体逐渐缩小,甚至消散,所以说它能软坚散结。
②降压。据最近研究,海带提取物所含之褐藻氨酸为一降压有效成分,动物实验证实有轻微降压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瘿瘤(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对早期增生性肿大有一定效果,但需长期(3月~半年)坚持服药,常配海藻,方如海藻玉壶丸加减。
又治慢性颈淋巴腺炎,常配夏枯草、牡蛎等,方如昆布消疬汤。
又可用于防治高血压、煎汤常服。
用量:6~9g。
处方举例:昆布消疬汤:昆布9g、海藻9g、夏枯草15g、牡蛎30g(先煎)、柴胡6g、白芍9g、陈皮6g,水煎服。
2、裙带菜
来源:为褐翅藻科植物带菜干燥的叶状体。
产地:主产于辽宁、山东、浙江。
性状鉴别:形状与上种相似,用水浸软后,可出大量粘液。完整者长20~100厘米,叶片轮廓长卵圆形,羽状深裂。质薄柔滑,半透明极易剥离成两层,叶中央有一条肥厚的筋脉,裂片长舌形,全缘。气腥,味咸。
3、海带
来源:为海带科一年或二年生大形褐藻类海带科植物海带干燥的叶状体。
产地:自然生长的海带分布限于辽宁和山东两个半岛。人工养殖的已推广到浙江、福建、广东沿海。
性状鉴别:叶状体多纵叠捆成把,全体绿褐色或黑褐色,少有棕黄色。表面被有白色盐霜。革质而硬脆或质薄而脆。用水浸软展开后,完整者长达1米~6米,宽7~20厘米以上,固着器呈叉状分歧。柄部粗短,下部圆柱形。叶状体长带状,革质或质薄柔滑,半透明状,中部较厚。由中部向两侧渐薄。全缘或有波状皱褶。气腥,味咸。
以上三种均以色黑褐,质厚,无砂石者为佳。
炮制:切咀,生用。
效用:同海藻。
注:①大部分地区习用的昆布为上述三种,常混同药用,但以昆布为正品。
②广东习用的“昆布”,别名海白菜,为绿藻类石莼科植物石莼及孔石莼的干燥叶状体。呈不规则的片状,黄绿色、质薄如纸,较易破碎。用水浸软后呈膜状薄片,似干白菜叶。气腥,味微咸。河南、福建、湖北少数地区也以之作昆布代用品。据《海药本草》记述本品:“主风秘不通,五隔气,并脐下结气,煮汁饮之,湖人用治疳疾”。与昆布疗效不同。
③湖南习用之昆布为萱科藻类植物鹅肠菜干燥的叶状体。呈不规则团块,棕褐色或褐色。质薄脆,用水浸软展开呈长带形,长10~40厘米,宽1~2.5厘米,丛生于一盘状固着器上。气腥,味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2#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06:29 | 只看该作者
葫芦茶
别名:田刀柄、剑扳茶。
植物名:葫芦茶。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分枝,亚灌木状草本或灌木。生于市郊,丘陵地灌木丛中。
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洲和我国西南和南部,广州附近郊外常见野生。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季。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微凉、味甘淡。
功能:清热消滞。
主治、用量和用法:
1、积滞肚痛: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
2、伤风食滞咳,配伍用;
3、尧虫: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
4、食滞:久煎代茶,日饮多次。
附录:(叶)预防咸鱼生虫,将叶方在咸鱼腮部,则不生虫,有虫者自附于叶上,便于除去。
(根)治内伤咳:干用1至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方歌)清热消积葫芦茶,食滞肚痛有渣拿,根头可治内伤咳,瘦肉同煎效不差。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验方选集第一集》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导:曾用葫芦茶消退慢性肾炎水肿54例,完全消退者37例,减轻者8例,无明显改变者7例,无效者2例,方法:每天2次,每次1两,加水煎一小时服。
辣蓼
别名:水辣蓼。
植物名:红辣蓼。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或披散柔弱草本,生于路旁,田野间,性喜湿润,耐旱。
分布:广东、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入药部分:根部。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水塘边、涌边。
性味:性平、味辛。
功能:散瘀、解肝郁,去湿毒,止痢。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痢疾: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2、皮肤疥癫:干根1至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连服3~4剂;3、肠部痛:干根1至2两,猪粉肠适量,清水煎服;4、胃痛:用法同上。
附录:(全草)治皮肤痕痒:生干合用,煎水后加盐少许,洗患处。
(叶)1、治跌打肿痛:用生叶适量捣烂,加酒煮热,敷患处。
2、治外伤出血:晒干为末,撒布患处。
(旱辣蓼)性味辛温,治痢疾,外洗治皮肤痕痒,捣烂加酒煮敷跌打肿痛,因其性辛烈,一般喜用水辣蓼。
参考资料:《中华内科杂志》(1960年第4号)解放军421医院报告:辣蓼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86例,治愈率达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3#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08:46 | 只看该作者
莱菔英
【中药概述】
莱菔英为十字花科覃本植物萝卜的茎叶。辛,苦,温。
1.消食导滞:用于治食滞不消,胸膈痞满作呃等症。还有清咽和胃的功能。
2.理气散结:用于妇人乳结,乳汁不通,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等。水煎服或入剂,或单独应用。
【化学成分】
含精油(ESS.OLL),维生素A及多量鞣质等。
【用量用法】
本品20——38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老虎脷
古籍名:雷公藤《本草纲目拾遗》。
别名:大猫脷。
植物名:杠板归。
生长环境:本品为披散或扳援状草木。生于村边、坡地、河边、溪边、及灌木丛中,性较喜阴。
分布:广东各地及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凉、味酸。
功能:清热。
主治、用量和用法:1、癍痧热,配伍用;2、伤寒夹色,配伍用;3、天疱疮:生干可用。煎水洗患处;4、疮疖:用法同上;5、肺燥咳:干用1两,蜜枣4枚,清水煎服;6、皮肤痕痒:生干可用,煎水洗患处。
验方1 (治癍痧热症方)老虎脷、蛇泡簕、路兜簕、岗梅根、山芝麻、海金沙藤、鬼羽箭、榕树须各5钱、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之榕树须、鬼羽箭、老虎脷能解表疏散外邪;岗梅生津止渴;海金沙藤、路兜藤、蛇泡簕、山芝麻利小便清肺胃里热而解毒。如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用之较为适合。
           (方歌)癍痧热症夹色方,海沙岗梅虎脷当,芝麻蛇泡路兜簕,鬼箭榕须煎服康。
验方2(治天疱疮方):老虎脷、飞扬草、天芥菜,各等分,清水适量,煎洗患处。
           (方解)天疱疮为热毒之病,皆因脾胃湿热转化而成。方中芥菜清凉解毒;飞扬草、老虎脷收敛水湿,有止痒作用,煎水外洗,欲使邪从外透,为良好之外洗方剂。
           (方歌)天疱疮殇痛且红,老虎脷吞疮疖脓,天芥飞扬煎水洗,红痛脓水一扫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4#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09:13 | 只看该作者
狼毒
狼毒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毒草类。
别名:续毒,川狼毒,白狼毒。猫儿眼根草。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材狼毒戟,月腺大戟的根。均为野生。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狼毒为瑞香狼毒的干燥根,呈圆锥形至长圆柱形,稍扭曲,长7~30厘米,直径2~7厘米;根头部留有地上茎残基。外表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及横生的细长皮孔,有的残留细根。栓部剥落后,露出柔软的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心木质部黄白色,外圈韧皮部白色,呈纤维状,气微、味微甘、微苦而辣。
狼毒大戟:干燥的根呈圆柱形,直径约4~7厘米,厚约0.5~3厘米,偶有达7厘米者。表面黄棕色或淡棕色。栓皮成重叠的薄片状,易剥落。断面不平坦,有暗棕色与黄白色相同的明显同心环。质轻,易折断,断面粉性,水湿后有粘性,撕开时可见粘丝。气微,味甘,并有刺激性辣味。
月腺大戟:本根与狼毒大戟的根相似,唯切面的同心环纹颜色较浅,不如狼毒大戟根明显。以水湿之不显粘性。
主要成分:瑞香狼毒的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类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可能还含蒽甙。
狼毒大戟:根含树脂10.46%及1%~2%硬性橡胶。
功效与作用:从瑞香狼毒中提得一种狼毒甙,原称川狼毒素的抗菌物质,并称其毒性很低。狼毒煎剂灌胃6克(生药)/公斤,可提高小鼠痛阈20%~50%(电击鼠尾法及热板法)。叶、根中可能含有蒽甙,能增强小肠蠕动,可治疗便称。
狼毒大戟的根可用以杀蛆,灭孑孓。20%的煎剂对麻醉犬的呼吸、血压及离体蛙心、肠管均无作用。
炮制:切片,醋制。
性味:苦、辛、平、有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逐水祛痰,破积杀虫。
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临床应用:狼毒有大毒,非恒用之品,惟质实气壮,积聚、心腹胀如鼓者用之。
1、治卒心腹症坚,两胁下有气结者,常与附子等配伍,如狼毒丸。
2、治一切食积、痰积、虫积、气结、痞块疼痛、胸膈肚腹膨胀、饮食不消等,狼毒研末单用,或做丸服。对于淋巴结核未破者,狼毒煎水洗也很有效。
此外,狼毒煎鸡子服,可治疗胃癌,肝癌、肺癌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等,临床报道,曾用上法治疗上述疾病25人,均有疗效。但有恶心、呕吐及轻度腹泻,没有发现肝、肾及神经方面不良副作用。
使用注意:狼毒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用量:内服:煎汤,1~2g;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涤或研末调敷。
处方举例:1、狼毒丸(《圣惠方》)治积聚,心腹相连腹痛,心腹胀如鼓者:醋制狼毒120g,制附子90g,防葵90g,上药捣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以粥饮下5丸,以利为度。
2、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治睾丸结核:狼毒、核桃、白矾各等分,烧存性,共研细末。每日一次,每次4g,开水送服。
注:(《本草纲目》)所载的狼毒,系瑞香狼毒的根,故应以此为正品。但目前多数地区所用的狼毒,为大戟科植物,叫白狼毒。此外,广东以木芋头的块茎切成薄片,作狼毒入药,应注意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5#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09:39 | 只看该作者
莱菔子
莱菔子为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
别名:萝卜子、罗苋子、罗卜子、卜子。
来源: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莱菔(水罗卜、汴罗卜、青罗卜、白卜萝等多)的成熟干燥种子。均为栽培。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种子呈类圆形略扁。长径2.5~4毫米,短径约2~3毫米,厚约1~2毫米。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一侧有数条纵沟纹,种皮薄,内含黄绿色子叶两片,富油质。气微味微辛。以颗粒大饱满均匀红棕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消食、化痰、下气、定喘,其原理为健胃、祛痰。
炮制:炒用。
性味:甘、辛、平。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降气定喘,化痰,消积。
主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腹胀满,痢疾后重。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肠胃积滞,适用于有腹胀、肠鸣、嗳气吞酸、腹泻后重等症状者,常配山楂、麦芽、神曲等。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利用莱菔子的破气导滞作用,加入大承气汤中,加强消导作用,方入加味大承气汤。
2、用于治疗咳嗽痰喘,对慢性喘息性气管炎见证偏热、偏实者较合适,取其有化痰而降气的作用,从而减轻喘嗽,配苏子、白芥子等,方入三子解喘汤,或配白果、陈皮、熟地等。方如莱菔白果汤。
使用注意:1、莱菔子用于降气消食时宜炒用,用于化痰定喘时宜生用。一般情况下也可生、熟各半。
2、久服莱菔子,恐其破气较甚,可酌加北芪、白术等调补;
3、前人有谓服人参、党参者忌用莱菔子。但实际上两者并非配伍禁忌,合用后不会产生什么剧烈反应;只不过是人参、党参补气,莱菔子破气,体虚者既已服参,如又服莱菔子,恐其会抵消补气作用而已。
用量:3~9g。
处方举例:莱菔白果汤:莱菔子9g,白果9g,熟地18g,陈皮6g,杏仁9g,水煎服。
附:地骷髅
本皮为莱菔子成熟后,拔出地下枯瘦多筋无肉的萝卜,洗净晒干后亦供药用,名枯萝卜(仙人头)。味甘性平,如肺经。功能:利水消肿,宣废气。主治:肺痈,解煤气中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6#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10:02 | 只看该作者
老桑枝
植物名:桑。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生于较潮湿肥沃土壤上。
分布:我国中部和北部都有,广东以中部栽种较多。
入药部分:老茎、枝、皮、叶、果、寄生及桑虫亦可入药用。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凉、味淡涩。
功能:去骨火、退热、清肝、明目。
主治、用量和用法:1、风湿骨痛:过江龙1两、东风桔1两、桑枝2两、枸杞头1两、水五碗,煎成一碗服;2、湿火,配伍用。
验方:(治湿火骨痛、脚痛、关节痛方)老桑枝2两、白茅根1两、石螺1斤、清水六碗,煎成一碗半服。
(方解)湿火乃因湿火热而成。本方白茅根甘寒能除伏热;老桑枝、石螺去郁湿之火,通利关节。湿去热除,骨痛自止。
(方歌)湿火筋骨关节疼,老桑枝与白茅根,石螺同煲须带壳,除湿去热本方珍。
附录:(果)明目益肾养颜:每次用5钱至1两,煲水作茶饮。(果即桑椹)。
(叶)凉血解热、治眼热:桑叶1两、白豆1两、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皮)清肝肺热、利水、去湿、消肿。
(寄生)妇人安胎、产后口渴作茶饮。
(桑虫)治麻痘毒:每次用一条,捣烂,加盐少许,冲滚水热服。
参考资料:《广州市中医验方选集第一集》治风湿骨痛验方:老桑枝1斤、白酒1斤,先以老桑枝在锅上炒至干脆,以酒徐徐洒之,洒完为度。乃以清水十五碗,煎至四碗,分二天服完。几天后则渐轻松全愈,屡效。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治高血压验方:桑树的主根3钱,水煎当茶,饮后脑子清爽,血压降低,无不良反应。
《中医验方汇编第二集》治鹅口疮验方:鲜桑珠粗枝1条,在一头上挖一个槽,将明矾一块放在里面,在火上煅烧成枯矾,研成细末,撒敷在患处。
[发帖际遇]: 白薇子诗会表现出彩被天字玖玖陆录入文兴十一载高才卷,纹银+1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7#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11:11 | 只看该作者
老鼠拉冬瓜
别名:老鼠拉金瓜。
植物名:马交儿。
生长环境:本品为柔弱草质藤本,生于荒地灌木丛中,常缠绕灌木上。
分布:我国南部,广州附近可见。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郊外荒地。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清肝肺热、祛湿、利小便。
主治、用量和用法:1、湿火骨痛、脚痛: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2、眼热: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3、喉痛,配伍用。
验方1:(治眼热方)老鼠拉冬瓜、犁头草、路边菊花、桑叶各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眼热每因肝肺风热上乘,治以疏丰清热为主,本方老鼠拉冬瓜、犁头草、清肝肺热;路边菊、桑叶、疏风清热明目、风热已治,眼热自除。
(方歌)肝肺风热眼痛成,老鼠冬瓜桑叶呈,路边菊合犁头草,热散风疏眼复明。
验方2:(治喉痛方)老鼠拉冬瓜1两、篱栏1两、清水二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老鼠拉冬瓜、篱栏藤清肝肺热,善治喉痛、凡肺火上炎,喉肿咽痛、嘶哑失音,用之甚效。
(方歌)热肺声嘶火上炎,老鼠拉瓜篱栏缠,凉肺清肝火下降,喉疼咽痛自安然。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验方交流汇编》云浮六合诊所治眼红起膜方:老鼠拉冬瓜2两、煮猪瘦肉食,连汤饮之有效。

簕茨菇
别名:天策菜、簕藕。
植物名:刺芋。
生长环境:本品为粗壮、有刺草本,生于山谷阴湿地方。
分布:印度、婆罗洲和我国南部。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涌边、海滩边。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天泡疮:用干根适量,煎水外洗;2、痰火核:用干根5钱至1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方歌)痰火结核天泡疮,簕茨菇根好帮忙,或服或洗依法制,清热解毒保平安。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选集第一集》广州中医学院介绍治颈淋巴结核验方:簕茨菇5钱、老鼠簕5钱、风栗壳5钱、浙贝母5钱、罗汉果一个、千层纸3钱、夏枯草3钱、白花鬼灯笼5钱,共服三十天为一疗程,有消结散肿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8#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11:57 | 只看该作者
簕苋菜
别名:假苋菜。
植物名:刺苋。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生于荒地旷野或园地。为一年常见的野草。
分布:广东各地及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荒地。
性味:性微寒、味甘淡。
功能:清大肠热。
主治、用量和用法:1、疴痢:生用2~4两,或干用1~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2、疴血:用法同上;3、痔疮:干根1~2两,清水煎服并用叶煎水熏洗攻门;4、湿热肚痛:干根1~2两,清水煎服;5、小便刺痛用法同上。
(方歌)下痢疴血小便痛,湿热扭肚痔疮红,簕苋菜头煲瘦肉,诸症均疗治有功。
参考资料:《广州市中医验方选集节第一辑》一德卫生所以干簕苋菜头合剂,治红白痢处方:干簕苋菜头6钱、红铁树叶3块、铁树草5钱、火炭母8钱、扭肚藤1两、夜香牛5钱、木棉花3钱、水煎冲结糖服。

雷公仔
植物名:雷公果。
生长环境:本品为中乔木。多生于密林中。
分布:广东和广西。
入药部分:果。
采集期:秋季。
采购地点:从药材公司购入。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化气、止咳、除痰。
主治、用量和用法:1、小肠气痛:5钱至1两,加猪瘦肉适量,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2、咳嗽多痰:用法同上;3、湿热腹痛:干用1~2两,打碎,清水煎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29#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13:15 | 只看该作者
雷丸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多孔均科植物雷丸菌的干燥菌体。野生,寄生于腐朽的竹根上。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团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5厘米。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略显粗糙,有网状皱纹。质坚重,不易破碎。断面牙白色,角质,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层纹相交错,呈颗粒集结样花纹。气无,味淡。以大小均匀,坚实沉重,外皮黑褐色,内碴牙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溶蛋白酶(约3%),为驱虫有效成分。
功效与作用:杀虫(主要为绦虫),口服后被绦虫体所吸收,通过溶蛋白酶作用,使虫体蛋白质分解破坏,虫头不再附于肠壁而排释。此外,体外试验又能灭猪蛔虫、蚯蚓和水蛭。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肠、胃经。
功能:杀虫。
主治:小儿疳积,虫疾腹痛等症。
临床应用:为驱绦虫常用药,对驱钩虫也有一定帮助。但对蛔虫、鞭虫疗效不高。
1、治绦虫,对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都有一定疗效。可用雷丸粉。
2、治钩虫,单用或配榧子肉、槟榔等。
使用注意:1、本品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故不入煎剂,用粉剂以冷开水调服。
2、副作用极少,偶有轻度恶心。
3、雷丸本身含大量镁,有通便作用,服后一般不要另用泻药。
用量:粉剂一日量30~60g,分2~3次。用糖水送服较好。
处方举例:雷丸粉:雷丸粉45~60g(一日量),加少许冷开水把粉末调成膏泥样或糜粥状态,分3次口服,连服2~3天。
注:1、本品含一种蛋白酶,能破坏绦虫及囊虫虫体,达到杀灭的作用。此外对钩虫、蛔虫也有杀灭作用,临床报导用于治疗脑囊虫病获得满意效果。
2、本品所含蛋白酶,溶于水,加热至60℃,半小时后或在酸溶媒中失效,在碱性溶媒中作用最强。宜为丸散服,不宜煎煮。日用量6~18g。
[发帖际遇]: 白薇子中秋节吃月饼不小心吃坏肚子,拉稀三日,纹银-1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0#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13: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一 于 2015-7-10 11:15 编辑

犁头草
古籍名:玉如意《本草纲目拾遗》。
别名:犁咀菜、玉如意、犁口草。
植物名:长萼堇菜。
生长环境:本品为簇生草本。为一种常见野草,喜生于阳光充足的荒坡草地或田基边、园地等地方。
分布:广东各地及我国西南地区。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家种、或野生山岗湿润第。
性味:清肝热。
主治、用量和用法:1、眼热红痛,眼起红筋;生用捣烂,敷眼,或生用5钱,加猪瘦肉煎水服;2、乳痈,配伍用;3、热毒大疮,生用加片糖捣烂,外敷患处。
验方1:(治乳痈方)犁头草5钱、半边莲5钱,捣烂冲热酒饮,其渣敷患处。
(方解)本方犁头草清热消肿;半边莲活血疏峰解毒;冲热酒饮而行气,使邪无不散,取其药渣外敷局部,为内外兼治之法。
(方歌)犁头草能治乳痈,半边莲捣热酒冲,饮后用渣敷患处,肿消毒解乳痈松。
验方2:(治眼热肿痛方)犁头草5钱、珍珠草5钱、清水二碗半,煎城一碗服。
(方解)本方犁头草清肝散热;珍珠草清肝经风热,合为散风治眼热良方。
(方歌)风热眼痛红又肿,珍珠犁头用全草,热散风除眼复明,疾愈方知两样宝。
参考资料:《纲目拾遗》玉如意、剪刀草、大风草、分红白花两种,白花者入药为佳,家种亦有紫白花两种,白花为地丁,即剪刀,紫花者为金剪刀,功效同,治乳痈、疔疮、儿背生泡、脚上生疮,乱孔入蜂巢,痘儿气急,又谓家种如如意草为真玉如意,野生者是银剪刀,性劣。

篱栏
别名:连篱子、过天网。
植物名:篱栏。
生长环境:本品是一年生,柔弱。缠绕植物。生长旷地上或堤岸上,缠绕于他物。
分布:广东以中部、南部较多,此外广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和非洲。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全年均有,秋冬者佳。
自采地点:郊外荒地、田园。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清暑热、清肝热。
主治、用量和用法:1、外感发热: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2、白喉、喉痛:用法同上;3、眼热: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
验方:(治暑热方)篱栏1两、狗肝菜1两、鲜莲叶1件、海金沙藤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篱栏、鲜莲叶清暑热,狗肝菜、海金沙藤清肝利尿、热去暑清,其病自去,感冒邪者,用之适合。
(方歌)清暑解热羡篱栏,金沙莲叶狗肺烹,四碗煎成一碗服,清凉还胜入海滩。
附录:(果)1、治喉痛:干用,加冰片为末,吹喉。
                        2、治眼热: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
                        3、清肝热: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1#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15:37 | 只看该作者
连翘
连翘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现商品有青连翘、老连翘两种。原植物为一种。
别名:青壳、连召、老翘。
来源:为木犀科多年生落叶灌木连翘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青壳)和成熟后的果壳(老翘)。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山西、河南,此外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山东等省亦产。
性状鉴别:青翘,蒴果,狭卵形。长约1.5~2.5厘米,中部直径约6~10毫米。顶端尖,微开裂或不开裂,形如鸟喙。基部有短柄或已脱落,表面绿褐色,两面各有纵沟纹一条和多数凸起的微笑黄白色麻点。外壳略坚脆,易开裂,壳内含种子多枚,黄绿色,着生于中间纵隔膜上。种子略呈长棱形 ,一侧有膜翅,含粘油质。气微香,味苦微辛。
老翘:形态略与青翘相同,唯已成黄棕色或灰黄色。多开裂或已裂有两瓣,种子多已脱落。气微,味微苦辛。不含粘优质。
青翘以果实完整,均匀,青绿色,无枝梗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连翘酚、齐墩果酸,以及一种甾醇化合物并含有大量维生素P。
功效与作用:1、抗菌。有效成分为连翘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抗菌效力最大。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疗效。
2、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3、强心、利尿。有效成分为齐墩果酸。
炮制:生用。
性味:苦、微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功能:清心解热,消肿散结,利尿。
主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初起。烦热神昏,痈肿疮毒,瘰疠等症。
临床应用:为治疗热病和疮痈的重要药物。
1、用于外感或热病初起,症状较轻者。常配金银花等,以协助解表清热,方如银翘散,对较严重的温热病,在清热泻火或解毒方剂内,连翘也常用,但只起辅助作用。
2、用于治疗疖疮、痈肿,兼有发热等表实证者,最为合适。常配牛蒡子、栀子等,可疏风清热,消肿排脓,方如牛蒡解肌汤,又可配黄柏等研末制膏外用。
使用注意:在痈疽穿溃后不要用连翘,因此时病症属虚者较多,处理上一般多用托里法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而连翘苦寒,过服易伤正气,故不宜用。
金银花、连翘常合用,以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两者的微细区别是:银花味甘不伤胃(连翘则苦寒,少量服用虽可清热健胃,故保和丸用之),但过多仍会影响饮食;银花偏于解表,而连翘偏于清热胸膈膜里热。
用量:9~15g。
处方举例:1、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牛蒡子9g、连翘9g、薄荷3g(后下)、栀子9g、丹皮6g、石斛9g、玄参9g、夏枯草12g,水煎服,治因风热而引起的颈项部痈肿,有咽喉肿痛者尤为适用。
2、连翘双黄膏:连翘、黄柏、黄芩、五味子各15g、冰片1.5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制成软膏,外用治疖肿初起。
附:连翘心为连翘的种子,味苦,含挥发油,研碎后发出芳香气味。连翘心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温热病神昏谵语时用之,配莲子心等,方如清宫汤。见竹叶卷心项下。由于连翘心有兴奋中枢的作用,当连翘壳沾有连翘心成分时,服后有时会引起失眠,此外,连翘心还有健胃、止吐的作用。用量3~6g。注意:处方要写清楚,用连翘壳时写“连翘”,用其种子时写“连翘心”,壳和种子都用时写“带心连翘”。
[发帖际遇]: 白薇子外出放孔明灯,结果导致森林火灾,坐牢三日并罚款,纹银-1 两 .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2#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1:16 | 只看该作者
莲子
【中药概述】
莲子为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成熟种子。甘、涩。归脾、肾、心经。
1.健脾厚肠:用于脾虚泄泻,如<参苓白术散>。
2.脾肾两虚:用于湿邪下注而致久泄,白带过多,白浊等,配肉豆蔻,芡实,炒山药,炒薏米,诃子,白术,茯苓等。如(<和剂局方>清心莲子饮)。
3.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心悸、虚烦不眠;遗精,常配生地,山萸肉,五味子,远志,金樱子,锁阳等。
【药效鉴别】
莲子能入心经,对心虚或心肾不交而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常配茯神,远志,柏子仁,珍珠母,龙齿等。
【药理作用】
有收敛、镇静和抗癌作用。
【临证应用】
莲子百合羹:莲子 百合各等份,同煮成羹,能清心除烦,安神宁志。
【化学成分】
含淀粉、棉子糖、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维生素C、B1等。
【用量用法】
5——15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
中满痞胀及大便干结者忌用,食用去莲子心。

凉粉草
别名:仙人冻。
植物名:凉粉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区草丛中,潮湿的水沟,小溪旁,常成丛生。
分布:广东各地山区,我国南部各地亦有。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春、夏。
采购地点:从药材公司购入。
性味:性凉、味甘淡。
主治、用量和用法:1、高血压: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2、筋骨疼痛,配伍用;3、关节痛,配伍用;4、酒风脚:干用2至4两,猪脚1只、清水8碗,煎成碗半服。
验方1:(治酒风脚放)凉粉草2两、生葛8两、清水十碗,煎成两碗,分二次服。
(方解)本方凉粉草、凉血清热去骨火,生葛去骨火,止骨痛,为民间常用之药,治酒风脚甚效。
(方歌)酒风下行足肿疼,风湿久潜骨火焚,凉粉草同生葛煎,清火止痛效如神。
验方2:(治筋骨疼痛、关节痛方)凉粉草2两、茅根2两、老鼠拉冬瓜5钱、桑枝两半、石螺1斤、清水十碗,煎成二碗,分二次服。
(方解)方中凉粉草能清火;白茅根退伏热;老桑枝、老鼠拉冬瓜、势螺利关节,凡筋骨为火烁而致之疼痛患者用之甚效。
(方歌)筋骨关节痛且疼,凉粉草与白茅根,老鼠拉冬瓜石螺并,桑枝同煎效可珍。
参考资料:《羊城晚报》(1963.6.22)介绍黑凉粉的制造法如下:
用料:凉粉草1斤、米1斤(浸透磨成米浆)、硼砂三钱(以水溶解备用)、枧水一两。
制法:将凉粉草加水5~6斤,枧水1两,一同放入瓦煲内煮几小时,至茎叶能搓烂为度。煮好冷却后,将茎叶彻底搓烂,并以布袋过滤去渣,再将滤出的凉粉草水加水二十至二十五斤,方在镬内煮沸。然后将米浆和硼砂水搅匀,慢慢地加入,边加边搅,待米浆完全熟透便可导入清洁的盆中,冷却后即成坚韧爽脆的凉粉,吃时刨条或切粒,加上糖浆。
凉粉草的制造,应十分注意清洁卫生,身体虚弱的人,不宜多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3#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1:47 | 只看该作者
寮刁竹
古籍名:石下徐长卿《别汞》。
别名:千云竹,英雄草,山刀竹、徐长卿。
植物名:寮刁竹。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草本。多生于山地、丘陵地带,山坡草地上,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但较贫瘠而干燥地方亦可生长。
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均有,但以北方较为常见,广东分布很普遍,几乎各县都有。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采购地点:药材公司购入。
性味:性温、味辛、有芳香气。
功能:祛风消肿,解毒去瘀。
主治、用量和用法:1、水臌腹胀、配伍用;2、皮肤生蛇,配伍用;3、蛇咬伤,配伍用;4、疳积:干用2~3钱,蜜枣4~5,枚,煎作茶,分服;5、跌打,配伍用。
验方1:(治跌打瘀患方)寮刁竹5钱、透骨消5钱、如地金牛5钱、韩信草5钱、血见愁5钱、泽兰叶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寮刁竹祛风消肿,入地金牛行气止痛,泽兰叶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寮刁竹祛风消肿,入地金牛行气止痛,泽兰叶、血见愁、韩信草理血散瘀、透骨消入骨疗伤,合为祛风消肿理血气,治瘀伤之剂。
(方歌)跌打瘀肿用寮刁、入地金牛透骨消,韩信见愁泽兰叶,祛风散瘀血自调。
验方2:(治皮肤生蛇方)寮刁竹5钱、七里剑3钱、大耳苓3钱、半边莲3钱、蛇总管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或用上药胃末、外搽患处,和患处发红痛者,用糖水调开,如痒肿不红痛者,用酒调开。
(方解)皮肤生蛇,有因于内脏湿毒,发于皮肤、亦有外因风热湿毒。本方以寮刁竹消肿去毒,七星剑止痒散毒,六耳苓祛风消肿,止痒散毒,半边莲,蛇总管清热去毒。全方可作内服以治理,亦可外用宜治局部。为末用糖调敷,取其润性,用酒敷调,是取其温性。
(方歌)皮肤生蛇痒不停,寮刁竹与六耳苓,七剑半边莲总管,祛风散瘀毒能清。
验方3:(治膨胀方)寮刁竹3钱、白石笋5钱、干蚌花1钱、黄皮根5钱,清水二碗,煎成一碗服。
(方歌)水肿膨胀腹入水,刁竹黄皮根蚌花,白石笋齐煎水服,利尿消肿效堪夸。
验方4:(治蛇咬伤方)寮刁竹3钱、金耳环1钱、半边莲3钱、大金3钱、入地金牛根5钱、蛇总管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由几种解蛇伤毒之草药组成,而寮刁竹解蛇伤毒,兼能消肿祛瘀,金耳环、入地金牛又能消肿祛风,蛇总管、半边莲。大金兼长清热解毒。全方既有解蛇毒之长,又有祛风、消肿,散瘀之效。
(方歌)毒蛇咬伤痛难堪,寮刁竹与入地金,耳环半边莲总管,大金同兼毒难侵。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新X区治疗毒蛇咬伤方,蛇丸方:此丸专治蛇咬,并治运身蛇,蛇头缠指,无名肿毒等。处方:寮刁竹、六耳苓、金锁匙、大叶蛇总管、假苦瓜、半边旗叶、金鸡爪、香萸、鹅不食,鸟扣头、狗脚迹、田茎黄、半边莲,以上各4两,七星剑8两,共14味,晒干研末,炼蜜为丸,每个3钱,蜡壳封固。倘贝蛇咬伤,即用器皿清水刮去恶血,用一丸开酒服,一丸敷伤口,一边露口流毒,毒尽即愈。
土华乡、某医生介绍治蛇咬方:寮刁竹、独角莲、  蛤乸王、半边旗、毛射香、菊花心、山桂花,石上莲,土牛七、金鸡爪、金锁匙,紫背金牛,各3钱,浸酒1斤、每次服2两,或用酒两碗煎至8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4#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2:34 | 只看该作者
了哥王
别名:狗信豹、独薯根、鸡仔麻、雀仔麻、狗信草、地锦树根。
植物名:了哥王。
生长环境:本品为常绿分枝灌木。通常生气于丘陵地的山脚一下的灌丛中。
分布:我国南部广布,广州附近山野间极常见。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凉、味淡、有毒。鲜用刺激咽喉,宜久煎。
功能:散毒、泻大便。
主治、用量和用法:1、狗咬伤:干根2至4两,清水久煎;2、瘰疬:干根1至2两,清水久煎服;3、小肠气痛:干根1至1两半,清水久煎服;4、梅毒,配伍用。
验方:(治梅毒方)了哥王1两、黑面神根1两、青壳鸭蛋1只(连壳煲热后,去壳再煎)、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了哥王专于解毒,能治多种热性病,并治梅毒、麻风有效。本方配黑面神、青壳鸭蛋治梅毒。此法早为民间医生熟悉,疗效良好。
(方歌)治疗梅毒了哥王,黑面神来两力帮,青皮鸭蛋同煎服,民间常用起膏盲。
附录:(叶)1、治疗毒疮:生用适量,片糖少许,捣烂敷患处。2、(治跌打肿痛)捣烂,加酒煮,热敷。
参考资料:(广东省卫生厅防疫局介绍)以了哥王1斤、鸟乔叶1斤、尖嘴辣椒1斤、野芋头2斤(连茎叶)、苦楝叶1斤半、生马前子半斤、茶仔饼1斤、混合加水1倍,浸至24小时,或煮煎一小时,可杀蚊蝇及农业害虫。蛀心虫。
《广东中医锦方集第一集》广宁麻风防治站介绍了哥王合剂治麻风病有效。其配方如下:干了哥王5斤、大枫子肉3两、秦艽4两、土茯苓4两、当归4两、陈皮4两、首乌4两、苍术4两、川乌3两、川牛七3两、荆芥4两、羌活2两、桂皮2两、吐丝子5两、炒热米粉14两,制为丸剂(制服法可参开原书)。
《广东中医》(1957.1)介绍了哥王治疗一些经过正确诊断和密切观察的显著疗效病例,有麻风病、风湿病、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脓疮,煎剂的制法和剂量如下:
煎剂方法:晒干了哥王根,每4市斤加水25市斤,煎煮5小时(约余下6市斤水),将水滤出,再加水25市斤,煮5小时,将水滤出,与第一次煎得的水合并即得了哥王煎剂。剂量:每日服3次,成人每次30CC,1~3岁每次10CC,4~8岁每次15CC,9~12岁每次20CC,13岁以上可照成人剂量。如按法泡制及剂量服食,则全无毒性。如用了哥王炖鸡,可用3钱,以及鸡肉4两、水适量,膈水炖至至少7小时,一次服。如炖时间不狗7小时,会引起喉闷、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如有此反应,用甘草2~3钱煎服可止。
了哥王化学成分的初步试验,成分以树脂及粘液质为主,并含结晶性的酚性物质,不饱和留醇及挥发油。其数值有强烈的下泻作用。了哥王对皮肤有一种强烈的刺激成分。
《广东中医》(1957.5)介绍:了哥王治风湿病,曾食柳酸无效,改服了哥王有显著疗效。
《广州常用草药验方集解》1、黄沙卫生院治疗淋巴腺结核方:了哥王4市斤、加水25市斤、煎5小时,将水滤出,再加水25市斤于药渣内,再煎5小时,将两次药液合并即成了哥王液。用法:每日三次,承人每次30毫升,儿童酌减。2、治疗腮腺炎方:50%了哥王溶液,1~5岁用3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50%酒精100毫升,湿敷局部。3、治疗颈疬方:生了哥王50斤、生如意花头5斤、斩碎洗净,以水30斤煎熬,煎至5~6斤,滤去药渣,再熬至糖胶状,加炒热米粉拌和为丸,入龙眼核大,晒干备用。服法:大人每服5个,儿童每服1个或半个,打碎或加糖服食,每天2次,重症每天可服至3次,开水送服。
本品可治淋巴腺炎、蜂窝织炎、痈疮、溃疡、腮腺炎、乳腺炎等各种疾患,并肯定其疗效。了哥王似对体表一切阴性阳性结毒,俱有作用。此药繁殖甚广,山岗皆有,最宜推广使用,但妥注意制法,久煎无毒,否则反应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5#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3:23 | 只看该作者
列当
【中药概述】
列当为列当科植物紫花列当或黄花列当的全草。甘,苦,温。归肾经。
1.补肾助阳: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滑精,腰膝冷痛,耳鸣等,有强筋壮骨之效。
2.腹痛腹泻:用于肠炎,腹泻等症(紫花列当有此功效)。
【药效鉴别】
列当功效同肉苁蓉,但效力较小。体虚腰软等,常配川断、桑寄生等同用。
【临证应用】
治阳痿:取列当50g,酒500g,浸经宿,饮之。
【化学成分】
本品含列当甙。
【用量用法】
本品8——10g,水煎服,或浸酒(可稍大剂量)。
【注注注注】
①黄花列当:补肾强筋,温中扶阳。治肾虚腰痛、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子宫寒冷、久不受孕、遗尿、久泻;②紫花列当:甘,温。归脾、胃、大肠、肾、膀胱经。温肾壮阳,健脾止泻。治阳痿、肾寒腰痛、肠炎、腹泻。
【附】草苁蓉
(为列当科草苁蓉植物草苁蓉的全草)。甘,咸,温。归脾、肾、大肠经。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脾虚中寒,肠燥便秘。腰痛、虚性便秘等。6~18g,水煎服。
【临证应用】
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大便难。草苁蓉,首乌,当归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化学成分】
含草苁蓉醛和草苁蓉内酯。根含甘露醇、生物碱。

灵芝
【中药概述】
灵芝,别名:三秀、苬、芝、灵芝草、木灵芝、菌灵芝,为多孔菌科菌类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甘、平。归肺、脾、心经。
1.宁心安神:用于失眠,健忘,头晕,神经衰弱等,可与远志,秫米,五味子,枣仁,制首乌等同用。
2.滋养强壮:用于病后虚弱,良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乏力,虚劳等症。
3.止咳平喘:用于止咳、化痰,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矽肺。还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药理作用】
1.有镇静作用;
2.可提高小鼠的耐寒耐缺氧能力;
3.有降血压、利尿作用;
4.有保肝作用,和降转氨酶作用;
5.有降血糖、止咳、平喘作用;
6.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不同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含麦角固醇、真菌溶菌酶、酸性蛋白酶、蛋白质、氨基酸及糖类等,紫芝含麦角固醇、海藻糖、有机酸、氨基酸及糖类等。
【用量用法】
8——15g,水煎服,或入剂。
【注】
灵芝属的植物很多。在分类学上一般以赤芝为代表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6#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3:55 | 只看该作者
凌霄花
【功效与作用】
凌霄花,别名:瞿陵、陵苕、武威、芰华、陵居腹、五爪龙、吊墙花、白狗肠、上树龙、杜灵霄花、上树蜈蚣、鬼目、凌霄、美洲凌霄、陵霄花、紫葳、紫葳华、堕胎花、碎骨风、藤萝花、藤萝草,为紫威科藤本植物凌霄的花。辛,微寒。归肝、心包经。
1.祛瘀通经:用于血滞经闭,常配当归,红花,赤芍,刘寄奴等;症瘕结块,可与鳖甲,庶虫,丹皮等同用。如(沈氏尊生<紫葳散>)治经水不来,发热腹胀。
2.凉血祛风:用于周身风痒,可单用本品水煎服。
【药物形态】
1.凌霄:多皱缩卷曲,黄褐色或棕褐色,完整花朵长4~5cm。萼筒钟状,长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齿尖有5条纵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可见细脉纹,内表面较明显。雄蕊4,着生在花冠上,2长2短,花药个字形,花柱l,柱头扁平。气清香,味微苦、酸。2.美洲凌霄完整花朵长6~7cm。萼筒长1.5~2cm,硬革质,先端5齿裂,裂片短三角状,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外无明显的纵棱;花冠内表面具明显的深棕色脉纹。
【药效鉴别】凌霄花活血,凉血祛风,治周身风痒,遇热更甚。
【临证应用】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属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型。本品120g、黄芪90g、防风,桂枝各5g,母鸡1只,煎汤去油,用汤煮药,一次服完,4—5天1次。
【药理作用】具有抗菌、利尿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
【用量用法】3——15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刘寄奴
【中药概述】
刘寄奴,别名: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九里光、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别名:为菊科草本植物奇蒿的地上部分。苦,温。归心、脾经。
1.祛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常与当归,红花,元胡等配伍;跌仆伤痛,可与骨碎补,延胡索等同用。如(千金方<治折伤方>)主治折伤瘀血作用。
2.消化食积: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可与消食药同用。
【药物形态】
本品为为菊科草本植物奇蒿的地上部分,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茎有明显纵肋,被细毛。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短柄,边缘具锐尖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有蛛丝毛,中脉显著;上部叶小,披针形,长约1.5厘米;下部叶花后凋落。头状花序,钟状,长约3毫米,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片4轮,淡黄色,无毛,覆瓦状排列;外层花雌性,管状,雌蕊1;中央花两性,管状,先端5裂,雄蕊5,聚药,花药先端有三角状附属物,基部有尾,雌蕊1,柱头2裂,呈画笔状。瘦果矩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野生于山坡、树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
【药效鉴别】刘寄奴善通行走散,破血祛瘀力强,多用于外伤及妇科。
【药理作用】具有解痉,抗菌,促血凝,加速血液循环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蛋白质、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
【用量用法】6——15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7#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5:12 | 只看该作者
龙船花
别名:红缨树。
植物名:龙船花。
生长环境:本品为山野林地间常见的小灌木。
分布:广东各地皆可见,尤以中部、南部山地较多。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五至七月采花。
自采地点:性微凉、味微苦。
功能:清降肝火、排脓、消肿、去腐生肌。
主治、用量和用法:1、劳伤咳血:干根5钱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加甘草3钱亦可;2、胃痛、气痛用法如上。
(方歌)龙船花根性微凉,劳伤咳血扬其长,肝胃气痛都兼治,瘦肉同煎效更良。
附录:(花)治肺燥咳、衄血、生嘶、鼻渊、小肠气。
用法:干花5钱至1两,猪肉熟适量,煎服。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1959.9)介绍:红缨树根2两、甘草3钱,水适量,煎服,或加猪瘦肉,治肺结、咯血,认为远胜于三七及血见愁等。
又:佛山民间斗红菱为龙船花,与本品不同,用时宜鉴别。

龙葵
【中药概述】
龙葵为茄科草本植物龙葵的全草。苦、微甘,寒;有小毒。归心、肾经。
1.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配板蓝根,山豆根,连翘,赤芍,丹皮等药;疔疮肿痛,红肿热痛,如疖、痈、蜂窝组织炎及乳痈,毒蛇咬伤,配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赤芍,丹皮,甘草等药。
2.活血消肿:用于癌肿,如肝癌、胃癌、食道癌,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豆根等药。
3.利水:用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尿赤、尿道灼痛等,配鱼腥草,连翘,扁蓄,瞿麦,木通,冬葵子等药。
【药效鉴别】
龙葵与山慈菇的清热解毒散结之功相近,均可治疗疔疮痈肿及癌肿,但龙葵散结消肿之功较山慈菇为弱,治癌肿合用可增强作用。
【临证应用】
1.治肺癌,属血瘀水阻型,颜面、胸上部浮肿,气短喘促。用本品50g(鲜)20g(干),水煎服,日1剂;
2.外敷对皮炎、湿疹有止痒作用。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含皂甙、龙葵碱、甾类生物碱。有祛痰、镇咳作用。
【用量用法】
本品9——18g,水煎服;外用适量。
【附】
龙葵子(黑天天)(为茄科草本植物龙葵的子)。甘,温。归肺、肝、肾经。润肺止咳,温补肝肾,腰膝酸软。本品9~18g,水煎服;外用适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8#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6:23 | 只看该作者
龙胆草
龙胆草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商品龙胆的来源,主要为植物龙胆及其同属的数种近似植物。因品种产区的不同,产品性状亦有差异,习惯多冠以地名,如关、云、苏、山、水等字样以资区别,但均同等药用。现京津习销品主要分关龙胆和云龙胆两类。
别名:龙胆,胆草。
来源:关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的干燥带根茎的根。多为野生。
云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坚龙胆的干燥带根茎的根。药用以根为主。野生。
产地:关龙胆(东胆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云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均为野生。
性状鉴别:关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残留茎基,根丛生,细长而直如马尾状,上粗下细或稍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2~3毫米。表面黄棕色,上部有细密横纹,下部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显筋脉花点。气弱,味极苦。
以根条粗长,黄色及黄棕色者为佳。
云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留有森质茎杆,其下生数至十数条根。根弯曲,粗细不一,长5~20厘米,上部直径1~3毫米。表面棕红色,多纵皱纹而无环行横纹。质坚脆,角质,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无髓。气弱,味极苦。
以根细长,茎杆短,色棕黄至棕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龙胆苦甙、龙胆甙、龙胆素、龙胆三糖。
功效与作用:1、健胃。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有效成分为龙胆苦甙,但过量则反致恶呕吐。
2、消炎、解热。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膀胱径。
功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郁火之日赤头晕,耳聋,耳肿,胁痛口苦,惊痫抽搐,湿热疮毒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泻肝胆实火。凡有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尿血尿涩尿痛、性情暴躁(大致包括急性肝炎,膀胱、尿道炎,急性眼结膜炎等),都可用龙胆草、常配栀子、柴胡、 黄芩等,方如龙胆泻肝汤。如属胆囊炎,则可以龙胆草3g煎水,送服左金丸3g每日二至三次,更能加强清泄肝胆实热的作用。
2、用于健胃。有胃粘膜脱垂、慢性胃炎,出现口干、舌光剥无苔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时,可用龙胆草3g,配合清养胃阴的药物(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等),水煎服,效果颇好。宜于饭前10~30分钟服。
3、用于解痉。治小儿高热抽搐,可配合平肝清热药(如石决明、羚羊角、钩藤等),加入龙胆草3g,疗效更速。
使用注意:前人经验认为龙胆草有泻无补,脾胃虚弱者易致呕吐,久用更易伤胃气,对胃有刺激作用,不要多用久用。无实火者不要用。
用量:3~9g。
处方举例: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9g,柴胡6g,栀子9g,黄芩9g,生地18g,泽泻9g,当归6g,车前子6g(布包),木通9g,甘草3g,水煎服。
注:1、四川以带根全草称“龙胆草”,销省内,根茎及根称“龙胆根”,省内外均销。
2、浙江、安徽、江苏产地的龙胆,在市场上有山龙胆和水龙胆之分。前者生于山野,根条粗壮,黄棕色,与关龙胆相同,产于浙江建德(旧严州)称严龙胆,品质尤佳。后者多产于江苏北部水沼湿地,根条瘪瘦,灰褐色,横纹多,质次(北京、天津称苏龙胆)。两者的植物来源,均与关龙胆相同,现均并入关龙胆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39#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7:18 | 只看该作者
龙脷叶
植物名:龙脷叶。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小灌木,栽培于园圃作观赏或药用。
分布:马拉西亚和我国南部。
入药部分:叶。
采集期:5~10月。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平、味甘淡。
功能:润肺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肺燥咳,生或干用3至5钱,清水煎服,或加蜜枣,猪瘦肉同煎亦可。
验方:(治肺热咳嗽方)龙脷叶3钱、红菱根5钱、牛大力5钱、五爪龙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广东民间用龙脷叶治肺热咳嗽,约有五十余年历史。每配伍蜜枣、猪瘦肉、菜干等同用,效验可靠。在本方可配伍红菱根清肝肺热,牛大力润肺,五爪龙化气,合为清燥、润肺、理气除痰之剂。
(方歌)肺热咳嗽龙脷叶、红菱根与牛大力,化气还加五爪龙,除痰润肺功效捷。

龙吐珠
古籍名:蛇莓《本草集注》。
别名:龙珠草、一点红。
植物名:蛇莓。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多少被毛的草本,常蔓生于草地上。
分布:印度、我国、日本和印尼;我国各省均产。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春夏秋三季。
自采地点:荒地。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清肠胃湿热、消肿、解毒、止痛、止痒。
主治、用量和用法:1、苦伤咳血: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2、痢疾;3、下血;4、眼热;用法均同上;5、疮疡:干用适量,煎谁外洗;6、生蛇:用法同上;7、蛇头缠指:生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验方1:(治苦伤咳血方)龙吐珠5钱、东风桔5钱、红丝线5钱、园珠柏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龙吐珠为治苦伤咳血之药;东风桔止咳疗肺;红丝线止血清金;园珠柏开郁止血。如由于精神或体力过劳而致之苦伤咳血,运用此方,效果良好。
(方歌)苦伤咳血可无虞,园珠柏合龙吐珠,东风桔与红丝线,血止咳宁肺自舒。
验方2:(治肠胃湿热、下痢便血方)龙吐珠5钱、火炭母8钱、羊蹄草5钱、井栏茜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大肠湿热和痢疾,皆由饮食不节,多食甘脆肥浓及生冷之品而成,方中龙吐珠,《别泉》称为“蛇莓”,治胸腹大热不止,火炭母、羊蹄草、井栏茜善治痢,合为治痢和治大肠热之剂。
(方歌)湿热下痢便血齐,龙吐珠与井栏茜,火炭母合羊蹄草,清肠去湿止痢剂。
验方3:(治眼热方)龙吐珠5钱、犁头草5钱、清水二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龙吐珠凉血解毒;犁头草清肝解毒;热眼患者,用之有效。
(方歌)眼涩羞明看不舒,喜逢解热龙吐珠,清肝散毒犁头草,煎饮数剂眼热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结剧目0
广南路
38 岁
213 两
0 条
32
240#
 楼主| 白薇子 发表于 承平年间 2015-7-10 11:29:02 | 只看该作者
龙眼肉
龙眼肉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桂圆肉、圆肉。
来源: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龙眼的成熟干燥或半干燥的假种皮。栽培品。
产地:主产于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地。
性状鉴别:本品为囊球形纵裂的扁片块,多粘结在一起成团块状。完整的单一个体摊平呈扁片状,纵长1.5~2厘米。横宽4.5~6.3厘米,厚不及1毫米。黄棕色或棕褐色,半透明,一面显粗糙,有不太明显的细皱纹,另一面光亮,有细密的纵皱纹。肉质,柔韧而微带粘性。气微香,味甜而特殊。
以片大,肉厚,油润光亮,黄棕色,身干,味甜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维生素A、B1等,另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等。
功效与作用:安神、益脾,其作用为镇静、健胃、滋养。又体外试验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心、脾经。
功能:补心脾,养血安神,益智。
主治:惊悸、健忘、失眠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治疗与心血虚有关的神经衰弱,表现有失眠、健忘、惊悸等症状,但单用力薄,需配合其他养血药,方如归脾汤。轻症者睡眠欠佳,易兴奋,可用龙眼肉配百合煎汤服。
此外,对一些虚证出血,如大小便下血,肺痨咳嗽,痰中带血,以及对病后体弱者的调补,龙眼肉都有一定帮助。
用量:9~15g,大剂60~60g。
处方举例:归脾汤《济生方》:黄芪9g、白术9g、党参9g、茯神9g、龙眼肉9g、广木香1.5g、远志3g、酸枣仁9g、炙甘草4.5g、生姜4.5g、红枣15g,水煎服。

龙眼梭
别名:龙眼菌。本品是植物无患子科,龙眼树之寄生菌。
生长环境:本品为常绿乔木。是栽培的果树,多在村庄及屋宅栽种。
分布:我国中部及东部,尤以福建、广东最多,最普遍。此外越南、印度亦有。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化气、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痰火咳嗽:干用5钱至1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2、胃痛:用法同上;3、疝气:用法同上。
附录:(龙眼叶)1、治产后口渴,以陈久者佳,炒透煎作茶饮,有补血作用,常人亦用作茶叶;2、治小儿烂头胎毒风瘼:干用适量,煎水外洗。
(龙眼核)止血:为末,干用,配伍用。
(龙眼树皮)治内伤咳、撞红苏劳,配伍用。
验方:(治内伤咳、撞红苏劳方)龙眼树皮、榕树须、入地金牛、三念寄生、木棉根各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五药均能散瘀,龙眼树皮、入地金牛又能化气理肺,榕树须、三念寄生又可退潮热,木棉根滑大肠、除结热,为下夺之用。合为清热理气、散瘀,攻而不峻之剂,虚者亦可用。
(方歌)伤咳撞红与苏劳,龙眼树皮榕树须,入地金牛三念寄,木棉根入力更高。
(龙眼寄生)治内伤咳血:干用1~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est
welcome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汉朝宗

GMT+8, 2024-6-28 19:22 , Processed in 0.478759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